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二首(池上)
-
12
古诗二首
池上
课堂实录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
)
1<
/p>
、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
,
有的已经露出
了绿色的莲蓬,让我们想起《江南》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师相机介绍“采莲”
:碧绿的
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
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
难得的美味,既
好吃又好玩。
【反思:古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堂学习的一首古诗上,所
以我由古诗《小池》和《江南》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
降低学习难度,提
高学习兴趣。另外我们的孩子不太了解“采莲”等
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我在这里相
机介绍“采莲”的含义,为古
诗中“偷采白莲回”做下铺垫。
】
2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
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
。
(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
、出示古诗,了解作者
【大屏幕出示了作者资料介绍。
】
(
2
p>
)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
质朴自
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
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这里作者的资料介绍并没有给古诗的理解带来多大帮助,<
/p>
但我
想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资料补充和渗透,
< br>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
长久的好处和效果。
】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
、检查初读情况。
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
2
)
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
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
?)
(
“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
(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
(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
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
的植物。
)
< br>
【这三个字是本课较难并且很有特点的字,学
生巧妙抓住字形,很
好地掌握了生字并理解了字义。
】
(
3
)对浮萍还有更
多的了解吗?
“浮萍”是浮在水面
上的一种水生植物,看,这就是浮萍。
(出示浮
萍图片)
3
、出示生字(
偷、艇、撑、解、藏、浮萍)
,指名组词并领读。
齐读古诗。师生合作读。
【用教师的读引领学生的读】
p>
4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
< br>1
)学生结合前后句,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
2
p>
)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
、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
、学生
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
、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非常美丽。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偷偷地划着一个小船,出来偷采莲蓬了。
„„
3
、相机品读:偷
(
1
)
在我们的印象中,
“偷”
是不光彩的,
人人都讨厌。
这里的
p>
“偷”
又该怎么理解呢?
老师摘录了“偷”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
(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
,
< br>)
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一个
?
生:瞒着别人、悄悄地。
(
2
)你有没有小时候偷偷瞒着大人做一些事,即使被大人发现了也
不会责怪你?
学生交流自己自己小时侯“偷
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
【
此处我巧妙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
意在让
学生和诗中
的小孩产生共鸣,
体会孩子的可爱、
纯真与童年的快乐、
无忧、
自由。
】
(
3
)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1
: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 br>
生
2
: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很快乐,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
4
)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生:很可爱。
生:很调皮。
„„
【
通过学生亲身想象
“偷采白莲”
儿童
的心里,
使作者情,
学生情,
诗中情水
乳交融,激发共鸣。
】
4
、这个小孩偷采莲蓬,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5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
小船一路划开的一
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
“偷采”
之事。
)
6
、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
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个别读,齐读。
7
.猜诗人:
(
1
)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
人呢?
猜,他是谁?
(
2
)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
3
)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
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
乐?
(这小孩好玩,可爱。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
了自己的童年。看
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
8.
悟情感:
(
1
)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的留恋。
)
(
2
)<
/p>
(板书“喜爱”
)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这份趣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齐读整首诗。
【通过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在读中理解,读中
入境,读中
悟情。
】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
、学生
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童年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古代的儿童和你们一样
,
一年四季
,
寒来暑往
,
除了读书之外
,
也有许多充满情趣的事情。
12
古诗二首
池上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两首《池上》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
篇课文。
全诗以活泼朴实的白描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
的“偷采白
莲”
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
栩栩如
生,仿佛呼之欲出。
设计理念:语文课标前言就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