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930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7: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八个。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体会朋友间的深情 。感悟诗文意境美、韵


律美。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 及情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


生阅读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的韵律 美,意境美。从是中所


蕴涵的朋友深情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字的韵律美,意境 美。从是中所蕴涵的朋友深情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李白



1

、板书“李白”




师:李白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谁来介绍一下?



2


、学生谈对李白的了解。



3


、请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二、导入《赠汪伦》



以课件展示王伦写给李白的信,激趣导入文本。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在民主、

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积极投


身到学习之中。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1


、理解题目。



2


、课件出示诗配画欣赏。



3


、自读诗,老师提醒学生把字音读正确。



4


、指名读。





5


、学生自学生字。



6


、交流:你怎么记?



7


、去掉拼音读诗。



8


、配合课件读。



四、理解古诗的意思



1


、学生自己理解。



2


、师生交流。



师引导:汪伦送行,李白知道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理解“忽闻”




想象:他们两个在分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


、有感情地朗读。



六、拓展



教师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


(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 这首诗说了些什么?)生齐读


全诗。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 来。



二、解题


解题: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 /p>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


诗课题的意 思?(学生思考讨论)



1


、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


、忆:想念,思念。



3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 省。在这


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 br>


4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



王维(


701



761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 阳节思念家乡的


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


,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 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学生自由读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