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别妄想泡我
958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6: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泰若星球)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 br>.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 载支持


.




2017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16

< br>《诗词鉴赏》



【福建省】


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4-5


题。(


5


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 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


.对上述 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万里赴 戎机,关山度若飞



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从听觉和视觉的 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p>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p>


中的数字



十二





百千



都是表示多数。



5




可汗问所欲



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



【答案】


4< /p>




3


分)


C


【解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5




2


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甘肃省白银市】


三、


(二)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


21-22


题。



5


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 】



浮沈:即



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21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3


分)



A


.忆江南






B


.如梦令






C


.天净沙






D


.沁园春



2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答案】


21




3


分)

< p>
B


【解析】根据词的句数,每句话的字数来推敲词牌名。



22




2


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

< br>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兰州市】


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5


分)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 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 体道③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



n


)溪


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 理。④更:经历。



8


.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


2


分)



9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3


分)



A


.诗歌前 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 /p>




声若箭


”< /p>


,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C


.颈联 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


.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答案】


8




2


分)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9




3


分)


C


【解析】

< br>C


项,诗句中的



塞上翁



指塞上的老翁,不是


塞翁失马





【甘肃省天水市】


四、古诗词赏析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 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 /p>



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


②< /p>


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 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



mi


ù)



21


.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 七言















22


.本 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3




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

< br>”


与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



同工



之处。


【答案】


21


.律诗、


ang


22


.示例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

< br>②



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


随 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



颔联用


典.



飘如迁客来过岭



中的



过岭




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


坠似骚人去赴湘



中的






,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



借此 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


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23


.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

< p>


零落成泥



,寂寞凄凉 ,与莓苔为伍.赞美


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


实际上托物 言志,


赞美的不只是梅花,


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


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参考译文】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


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 /p>


铺满


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 /p>


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


人。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 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


还久久不去.啊,让东风执掌对 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


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 香惜玉。



【广东省广州市】


1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



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⑴诗中的



宦游


”“


无为



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


2


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案】


12



2


分)⑴宦游:出外做官。无 为:无须,不必。



⑵(


3

< p>
分)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

2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 br>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p>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p>


.


欢迎下载支持


.




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 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 p>
【广西贺州市】


(二)古诗鉴赏(


4


分)



15


.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所展现的情景。


< p>
2


分)





家书抵万金



传送千古, 请作简要赏析。



2


分)



【答案】



< p>
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


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


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 儿


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 p>
(仅简单翻译给


1


分,发挥想象,理解准确给满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


杜甫继承了 以乐景表现哀情


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 国破家亡的苦恨,


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 ,移情于物。表现了


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 /p>




抵万金


”< /p>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 中人思念


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


< p>
烽火连三月



一句中可


以 得出作者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 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


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 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


今还未能收复西京,

< p>
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


扣留在敌军


营,


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

< p>
他们生死未卜,


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 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


< p>
,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


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



万金



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


反映出 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广西柳州市】


四、古诗鉴赏(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 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 /p>


.诗歌标题的





字本义是指



答谢



,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



闻笛赋



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2


分)



3< /p>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 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 p>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p>
.


欢迎下载支持


.




15



“< /p>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


简要分析。

< p>


2


分)



【答案】


14




以诗为赠(回赠)



1


分)




烂柯人(王质烂柯)



1


分)


< p>
15


.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


1


分)表达了


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 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1


分)< /p>



【贵州省安顺市】


(一)古诗词赏析(


7


分)



江城 子


·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 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9


.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 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


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


2


分)



10


.以首句中的


< br>狂



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



豪放



的特点。(

2


分)



11

.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3


分)



【答案】


9


.孙权




魏尚



10






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


殊场合下词人举 止神态之





,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



少年狂


的胸怀,抒发希望得


到朝廷重用,


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11



不一致 ,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


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

< br>·


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


活 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贵州省贵阳市】

< br>三、


(四)



5


分)



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声鸟鸣



是小的



轻的



和露珠



加在一起



就成了时间的最爱



早晨



一只蝴蝶



是小的




轻的



和花朵



加在一起



就成了四季的最爱



春天



一颗青草



是小的




轻的



和骏马



加在一起



就成了天空的最爱



大地



一块泥土



是小的




轻的



4


文档 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br>.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 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 p>
欢迎下载支持


.




