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学生用)

巡山小妖精
921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6: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西安清真寺)


精品文档



一、



阅读《


诗经·



蒹葭》


,完


成(


1

< br>)—(


3


)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 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2


)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 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


)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 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二、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2.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


《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4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 、比、兴等,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

< p>
运用


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5



《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 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


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





6


、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


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p>




8


.诗中 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9


.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___ ______________



10


.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11


.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 的意境美。





12.


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13.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 么作用?(


2


分)




1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练习三: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


分)






2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br>3


分)





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


古诗词欣赏, 完成


22



23


题。


(5



)

1


.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p>



) (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 之地。



C


.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 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


.尾 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 br>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 好在哪里


?


请作赏析。


(3

< p>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p>






A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 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


必为离别而悲伤。


B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


.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 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


富有哲理。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


、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 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 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 br>


3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


、品味蒸与撼。





5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的特点。



2


分)



6


.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分)




7


.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 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


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


分)




8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3


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阅读练习二:



7


、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


分)< /p>



8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 愿望。



D


、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 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9


、这首诗主 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


分)





10


、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 p>


3


分)





11


、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 ,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2


分)





阅读练习三:



1


、这首诗的体裁是


__ ____



1


分)

,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


句是:坐观


_



2


分)



2


、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


__ ___


,现在的意思是:


_




2


分)< /p>



3


、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2


分)





4



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联系全诗看,


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


思是什么 ?(


3


分)




阅读练习四:



1




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3




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




4




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精品文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