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带翻译和赏析)
-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注释
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
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
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
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
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
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
泛指蜀川。辅三
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
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
风烟迷茫之中,遥
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p>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p>
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 br>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
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
倚先贤。
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注释
梓州:
《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
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壑(hè)
:山谷。
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树杪(miǎo)
:树梢。
汉女:汉水的妇女。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
田事发生讼案。
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
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
通“反”。
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
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
与山翁。
5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
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
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
元代方回的
《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
(合称“襄樊”)
,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
许多“瓮城”)
,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
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
,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
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
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
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
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
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
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6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
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
无还期。
7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
/p>
: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
: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
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
: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8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
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
问樵夫。
9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
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
分水岭。<
/p>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
元和郡县志》
:
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
县)南
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
每一个
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
/p>
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10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松风吹解
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1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释
酬:以诗词酬答。张少府:当指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
。
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
少府,
唐人称
县尉为少府。
从“君问穷通理”句看,
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
晚年:年老之时。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
/p>
:爱好。
自顾:自念;自视。长策:犹良计。
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君:一作“若”。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渔歌:隐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处。▲
1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
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
制毒龙。
1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注释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唐代
著名寺院,有争议,一说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
故址已废。
一说在河南汝州,今风穴寺,唐时称香积寺。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
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安禅
: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见《涅槃经》
:“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1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
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
五柳前。
15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
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
至晚年。裴
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
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
潺湲(chán yuán )
: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
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
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余:又作“馀”。
墟里
: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
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
p>
迪。
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
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
唱歌。▲
16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
自可留。
17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暝(míng)
: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
18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归嵩山作
唐代: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
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
且闭关。
19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注释
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
木丛生之地,
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p>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
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p>
20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1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
/p>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
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2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代: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
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
惜共传。
2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注释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
县西北。韩绅:
《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
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骤,突然。翻:反而。
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2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
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25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注释
⑴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
“大历十才子”。见宿:留下住宿。见:一作“访”。
⑵自有
(fèn)
:一作“有深分”。分:情谊。
< br>⑶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26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贼平后送人北归
唐代: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晓月过残
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27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注释
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旧国”句:
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残垒:战争留下的军事壁垒。
28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
满别情。
29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
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
诗或科举考
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
赋得体
。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
: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
p>
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30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题大庾岭北驿
唐代: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
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
陇头梅。
31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注释
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阳月:阴历十月。
殊:还。“我行”
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陇头梅:
大庾岭地处南方,
其地气候和暖,
故十月即可见梅,
旧时红白梅夹道,
故有梅岭之称
。
陇头:
即为“岭
头”。▲
3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
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
谏书稀。
3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注释
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p>
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
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
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阙事:指错失。
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3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听蜀僧濬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客心洗流
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35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注释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qǐ)
:琴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这句是说,听了蜀僧
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诗人自称。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
故。
余响:指琴的余音。霜钟:指钟声。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36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
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
落纷纷。
37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注释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
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西江:从南京以
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谢将军:
东晋谢尚,
今河南太康县人,
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
秋夜泛舟赏月,
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
《咏
史》诗,音辞都很好,遂
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
斯人:指谢尚。
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
落:一作“正”。▲
38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醉月频中
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39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
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
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
< br>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40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
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
41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
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 四川称作
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4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
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
班马鸣。
4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
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
》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
p>
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
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
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4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
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
又几重。
45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注释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
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
,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46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北斗兼春
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47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注释
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
:“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槛(jiàn)
: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
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
:“我姑酌彼金罍,维
以不永怀。”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
由春而秋。移时:历时、经时。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
祐传》
:“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北斗:
即北斗星,
因为它
屹立天极,
众星围绕转动,
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
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
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此指作者怀客之地。寓使
:指传书的使者。寓:寄,托。
占梦:
占卜梦境,
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
:
“召彼故老,
讯之占梦。
”郑玄笺:
“召之不问政事,
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
甚。”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
少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48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北青萝
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独敲初夜
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49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
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注释
青萝:一种攀
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处代指山。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赋》
:“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
百重。”
崦(yān)
: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山海经》载:
鸟鼠同穴山
西南有山名崦嵫,日所入处。
初夜:黄昏。
磬(qìng)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
,
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世界”句:语本《法华经》
:“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
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
么爱和恨呢?《楞严经》说:“人在世间,直微尘耳。
何必拘于憎爱而苦此心也!”宁:为什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