和汗水



加在一起



就成了犁耙的最爱



收成



一滴水珠



是小的




轻的



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的最爱



家园



一个我



一个你



是小的




轻的



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中国



(原作有删改)



23


.阅读上面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5


分)



【答案】参考示倒一:诗 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


“鸟鸣”与“露珠”组成


鸟 语花香、温馨甜美的“早晨”



“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 簇、蜂蝶翻飞的“春天”



“青草”与“骏马”组成生机勃勃, 广袤无垠的“大地”



“汗水”与“犁耙”组成硕果累累


的“收成”



“水珠”与“背影”组成温暖和 谐的“家园”



“我”


“你”与“九百 六十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组成我们的大中国,随着意象的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 自然、到爱家


园,最终上升到爱国家。



示例二


:


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很有特点:寓变化 于统一,


在统一中有变化,


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诗歌每一节 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


“是小的,轻的”


“加在一起”


“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


的旋律。


同时,


每一节的内容又各有不同,


起笔于


“早晨”


“春天”


的时间内容,


着笔于


“大


地 ”的空间内容,落笔于“收成”


“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中国”的家国情怀,


回复跌宕,深情动人。



示例三:


这首诗歌选取微小的事物来表现宏大的内容,


独具匠心,以一声鸟鸣 ,


一滴露


珠来表现


“清晨”

< p>
这个时间段,


以一只蝴蝶,


一朵花儿表现


“春天”


这个季节,


以一棵青草、


一匹瘦马表现“大地”这样的场景,以一块泥土、一滴汗水表现“收成”的来之不易,以一

< p>
粒水珠、一个背影表现“家园”的和谐温馨。最后,为了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诗人把“一个


我”


“一个你”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宏大背景之下, 四两拨千斤,吟诵


出一首对祖国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贵州省六盘水市】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


9



10


题。(


4


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p>


9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p>



5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 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B


.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

< p>
幅淡远的画面。



C


.下 片结合



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


过湖岸飞去,愈显西 湖的幽静。



D



无风水面玻璃滑



中的





字生动形象的描 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10

< br>.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 p>
)


【答案】


9




2


分)


C



10



(< /p>


2


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 的愉快(或悠


然自得闲适)之情。



【 贵州省黔东南州】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


15


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文后⑴



⑵题。



7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阙一个











字写出 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阙作者通过












”“














只恐



六个字凸 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虚,层层虐心,这样的构


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 p>



这首词的主旨句


“< /p>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历来被公认为写





名句,


请作简

要赏析。



【答案】


< p>
倦、闻说



、也拟.


< /p>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比喻(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


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





之多。



【 解析】


10




本题考查筛选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要求,选出的诗句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对行为的描 写、二是能体现内心哀愁.对应的句子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行为


< p>








,而

< br>“



”“



体现了内心的哀愁.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

< br>了



闻说




也拟





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



闻说双溪春正好



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


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


游人


如织,她 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



也拟泛轻舟

< p>


了.



春尚好





泛轻舟



措词


轻松,


节奏明快 ,


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泛轻舟



之前着

< p>


也拟



二字,


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


并不十分强烈。



轻舟



一词为下文 的愁重


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



“< /p>


只恐



以下二句,


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


无比深沉。


< /p>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本是心中之事,


抽象之物,


只可意会,


难以捉摸.


如< /p>


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


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


而且还怕愁太重,


小船载


不动,


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





字,


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 慢


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


这句 运用新奇的比喻,把愁比作可


承载可触摸的实体,


说自己的愁重 得连船都载不动.


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


这样化虚为实,


6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p>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将 愁之深重表达得具体可感而又淋漓尽致,堪称妙绝。



【参考译 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


却懒得来梳 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


口,眼泪 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


不动我 许多的忧愁。



【贵州省遵义市】


(五 )(


4


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 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


.请赏析



起舞弄清影





清影



一词的表达效果。(


2


分)



23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人生态度?(


2


分)



【答案】


22




清影



意为清冷的影子(


1


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


人的孤独、苦 闷(


1


分)


(共


2


分)



23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

分)



【海南省】


二、

< p>
(二)古诗词阅读.



