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考试题库
-
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易燃易爆场所中不能使用(
A
)工具。
A
、铁制
B
、铜制
C
、木制
2.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
)
A
、越大
B
、越小
C
、无关
3.
装置吹扫结束时应(
C
),以防管路系统介质倒流。
A
、先停气,后关闭物料阀
B
、同时停气和关闭物料阀
C
、先关闭物料阀,再
停气
4.
动火分析取样
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
A
),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
火间隔时间超过
30
分钟以上,必须重
新取样分析。
< br>A
、
30
分钟
< br>
B
、
40
分钟
C
、
50
分钟
5.
最安全可靠的隔绝办法是(
BC
)
:
A
、关闭有关阀门
B
、抽插盲板
C
、拆除管线
D
、停止生产
6.
氢气系统吹洗置换
,
可以采用(
B
)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
A
、一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7.
氢气系统置换结束,系统内氧或氢的含量必须连续(
p>
C
)次分析合格。
A
、一
B
、二
C
、三
8.
氢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
A
)
以上的余压。
A
、
B
、
C
、
9.
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时,还要保持系统(
B
),防止空气吸入。
A
、正压
B
、微正压
C
、负压
10.
装置吹扫结束时应(
C
),以防管路系统介质倒流,
A
、先停气,后关闭料阀
B
、同时停气和关闭物料阀
C
、先关闭物料阀,再停
气
11.
被置换的设
备、管道在置换作业完毕后必须与系统进行(
C
)。
A
、有效隔离
B
、简单隔离
C
、可靠隔绝
12.
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
可能性及其后果(
C
)的评价。
.
A
、完好程序
B
、危险程度
C
、严重程度
13.
产生静电最常见的方式是(
B
)起电。
A
电荷迁移;
B
接触-分离;
C
感应
14.
发电机起火时,不能用(
C
)灭火。
A
喷雾水;
B
二氧化碳;
C
干粉
15.
管道系统在进行蒸汽吹扫时排口处白色靶板上,在(
A
)分钟
内靶板上无铁
锈及其他杂物,即表示管道系统吹扫合格。
16.
化工检修过程中,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5
米),
与明火点保持(
C
)以上的距离。
A
、
5
p>
米
B
、
8
米
C
、
10<
/p>
米
17.
锅
炉和压力容器安全三大附件为压力表、安全阀和(
B
)。
A
、温度计
B
、水位计
C
、烟气氧含量分析仪
18
.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
A
)
A
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
B
立即用布抹干
C
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19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20
.
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
二是(
A
)
A
必须系紧下颚带
B
必须时刻佩戴
C
必须图上黄色
21
.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C
)
A
同一水平
B
低挂高用
C
高挂低用
22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进一步规范企
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
A
)的“三违”行为。
A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B
、违章
生产、违章指挥、违反劳动
纪律
<
/p>
C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法操作规程
D
、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
法操作规程
23
.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
三级教育是
指
(
A
)
<
/p>
A
、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
(
班组
)
教育
B
、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
、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
D
、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
p>
育
24
.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
(
A
)
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
< br>地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A
、谁主管谁负责
B
、人人管安全
C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D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25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
员应当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小时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
A
、立即
1
B
、
1
2
C
、立即
2
D
、
1
立即
<
/p>
26.
定量型空气呼吸器中空气的储存压力正常值,一般为(
p>
C
)
MPa
。
A
、
10~15
B
、
16~25
C
、
28~30
D
p>
、
35~38
2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
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A
),并做出书面记录,
妥善保存现
场重要痕迹、物证。
A.
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
B.
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C.
保持
物件完整、保证
现场痕迹不受破坏
2
8.
以下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C
)
A.
触电后停止呼吸的
B.
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
C.
硫化氢中毒停止呼吸的
29.
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
B
)的顺序逐层拆除。
A.
从外到内,从下到上
B.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
C.
从内到外,从上到下
30.
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
A
),并开展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
都应熟悉应急预案。
A.
书面应急预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详细应急预案
31.
对深度超过(
A
)
m
,可
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应进行气体检测。
压力表刻度盘上的红线表示(
B
)。
A
.最低工作压力
B
.最高工作压力
C
.中间工作压力
33.
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
B
)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
必须
B.
禁止
C.
可以
34.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B
米以上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作业。
米
米
米
米
35.
一级动火票有效时间
D
小时。
36.
安全阀要定期检验,至少
B
检验一次。
A.
半年
B.
一年
年
年
p>
37.
工作日内正在运行或开停工中的工艺装置区动火属
B
动火
A.
