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之题眼、诗眼、词眼(诗眼·词眼·曲眼·文眼)
-
诗歌语言之题眼、诗眼、词眼
(
诗眼·词眼·曲
眼·文眼
)
新高考新视野
2011-10-14 1349
5cc149a20102dsz7
诗歌语言之题眼、诗眼、词眼
(
p>
附诗眼·词眼·曲眼·文眼
)
来源阿吉之“叫”学相长的博客
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
的字词。如
2002
年
高考选用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
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
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
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
喜雨》中的“喜”便是题
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
喜”意。在阅
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
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
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
深诗的意
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一、题眼
例
1
闺
怨
(
唐·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解析
]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
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
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
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
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
就油然而生
例
2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解析
]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
巩固练习
]
找出下列诗题的“题眼”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
/p>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br>
[
解析
]
此
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
回肠荡气。“何当”紧扣
“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思归的急切心情。
观书有感(宋·朱熹)
p>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解析
]
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
解析
]
诗
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
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
的高远追求。
另外还有,陈
子昂《春夜别友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送友人》、杜甫《客至》、高
适《别董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顾
名思义,就能大致揣摩出诗的主旨。
[<
/p>
上课时备用资料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
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
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解析
]
< br>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
世间万物在春色
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
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
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
情。
★“诗(词)眼” 指诗(词)中最凝炼、最传神、
最准确地表现情感意
味、精神内涵的“词
(
字眼)”。是理清诗歌脉络的筋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
互联系的前提。抓住诗(词
)眼,就能提挈全诗(词)。
例
1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提问
]
这首诗是以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春日美景来反衬伤春思归之情。
请问诗中哪个词点
明了诗的主旨?
[
解析
p>
]
“归思”。反衬手法的运用,在诗词创作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p>
“以乐景写哀情,则可倍增其哀,反之亦然。
例
2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
提问
]
“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
精妙,为什么?
[
解析
]
本
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绿杨翠柳,茂
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
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用
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
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
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
尽致。
例
3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
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
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
提问
]
p>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
而
境界全出矣。”你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