5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诗的第二联用


“ ”



“ ”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 家和个人的命运。



2


分)



8


.这 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


分)



【答案】


7




2


分)风飘絮



雨打萍(每空



1


分)



8




3 < /p>


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

< p>
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河北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6



7


题。(


6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 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 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 句。



7


.这首诗尾联中的

< p>


长精神



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人生态度?(


3


分)


< p>
7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 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答案】


6



A


(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7


.乐观豁达





意志坚定(坚忍不拔)




进取向上



【河南省】


三、


(二)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



1


8-19




(共



4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 思想感


情?(


2


分)

< br>


19


.从写景的角度赏析


“< /p>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


分)



【答案】


18


< br>(


2


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



19




2


分)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 太阳西沉,长烟


苍茫,城门紧



闭,< /p>



孤城闭



三字 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


落日,这是静;



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


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古诗阅读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



青未了



三字写出了泰山 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


.颔联< /p>





字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



割昏晓



三字则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 极致。



C


.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 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


.全诗八句没有一个



< br>”


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



望 岳



中的





字,由远望写到近


望,再写到凝望。



10



“< /p>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历来被人 称道,请简要赏析。



3


分)



【答案】


19



B


10



这两句 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


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


也表现 出诗人的心


胸气魄。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抒发了自己勇于攀 登,


傲视一切


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 p>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 /p>


分)



【答案】


10


.这两句特以



落红





春泥



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


8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 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体现奉献精神)




评分标准:


(< /p>


2


分)修辞角度得


1

分,内容体现爱国或奉献得


1





【黑龙江省绥化市】


⑵赏析《沁园春


·


雪》



北国 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











,下阕写的是










,再现了


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br>”


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



【答案】


⑵①


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

< p>


1


分)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同时,< /p>



舞、驰



两个 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2


分)



评分说明:



12


分)





题共


9


分, 每空


1


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题共


3


分,第



题每空

< br>0



5


分;第

< br>②


题修辞方面得


1


分,化静为动 得


1


分。



【 湖北省鄂州市】


二、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

< p>
9



10


题。

< p>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 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两句诗。


(< /p>


2


分)



10< /p>



对尾联



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 简要分


析。



3


分)



【答案】


9

< br>.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风飘絮


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


的败局)


,用



雨打萍



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


命 运的悲叹。



2


分。修辞


1


分,赏析


1


分)



10



这一句采用直 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 民族


气节。



3


分。抒情方法


1



5


分,内容分析


1



5


分)



【湖北省黄冈市】


四、(一)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


26



28


题。(


8


分)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p>
剑外



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



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 区。



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


根据地范阳一带。



9


文档收 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26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 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




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



深< /p>



字,让人满目凄然。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 人与亲


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


.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



沉郁顿挫



的艺术风格。



D


.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 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7


.乙诗 尾联中连用了



巴峡


”“


巫峡


”“


襄阳


”“


洛阳



四个地名,请分析



即从


”“


穿


”“


便



”“




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2


分)



28


.甲诗写 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





,请分析


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4


分)



【答 案】


26



B



2


分)



【 解析】这种愁情不是



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至



,因为前面有



烽火连三


月,家书抵万金句



。诗人的 愁情是忧国思亲。



27


< p>
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


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 后的喜


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2


分)



2 8



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

< br>城池破败,


百姓离散,


到处一片衰朽景象,


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2


分)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


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 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2

< p>
分)



【湖北省黄石市】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⑴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


.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 p>


C


.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 野的景象。



D


.尾联照应诗题,将朋 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p>


【答案】


10




D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


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


描绘出眼前看


到的绮丽景象。



【湖 北省荆门市】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 p>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 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李白


< /p>


楼观岳阳尽,川迥



洞庭开。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p>





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




⑴诗中第二联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最妙的当属

< br>“








二字,请从修辞手法


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⑵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诗中的第二联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 杯



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


作用。



【答案】


15




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 把好月送


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 p>


身处岳阳楼,


仿佛是在云间下榻,


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


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 迈奔放的情怀。




【参考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


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


我忧愁之心,


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 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


在天上传杯饮酒.



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湖北省随州市】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 br>,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


A< /p>


.题目中的





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


.首句写读书时间﹣﹣从



三更< /p>



读到



五更< /p>



,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 p>
C




黑发





白首



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


.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p>



12


.补写下面的


劝学



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



长歌 行》



【答案】


11

< br>.


