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
六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
复式统计表
,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 br>、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
相应的
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3
、使学生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和分析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4
、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
使
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感
受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
分析,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
图。
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挂图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5
课时
- 1 -
第
1
课时
复式统计表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84
~
85
例
1
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五”第
1
~
2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
写统计表,
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发展
统计观念。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
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
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例
1
的场景图,提问:同学们,这是青
云小学五年级
4
个乐器兴趣小组
人数的
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那现在你们能小组分工合作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统
计到这些统计表里吗?(能)填表时有两个提醒:你们怎样才能做到填表快,填的
数据
准确。(分工,四人分别统计一个兴趣小组。)
学生小组合作填写统计表,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指名汇报,让学生结合自己组内统计表对学生填表进行评价。
3
、提问:看了这样的统计表,你知道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
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
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
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
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
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出示例
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
、
谈话:
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
再想一想,
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
、交流后提问:
(指古筝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
葫芦丝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笛子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
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
“表头”
,
提问:
“
表头”
被分成了几个部分?
“性别”
代
表的是哪几个栏目?
“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2
、
提出要
求: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
会
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
、提问:
(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
的?
- 2 -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
/p>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
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
< br>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
“单式统计表”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
么名称?学生讨论后
揭题。
(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三、巩固练习。
1
< br>、做“练一练”
。
先让学生说
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
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
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参加古
筝
、
葫芦丝
、
笛子、小提琴的合计数以
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
上面的统计表中你
还能了解些什么?
2
、做“练习十五”第1题。
(
1
)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
人数,出示,学生默读题目,了解东
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
(
2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同桌
相互检查。
(
3
)讨论题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导
学生分别解答。
3
、做“练习十五”
第
2
题。
1
、各小组分别交流自己小组调查的一个年级组的男、女生人数,并说说调查活
动的体会。
2
、小组同
学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数据,并把这张统计表填写完整。
3
、核对人数。
4
、说说你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了些什么。
可以让学生竖着比一比,说说哪个年级男生最多,哪个年级女生最少。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
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教学后记:
- 3 -
第
2
课时
复式统计表练习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87
~
88
“练习十五”第
3<
/p>
~
6
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
能根据统计
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开
展课前调查活动
,
培养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
、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p>
教学重点
:
做好课前调查工作,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正确的填写,并能分析统计表。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开展课前调查活动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活动的内容。
调查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情况。
二
、做“练习十五”第
4
题。
1
、小力通过查阅资料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制成了下面
的统计
表,出示统计表,学生默看表。
2
、组织学生讨论:
(
1
)哪一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最多?
(
2
)估计一下,我国有
哪几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超过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哪
几个不足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p>
(
3
)你还能
提出哪些问题?
三、做“练习十五”第
5
题。
1
、指名说说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情况。
2
、根据自己了解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情况,完成这张统计表。
3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男生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
2
)全班同学中,
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你的身高在全班男生或女生中处
于什么位置?
四、做“练习十五”第
6
题。
1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的时
间?指名说说。
2
、和同桌合作,完成书上的统计表。
3
、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回答。
(
1
)双休日里,哪些
活动安排的时间比较多?你的同桌呢?
- 4 -
(
2
)和同桌相比,你哪些活动的时间比他多,
哪些活动的时间比他少?谁的双休
日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
<
/p>
(
3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
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调查活动
完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教学后记:
- 5 -
第
3
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89
~
90
例
2
及相应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
据填写复式
条形统计图,能对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2<
/p>
、
使学生在认识、
填写、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
,
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p>
,
发展统计观念。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
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最近发展区”。
1
、出示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观察大屏幕,认识这样的统计图吗?(条
< br>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2
、出示五年级各班女生人数统计图,从这一幅统计图中你又能看到什么?
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多?哪个班女生人数最少?
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
、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
1
)合并统计图,这两幅统计图每
1
厘米长的条形表示的人数相等,从这两幅统
计图中,我想知
道哪个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比较呢?
小组讨论,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课件显示合并后的统计图。
)
p>
这样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板书:便于比较和分析)
(
2
)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用两种不同颜
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
)
这样行吗?为什么?
别人能不能从这
幅统计图中看出哪个直条是男生,哪个直条是女生?
怎样表示就能让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呢?
< br>用两种颜色表示就能看出来了吗?(课件显示两种颜色表示的统计图。
)
虽然用了两种颜色,但这样还是不能看出哪个直条是男生哪个直条是女
生,怎么
办呢?
明确:应该在图的右
上角用不同的颜色做上标记,我们把这样的标记叫做“图
例”,这样就能知道哪种直条表
示男生,哪种直条表示女生了。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