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巡山小妖精
672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7: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许你此生莫失莫忘)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一、



文学常识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 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


大师,被尊称为“








,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强调“民 贵君


轻”



“省刑薄赋”


;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




































合称为“四


书”




二、



基础知识



1


、解释:富贵:

















淫:
















居天之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













独行其道:

















安居:











熄:









是:













焉得:














威武:
























无违夫子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p>


3


、翻译: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一怒 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3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 /p>


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 /p>


力。



四、



习题练习



1.

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2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4


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5“


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




< br>此之谓大丈夫



句中的






< p>



各指代什么?





6.



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7.


< /p>


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 p>




8.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


己的话作答。




9


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10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


请 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1


、注音:往之女(







)家



富贵不能淫(









2




通假字:



往之女家
























3< /p>


、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今义:












4


、一词多义:


< br>(


1


)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














第二个: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3


)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也





































4


)必敬 必戒:






































戒之曰









































5


、词类活用:





1


)富贵 不能淫



:





































2


)贫贱 不能移


:





































3


)威武不能屈

:




































6


、重点实词




(1)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2


)一怒而诸侯惧






:


















3


)安居而天下熄.




:


















4


) 丈夫之冠也



冠:

















5


)父命之






命:

















6


)以顺为正者





顺:

















7


)立天下之正位.正位:





























8

)与民由之





由:

















9


)无违夫子






违:

















10


)独行其道





行:

















8


、文言虚词




之:居天下之广居

























与民由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1


、实词积累




①舜发


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③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④人恒过







⑤而后作


















⑥而后喻







2


、词类活用




①人恒过





②入


则无法家拂士












③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④必先苦


其心 志







⑤劳


其筋骨












⑥饿


其体肤









⑦空乏


其身














..


⑧行 拂乱


其所为








⑨所以动


以忍















3


、常考虚词




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必先苦其心志







⑦人恒过,然后能改




4


、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5.



翻译句子












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


)人恒过,然后能改。





2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这一章讲的是





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



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