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中外名著阅读练习专题
-
中外名著阅读
考查内容
1.
考查名著的名称,作者。
2.
考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
3
.考查名著中的典故、成语故事。
专题训练《红楼梦》
1
《红楼梦》
的作者是
(朝代)
p>
写的。
相传后
40
回是
所作。
该书原名
______
,
以
______
、
______
、
______<
/p>
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
以
____
_______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
.
《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
______
4
《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
,最有趣的情节是
最凄惨的情节是
5
《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6
《红楼
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
(宝、黛、钗
的爱情婚姻悲剧)
7
《红楼梦》中最
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
8 <
/p>
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
常被大家
取笑戏弄的人是
______
。
p>
9
《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
10
《红楼梦》中,“品
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专题训练《水浒传》
1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
长篇白话小说,它的作者是
(朝代)的
2
《水浒传》中有
将。
3
《
水浒传》是以
________
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
__________
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
社会矛盾,暴露了
_______________
,歌颂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4
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
《水浒传》
中的
___________
,
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
如手刃
___________
,斗杀
___
________
,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
_______
____
。
5
《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
;绰号“豹子头”的是
;绰
号“花和尚”的是
;绰号“智多星”的是
;外号为“及时雨”的是
;外号“青面兽”的是
。
6
《水浒传》中精彩故事与人物
(
p>
1
)大脑五台山:
(
)
(
p>
2
)误入白虎堂:
(
)
(
3
)倒拔垂杨柳:
(
)
(
4
)怒杀阎婆惜:
(
)
(
5
p>
)醉打蒋门神:
(
)
(
6
)智取生辰纲:
(
)
(
7
p>
)大闹清风寨:
(
)
(
8
)斗浪里白条:
( )
7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1
)
(宋江)上梁山
——官逼民反(
2
)
(李逵)打宋江—
—过后赔礼
(
3
)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专题训练《西游记》
1
《西游记》是长篇
小说,它的作者是
(朝代)的
2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______
、大闹
______
、真假
______
、
三借
__________________
。
3
《西游
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
____________
4
.
p>
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
p>
______
的代称;玉帝是
____________
的化身;孙悟空是
______
的化身和
______
的代表。
5
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
______;
< br>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______
,法名是
______;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__
____
。
6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专题训练《三国演义》
1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作者是
(朝代)
写的
2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
、
、
。
3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
、
、
4
《三国
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______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
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
______
、华容道义释<
/p>
______
、过五关
______
p>
、水淹
______
、败走
______
。
5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
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
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
如火烧
______
、
七擒
______
、
六出
p>
______
、
空城计智退
______
、
挥泪斩
___
___
等。
6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
《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7
、写出
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8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1
)
p>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
)
p>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3
)
p>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
一个愿挨
,
(<
/p>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p>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
法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