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P36-38
例
1
,
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
基
本特征,
知道长方形长、
宽及正方形
边长的含义,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
区别。
2
、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清
楚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交流中适当完善解决问题的
方法。
3
、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
形特征中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
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 br>
4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
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
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br>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教室场景图:你能很快找出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
方形吗?(喇叭、地砖的面是正方形;黑板、国旗、讲台、粉笔盒、
开关、视力表、课桌的面是长方形。
)
< br>(
1
组学生汇报)
2
、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
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出示图形)
,它们都有各自
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长方形特征
1
、观察
(
1
)从材料筐里拿出长方形(颜色、大小不同)纸片,举起来!
(
2
)仔细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先
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组长的带领下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边
、角)
2
、猜想
(
1
)一组组长展示并介绍。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
2
)教师手指学生记录结果说明:每个组的同学都认
为长方形有四
条边、四个角。
(板书:四条、四个)
(
3
)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对边。
①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或上下,
左右两条边
相等;
或两条长边相等,
两条短边相等。
②说明:在数学上,我们把上下这两条边称为一组“对边”
。
③提问:长方形有几组对边,分别在哪?
(
4
)小结并对小组完成情况评价。
(学生评价)
3
、验证
(
1
)刚才同学们对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对不
对
呢?下面我们想办法来验证长方形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
<
/p>
(
2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直尺和三角板,想一想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②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验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③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并对猜想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 br>(
3
)请同学们继续借助这张长方形纸,利用手中的工具
去验证长方
形边和角的特征,
并在组
长的带领下和小组同学一起对刚才的猜想作
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5
、小组汇报:
(
1
)一组学生介绍验证方法。
A
、量一量
①学生演示并介绍。
(一组对边多少厘米,另一组对边多少厘米,证
明对边相等)
②这种方法是通过用直尺测量不同长方形的对边,
验证了长方形
对边
相等的特征。
(板书:量)
B
、折一折
①没有用尺子量,你用的什么方法?(板书:折)学生演示并介绍。
< br>(
折的时候两条边重合了,说明对边相等)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②没有借助工具,只用纸折同样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C
、比一比
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
长方形上的角和三
角尺上的角完全重合,说明都是直角(板书:比)
②这样比的话要比
4
次,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对折再对折)
③指出: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
成了一个角,只要测
量一次。
(
p>
2
)根据学生情况教学长方形的长、宽名称。
(
3
)总结:
①请同学们举起手中的长方形,互相看一看,你们的长方形一样吗?
(颜色、大小都不相同)那你有什么想
说的?(长方形不同,特征相
同)
②虽然长方形的颜色大小不同,
但是不是验证后都发现长方形的对边
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征。
③那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长方形,它的边和角都有这样的特征。
(手指板书)
三、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1
、折一折: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2
、你认为我们折出来的是正方形吗?
3
、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验证长方形的?请你用同样的方法
继续
验证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4
、你是怎样验证的?
5
、学生汇报:
(
1
)量一量:
①你的结论是什么?(板书:每条边都相等)
②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2
)折一折:
A:
对边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