《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

温柔似野鬼°
532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5: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你给的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br>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



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 长安的景象,



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


:


将相隔千里的京城 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


友人的惜别之情。



3.


在横线上应先写的诗的原句是()




4.


用“


/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这两句的朗读节奏与诗的


其他 句不同,应重点掌握。




与君


/


离别


/


意,同是< /p>


/


宦游


/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富含 哲理的名句,


请加以赏析。



这两句诗 的意思是:


四海之内有知己,


即使远在天边,

< br>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这两句诗一改其他送别诗伤感、低


沉的情调,表现出作者开 朗、乐观、豪放的情怀,令人耳


目一新。


6.


此诗作者王勃与(杨炯)



( 骆宾王)



(卢照邻)并


称“初唐四杰 ”




7.


下 面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杜少府”是指著名诗 人


杜甫。



B.


首联中的“城阙”指唐都城长安,这里指送别的地


点。



C.


“同是宦游人”一句点出两人在处境和情感上的相


通之处。



D.


尾联作者劝 慰友人不要在离别时像小儿女般哭泣。



8.

< br>请分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作用。



“望”的对 象是“五津”


,即杜少府即将赴任的蜀地,


作者在长安送别友人 ,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京


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 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 故人”


,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


结合诗句内


容及反映出的情感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


[


示例一


]


我更喜 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它的


意思是说,海内有知心的 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


邻一样。诗句写得比较开朗、乐观。


[


示例二


]

我更喜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它的意思 是,再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


见不到老朋友了。诗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 惜别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鉴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


本诗作者


(杜甫)




(子美)



被后人称为< /p>



(诗圣)




后世称他的诗为“


(诗史)





2.


诗歌首联写( 昔日之盛)


,尾联写(今日之衰)


,形


成鲜明对比。



3.


认真阅读诗歌,说 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示例: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局面的怀念,对时世凋


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



4.


李龟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诗人常在贵 族豪门府第见


到他,说明了什么?



李 龟年是著名歌手和乐师,


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演奏。

< p>
诗人常在贵族豪门见到著名歌手


(


乐师

< p>
)


,说明大家生活在


繁华盛世,为下面写国家没落 及两人的落魄做铺垫。



6.


“岐王宅 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两句除写李


龟年、杜甫交往甚密外,还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


?


反映开元盛世


(


诗人前期生活所处的时代


)


的繁华。

< br>


7.


落花时节”在这首诗中有什么含义


?


“落花时节”既是写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季节,又指两


人已到暮年,还指唐朝由盛而衰,表现出诗人和李龟年凄


凉流落的境况。



8.


从写作手法方面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


逢君”




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江南好风景”反衬国


势衰落、人们凄凉流落的境况,突出经历过繁华盛世的人


在国势衰落时 的不幸。


(


或: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

< br>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势衰落


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及对自 身飘零的深切感伤。


)


9.


简要分析 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这首诗前两句回忆“岐王宅 里”


“崔九堂前”的美好生


活,与后两句的“落花时节”的衰落 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对比手法的作用是突出诗人对个人漂泊流落、国势衰落的

< p>
感慨。



10.


下面对这 首诗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A.


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歌手,昔日常常出入于贵族豪

< p>
门之家。



B.


在动乱中 作者和李龟年都辗转漂泊,饱受颠沛流离


之苦。



C.


作者在美丽的江南与李龟年重逢,追忆往昔,心中


感慨万千。



D.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 盛世的眷恋


,


对安史之乱制造者


的愤恨 。



D(


“对安史之乱制造者的愤恨” 于文无据


)


11.


“落花时节”一般 解释为“暮春之际”


。结合本诗时


代背景,说说它还有哪些寓意 。



人生衰老、飘零,社会动荡、凋敝。



12.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下列与安


史之乱 无关的一项是()



A.


剑外忽传收蓟 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


)


B.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 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炊。


(


《 石壕吏》


)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


《 春望》


)


D.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


(


《蜀相》


)


D(


此为咏诸葛亮诗,与安史之乱无关。


)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本诗作者是()


,号()


,人称“


()




< /p>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正面写“行

< p>
路难”


,用“


(冰塞川)




(雪满山)


”象征仕途艰险,颇具


比兴意味。



3.

作者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引


用(吕尚)



(伊尹)的事例自慰,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


< p>
4.


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会有一天,我将乘长风破万


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作者选取


了“长风”


“沧海”等气象宏大的景物,


“破”字有劈波斩

浪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积


极乐观的精神。

< p>


5.


简要分析本诗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⑴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⑵引


用典故,给诗人增加信心;⑶运用象征手法;⑷富有积极


浪漫主义精神。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B

< br>)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



B.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C.


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


达的情感有什么 不同


.






宋祁词中的“闹”字写出杏花怒放、春意盎然的情景,


抒发词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诗中的


“闹”字描摹 出桃李争抢春光、过于张扬的情态,暗含讽


刺鄙夷之意。



3.


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







诗人借未开海棠深藏美丽、不轻易外露的形象,告诫


儿辈不要哗众取 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题目中的“


(歌


/


白雪歌)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 br>2.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春天来了!梨花、杏花、


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



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




!


”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


理由。

< br>


不恰当。考生引用岑参诗句后,这个句子就构成这样


一 种比喻关系:


“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


开满了 梨花”


,不合比喻要求;


“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

< p>
面又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


/


违背逻辑。


此外,


“梨


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


语是“

< p>
(心远)


”和“


(悠然)





2.


请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


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