特级
B.
一级
级
38.
在
经认真吹扫处理并化验分析合格、停工检修的生产装置动火属
C
动火
A.
特级
B.
一级
级
p>
39.
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时,有毒气体含量必须在
以下,氧含量不得低于
%
18%
%
19%
%
20%
%
21%
40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
)
A
、越大
B
、越小
C
、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
气瓶的安全装置主要有(
ACD
)。
< br>
A
、安全泄压装置
B
、充装置
C
、防震圈
D
、瓶帽
2.
氢气着火应采用下列措施。(
AB
C
)
A
、切断气源
B
、冷却、隔离,防止火灾扩大
C
、保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
D
、
保持氢
气系统负压状态
3.
装置停车后的安
全处理主要包括(
ABCD
)等。
A
、隔绝
B
、置换、吹扫与清洗
C
、切断待检修设备的电源
D
、清理检修现
场
4.
雷电的主要破坏作用有(
ABC
)。
A
电子效应;
B
热效应;
C
机械效应;
D
静电效应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
目
(
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
的安全设施的“三同时”指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CD
)
。
A
、同时设计
B
、同时审查
C
、同时施工
D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
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使用的灭火剂。
(
ABC )
A
、干粉
B
、二氧化碳
C
、沙土
D
、水
<
/p>
7.
不得露天堆放的化学危险品(
ABC
)
A
、爆炸物品
B
、一级易燃物品
C
、剧毒物品
D
、压缩气体
8.
爆破片应该(
C
)更换一次。<
/p>
A
、一个月
B
、
3
个月<
/p>
C
、
6-12
个月
9.
下列属于防爆泄压装置的有(
ACD
)
。
A
、安全阀
B
、单向阀
C
、爆破片
D
、防爆门
10.
锅炉安全附件的调试包括(
ABC
)。
A
、安全阀的调校
B
、压力表的校验
C
、水位表水位的调整
D
、压力管道的
检测
11.
避雷针一般可用(<
/p>
AD
)制成。
A
镀锌圆钢;
B
铝管;
C
铜管;
D
钢管
12.
在电气设备上作业的安全措施有(
ABCD
)等。
A
停电;
B
验电;
C
接地;
D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13.
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有(
ABCD
):
A
、增加空气相对温度
B
、采用静电消除器
C
、按照静电带电序列进行材质搭<
/p>
配
D
、防止人体带电
< br>14.
塔类设备的缺陷和故障主要有(
ABCD
)。
A
、设备工作表面积垢
B
、设备连接处失去密封能力
C
、设备壳体壁厚减薄和
局部变形
D
、设备壳体产生裂缝
15.
装置停车后的安全处理主要包括(
ABCD<
/p>
)等。
16.
生产过程中的明火主要指(
ABC
)。
A
、加热用火
B
、维修用火
C
、其它火源
D
、烟头
17.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波及的范围及危险程度
,可采取(
BD
)两
种形式。
A
、个人救护
B
、单位自救
C
、群众救援
D
、社会救援
18.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包括:(
ABC
)
A
、泄漏源控制
B
、危害监测
C
、泄漏物处理
D
、个人防护
19.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BCD
)
A
、将事故扩大化
B
、将紧急事故局部化
C
、尽可能消除事故
D
、尽量缩小
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20.
应急
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
ABC
)、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A
、应急处置行动组
B
、通信联络组
C
、疏散引导组
D
、人口普查组
三、判断题
1.
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允许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
作业导
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
2.
任何
单位和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
)
3.
发生
火灾时,
正确应变措施是:
发出报警,
疏散,
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
√
)
4.
装卸
和搬运易燃液体中,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
操作。
( √ )
5.
严重
缺水时,如果立即上水就可能导致锅炉事故(
√
)。
6.
爆
破片和爆破帽完成降压作用后,元件可以继续使用,装置也可以继续运行
(
×
)。
7.
安全阀按其整体结构及加载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重锤杠杆式、
弹簧式和脉冲式
三种。(
√
)
8.
静电
事故多发生在潮湿的季节。(
×
)
<
/p>
9.
静电电击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
×
)
10.
静电屏蔽可以消除静电电荷。(
×
)
11.
电火花就是指事故火花。(
×
)
12.
泡沫灭火器一般用于带电灭火。(
×
)
13.
静电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中和和泄漏。(
√
)
14.
氢气架空管道可以与电缆、导电线路敷设在同一支架上(
×
)。
15.
氢气放空管必须采用金属材料,不得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