B


1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p>


【参考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

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


道玩,不知道要好 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湖北省咸宁市】


(二)


11


.阅 读杜甫《望岳》


,完成


1


< p>
2


小题。



6

< p>
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阴阳割昏晓


”< /p>


一句中的





字炼得极好,请赏析





字的好处。




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 紧扣





字 ,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


11

< br>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 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色和雄伟气势。


< br>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 诗人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

< p>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

.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


1 1




6


分, 每小题


3


分)



描绘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的两


种不同自然景观,


1


分)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 p>


2


分)




A



3

< br>分)



【解析】由远及近。


< /p>


【湖北省襄阳市】


(一)古诗词赏析(


4


分)



渔家傲


·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


全词用语精炼传神。


上片一个










字,


点明边塞战事吃紧;


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2


分)



1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



2


分)



【答案】

< br>10




2

分)闭




11




2


分)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


军功、勒 石燕然的目的。



【湖北省孝感市】


二 、


(一)古诗词赏析(


3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













的决心。



1


分)



9 .


说说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


2


分)




【答案】< /p>


8




1


分)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 br>9




2


分)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


巧用地 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 br>【湖南省长沙市】


二、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p>


10


题至第


11


题。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12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




折杨柳



,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


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 般细嫩的柳叶。



10


.全诗写了哪些 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4


分)

< br>


11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 分别作简要赏析。



4


分)

< p>


【答案】


10


.写了杨 柳、春风等意象。


(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


2


分)


。表达


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意思相近便可。




2


分)



11


.拟人:作者将



春风


< p>
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


好地表达了情 感。



2


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 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


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


分)


< p>
【湖南省郴州市】


(二)古诗鉴赏(


4

< p>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今日听君歌一曲



中的





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







的意思






















2


分)



10


.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分)



答:

















































































【答案】


9




白居易(乐天)



振作




评分 标准:


2


分。每空


1

< br>分。




10

< br>.写作手法:用典(


1


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 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


变迁的感叹(


1

分)



评分标准:


2


分。手法


1


分,情感


1


分,意近即可。



【湖南省衡阳市】


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


题。



4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标题中



送别< /p>



二字怎么理解?(


2

< br>分)



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句 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答案】

< br>7




送别


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


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分)



8


.对偶。气势磅礴。



2


分)



【湖南省娄底市】


(二)


< br>8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 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3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p>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酒长精神。



15


< br>“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br>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16


.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 br>


【答案】


15


.放眼望去,展 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


帆竞发;

大自然中,


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 发展起来,


社会在前进,


前景无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1 6


.诗人以



沉舟




病树



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



千帆过





万木春



比喻


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


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


哀而不伤,


毫无命运不


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 p>
【湖南省湘西州】


11



(一)阅读《行路难》


,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⑴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 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

< p>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p>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⑵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11




B



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湖南省益阳市】


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


10



11


题。(


9


分)



辛苦遭逢 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 ,



辛苦





寥落



两个 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


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 形象,对


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



惶恐滩




零丁洋


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


感人至深。



1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 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 /p>




的表达效果。(

6


分)



【答案】


(一)


10




3


分)


D


(地名的双关,不 是拟人。




11



6


分)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手法(


1


分)


,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 躯、舍身取义


14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 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p>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的意志与决心(< /p>


2


分)










,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 ,有力度,情


感昂扬(


1


分)


,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


分)



【湖南省岳阳 市】


(二)阅读徐俯的《春游湖》


,完成下列各题。

< p>


4


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



水开。



春 风断桥



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


[



]zhà


n






[


断桥< /p>


]


指湖水浸过桥面


22




夹岸桃花蘸水开



中的



< p>


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 br>2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p>
【答案】


22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 得繁密(多)


;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


美丽。

< br>


23


.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湖南省株洲市】


三、


(三)



6


分)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25



⑴根据全诗,


作者推崇的是















的诗歌。


(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 /p>



2


分)



⑵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 p>
4


分)



【答案】


25




忧国伤时。



2


分)


< /p>



作者将忧国伤时、


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 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


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


则贬为残阳下群 蝉乱哄哄的聒噪,



2


分)对比鲜明, 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


与厌恶之情。


< p>
2


分)


(说明:理解了三四句中的比喻得


2


分,理解了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


明的情感态 度得


2


分)



【江苏省常州市】


4


.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 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


理由。



3


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答案】


4


.田家。全诗是围绕



田家



展开的,通过写< /p>



田家



的劳碌 与辛苦来表达诗人


对其的同情。



解析 :本诗选自《观田家》


,本题要求在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



个词语


自然极大地排除了失误的可能;在诗里能用的词语也就有



微雨


”“


田家


”“

耕种



等。


诗文的题目一般是其内 容、主题和思想的概括,或是内容、主题和思想的载体,内容或情节


展开的线索等,选定 了词语,结合诗歌内容



简述理由


”< /p>


即可。



【江苏省淮安市】



二、(一)阅读下 面古诗,完成


5-6


题(


6

< p>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5


.试分 析首句写



白日斜


< br>的作用。(


3


分)


