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10“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解析版)
-
易错易混点
10
、
“另
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br>
错因归纳:
对“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的具体含义理解不透。
释疑解惑
三者各有侧重。
“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
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这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解决的问题是对外
战略问题。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
切特权,
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后两
者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
真题突破
1
.
(
2010
·广东文综·
18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
,从中可推出的符
合史实的结论是
(
)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
10
克)
亚洲各国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航空
西欧各国(捷克转)
西欧各国(香港转)
其他各洲
A
.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答案】
D
【
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
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香港
1997
年回归,
A
说法不正确;
B
项明显可以排
除;捷克
2005<
/p>
年才加入欧盟,
C
不正确。
2
.
(
< br>2015
·广东文综·
17
)表
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
/p>
的结论是
(
)
表
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
)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邮资(元)
0
.
32
0
.
48
0
.
48
0
.
80
0
.
80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30
41
.
3
51
.
759
21
0
.
4
0
.
003
49
58
.
3
48
.
238
A
.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
/p>
B
.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
切
【答案】
B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攫取了大
量在华
政治、
经济特权,
美国商品大量
涌入中国市场,
与表
2
中
“中美贸易急剧减少”
数据不一致,
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
政策,与表
2
中
“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
增加,
中美贸易急剧减少”
数据一致,
故
B
项正确;
改革开放后,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表
2
中“中美贸易急剧
减少”数据不一致,故
C
项错误;
19
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苏关系
恶化,
与表
2
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
增加”
数据不一致,故
D
项错误。
3
.
(
2007
·广东文基·
26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
.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
B
.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
.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p>
D
.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r>
【解析】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半岛问题,与欧洲没有关系;改革开放
是在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日建交是在
1972
年;
中美建交是
在
1979
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p>
的合法席位是在
1972
年。只有
A
是正确的。
【答案】
A
4
.
(
2009
·广东文基·
25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
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
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
/p>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
分
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
神的外交政策是
(
)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新中
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
炉灶”
p>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的方
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
“一边倒”
,是指在两极格
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答案】
B
模拟突破
1
.
1948
年至
1949
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
“不允
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
中国
境内之事,
应由中国
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这一原则的
核心方针是
(
)
A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答案】
A
【解析】
“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
在
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中的要求独立自主相吻合,
故
A
项正确;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强调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
在中国
的一切特权,
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
故
B
项错误;
“一边倒”强调中华
< br>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与材料无关,
故
C
项错误;
“和平共处
p>
五项原则”于
1953
年提出,与此题时间
不符,故
D
项错误。
2.
毛泽东认为
:
“
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
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
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
义侵略
,
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
中国的外交政策
(
)
A.
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
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
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答案】
A
【解析】
“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
经济建设”
体现了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中苏结
盟、
“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等体现了
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一边倒”
),A
项正确。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规定
: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
以期制
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
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这
一规定
(
)
A.
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
加快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次日
,
苏联即与
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
而
《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签订于
1950
年初
,A
项错误
;
该条约
的签订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体现
,
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
权
,B
项正确
;
该条约侧重于政治方面
,C
项错误<
/p>
;
条约签订时抗战早已胜利
,D
项错误。
4.
下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
A.
中
国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交替上升
B.
西方外交孤立和中国外交“一边倒”
C.
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内外环境恶劣
D.
中苏关系破裂和中美关系缓和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
,1950
~
p>
1955
年中苏贸易额不断上升
,
而中国与西方贸易额却大幅度下降
,
反映了当时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政策和中国倒向苏联的外交方针。
A
项交替上升表述
错误
;C
项图片中反映
不出
;D
项是在
20
< br>世纪六七十年代
,
与材料时间不符。答案为
B
。
5
< br>.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
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
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
的外交政策是
(
)
A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外交方针的理解。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
府
B
.另起炉灶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