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孙权故事
-
三国演义中孙权故事
历史本身是历史学的意识对象,
这使
历史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思
想基础
,
下
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中孙权故事。
三国演义中
孙权故事
1
:
孙权为保实力让荆州给刘
备东汉时期的
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
《后汉书
;
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
个郡,以长江为界,南
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
、
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江南。公元
200
年,在北方站不住
脚跟的刘备投奔了荆州军阀刘表,
被安置在南阳郡的新野县,
长期寄
人篱下。
< br>
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刘表惊死,次子刘琮投降
。
刘备只得撤往南郡的江陵
(
今湖北荆州市
)
,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
骑兵追及,刘备仓皇南逃,一直退到了江夏郡的夏口
(
今湖北武昌
)
,
和刘表的长子
刘琦合兵一处,
水陆之军大约两万,
这就是他的全部家
底。在随后的赤壁大战中,穷途末路的刘备和江东的孙权联合起来,
以少
胜多,击败曹操。曹操一路败逃,孙刘联军穷追不舍,从江夏直
追到南郡。
此时,荆州七郡的形势是:曹操仍据南阳全郡和江夏一小部,刘
备占有江夏、南郡的江南部分,孙权攻占了江夏的江北剩余部分,并
在南郡
的江北部分同曹军展开拉锯战,
江南四郡则抱观望态度。
在三<
/p>
国尚未出现的时候,三方先在荆州搞了个小三国。
1
刘备是赤壁大战最大的收益者和
战后最大的暴发户。
大战过后的
刘备实际上已经和曹军脱离接触
,
利用孙权和曹操在南郡旷日持久大
战的大好时机,他率师南下
,攻取了江南四郡,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
地。经过一年的血战,孙权占领了南郡的江北部
分,曹操仅领有南郡
的襄阳
(
今湖北襄
阳
)
一地。
这时候,在长江中下游千里战线上,曹操孙权全面对峙。曹操在
赤壁之战失利后,
在西线的江汉平原和东线的淮南留下了两个战略兵
团,其中坐镇淮南的
是曹营最杰出的将领张辽。
在张辽的指挥下,
孙权在淮南屡战不利,东西不能兼顾,缩短战
线是孙权唯一的选择。此时的刘备
由于地盘太小,也一筹莫展,他希
望能从孙权那里得到南郡的江北部分。
此时,
孙权的谋士鲁肃提出了
一个主意:把孙权占有的
南郡让给刘备,让刘备在西线对付曹操。
这个建议立刻付诸实
施,
刘备进入江陵后,
把行政中心设在了这
里。这是一个双赢的买卖:
孙权一方得以收缩兵力,拱卫江浙的核心
区域,同时也给了刘备一个人情
;
刘备虽然不得不再次
面对曹操这个
让人头疼的老对手,
但却得到了南郡大部,
尤其是南郡的军事要塞江
陵,东可以抑制孙权的势力逆江而上,北可以
最近距离地威胁中原,
向西攻击益州
(
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
)
的门户洞开,实在是太合算
了。
难怪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得手中的笔
都落在了地上。从此,
荆州七郡刘备几乎占其六五,
成为当时影
响中国的第三股势力。
这就
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2
在屈身曹魏的十余
年里,孙权并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做的闲人,
在建安五年的时候,
孙策去世,
孙仲谋作为他的弟弟则顺理成章的继
承他哥哥的位
子。
原来在孙策底下做事的等人将重心转而放在了孙仲
谋身上,
一心一意的辅佐他。试想,如果孙权只是一个泛泛之辈,周
瑜、张昭这样的重臣能用心的
辅佐他吗
?
这也证明了孙仲谋也是一个
有才能有谋略的人。
拥有一个这样性格特点的人,
能够在曹魏隐
匿差
不多十年,这也有说的过去的理由了。
< br>建安二十五年
,
不是一个老练的军事家的孙权,成功的钻
了一个
大空子,这就是著名的“关羽失荆州”事件,当时,孔明先生让关羽
筑兵荆州决不能失去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关羽军队出兵袭击曹操
军。千算万算,
没有人能够算到,孙权在此时抓住这个好时机袭击荆
p>
州,
最后成功的从关羽手中夺下荆州,
从此
荆州成功被仲谋收入麾下,
三分局面由此成定局。
正当所有人都
要开始准备让仲谋登基成为一方
霸主的时候,仲谋一个人冷静了,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坐上
龙位,静静
享受胜利给他带来的享受,直到建安三十四年,仲谋才称帝,然后才
开始进行迁都和建业。
尽管,
仲谋的个性不如三
国里其他人物的鲜明,
而且与其他人物相比之下他性格中甚至还有一丝丝的优柔寡断,<
/p>
他的
“英雄感”
也不如其他人物强烈,<
/p>
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独特的性格使
得孙权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p>
孙仲谋的能屈能伸不仅表现在“关羽是荆州”这次事件中,更表
现在此次事件之后。
在孙仲谋夺取荆
州后,袭击了关羽,并将其“拿下”
,这是很多
3
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更让很多人没
有想通一点是,
历史上的一些大
枭豪
;
;
曹操、刘备等人,竟然会败在他们的晚辈孙仲谋手中。但是,
在仲谋做出这一系列让世人震惊的事情后,
他还做出了更让世人大跌
眼镜的事情,那就是向魏求和,主动要求去魏做官,很多人认为孙权
傻啊,没有眼光
啊,但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孙仲谋这种能屈能伸的性
格,
这才使
得他最后获得成功走上帝王之位。
其实这是孙仲谋的一个
谋略而
已,
仲谋因为成功收入了荆州,
这一举动导致所有人对他虎视<
/p>
眈眈,他为了避免“两方开工”
,所以最后才主动向魏求和,为了
更
长远的计谋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
这也正体现了孙权的足智
多谋和
强大的内心。
如今世人对仲谋
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个人魅力很大,
能够让陆逊、周瑜等人对他忠心耿耿,其
实忠心这种事,也是靠双方
对彼此的一个信任,
作为一个战场新
人,
他能够让众多大将在他手下,
任他使用,
< br>这是因为什么呢
?
我们不得而知这些大将心中正真的想法
,
但正是因为他们双方之间的那种信任,
仲谋刚继承他哥哥的位
置的时
候,
手下的大将哪一个不是比他有谋略有才能,
没有哪一个人逊色于
他,
但仲谋依旧非常放心的
给这些大将很多重要的任务,
因为他知道
这些大将都对他忠心耿
耿。
仲谋也确实能够担起其兄长之位,
但没有
< br>这些大将的辅助,孙仲谋或许就不是史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孙仲谋了。
孙仲谋年轻时,
其品质中大多都是隐忍、有谋略、眼光长远的特
点,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
人也是如此。晚年的孙仲谋已经不如他年
轻时的那般,他性格逐渐变得扭曲起来,猜疑心也越来越重,甚至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