< p>
6


.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3


分)



【答案】


5< /p>




3


分)运用 环境描写(点明时间)


,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


渲 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6




3


分)对新生命 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江苏省南通市】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


7


题。



6


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

< br>宋


]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p>


6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 首词描会的是
















(填写 节日名称)的场景。



2


分)



7


.有评论者认为词中





改为





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 理由。



4


分)



【答案】


6


.端午



7



有道理,




< br>比





好。





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


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 气概,


照应题目



竞渡



中的



< br>”


字,


也照应下文的




退万人争战气



的< /p>





字,更加 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 p>
【解析】


6



此题考查对 诗歌主题的把握。


题目是



竞渡




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




深杨柳



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



7


.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不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

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江苏省苏州市】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 p>
6-8


题。



一剪梅


·


舟过吴江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


②帘招,


指酒旗。


③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6


.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3


分)



7




洗客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


2


分)



8


.说说你对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的理解。

< p>


3


分)



【答案】


6



< p>
直接写愁多:



一片春愁待酒浇

< br>”




一片


言愁闷之多;



待酒浇



,以酒


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

< p>


以景物渲染愁绪:



风 又飘飘,雨又萧萧





飘飘


…‘


萧萧


< p>


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



3


分)



7


.作者期待归家后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2


分)



8


.这是时序的暗示,是



流光容易把人抛



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


16< /p>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 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 p>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p>
.


欢迎下载支持


.




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3


分)



【江苏省宿迁市】


二、


5


.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回答问题。



5


分)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 /p>


⑴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3


分)



⑵尾联中的



急纷纷



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p>


2


分)



【答案 】


5




选取 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


虚实结合)

< p>
(任写两点即可)


,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景象。



【解析】



题考 查景物描写的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先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


这两 句诗中


所写的景物有



湖外草


”“


海东云






”“




等,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


< p>


湖外草


”“


海东





< p>







等色彩,调动人的视角感官;写

< br>“



”“



时,则抓住了声音(



相和



)和动


作(


“< /p>


摩霄




,有实 写,有虚写,从空间上看,有远有近。然后分析其作用。景物描写,不


但写出景物本身的 特点,而且渲染氛围,表达某种情感,情景交融。





急纷纷



写出对野花 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


,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


哀、抑郁)





【解析】




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要联系全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注


释里已表明



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 p>
,据此可以判断出诗人的情感。



【江苏省泰州市 】


二、(一)阅读文天祥的《泰州①》一诗,完成第


7


题。(


6


分)。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



外, 身游坎窞(



n


< br>③


中。



长淮

< br>④


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 /p>


【注释】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


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 /p>


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



n< /p>


):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7


.⑴谈谈你对颔联中



心在坤维 外



的理解。(


2

分)



⑵赏析尾联。(


4


分)



【答案】


7




这句诗用象征手法,

< br>“


坤维



象征家人和国家。


【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


军追捕,


藏身于 船,


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


< br>护国抗元



的决心没有改变。


【 境】




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 /p>


【情】语言含蓄,情真意切。


【语言风格】




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传佳讯



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手法(宁可多


写)



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


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


【境】生动形象地表现


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 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情】


< /p>


【江苏省无锡市】


二、


(二)

< p>


4


分)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17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 rd


版本可编辑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故乡 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



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p>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 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1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


分)



⑴请对< /p>



睡起觉微寒





微寒



一 词作简要赏析。



2


分)





香消酒未消



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2


分)



【答案】


11




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 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


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p>




思乡之情(思念亲 人)


,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 p>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






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



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


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 的



哪些



以 及此题的分值。



【江苏省徐州市】


二 、


(二)古诗词鉴赏。



3

< p>
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 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





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


邈远。



B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p>



C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 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


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 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


.全诗 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 p>
【答案】


10



B


【解析】



芳草萋萋鹦鹉洲



并不是



连天的衰草凄清荒 芜



,而是长势茂盛。



【江苏省盐城市】


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8


题。(


6


分)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


①敬龙:


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


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


指敬龙法师,



与师谁


”< /p>




谁与师


”< /p>




8


.⑴诗歌 第二句中的



东更东



意在强调什么?(


3


分)


< /p>


⑵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分)



【答案】


8





3

分)



东更东


< br>: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


途之遥远。

< br>




3


分)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


18< /p>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


word


版 本可编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