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等差数列(拓展)
-
2.2
等差数列(拓展)
要点一、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对于数列
{
a
n
}
,
若
a
n
a
n
p>
1
d
(
n
N
,
n
2
< br>,
d
为常数
)
< br>或
a
n
1
a
n
d
(
n
p>
N
*
,
d
为常数
)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常数
p>
d
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如果
a
,
A
< br>,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即
A
a
b
2
.
*
首相为
a
1
,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1
(
n
1)
d
< br>(
n
N
)
或
a
n
a
m
p>
(
n
m
)
d
.
要点二、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
/p>
{
a
n
}
中,公差为
d
,则
①若
m
,
n<
/p>
,
p
,
q
N
,且
m
n
p
q
,
< br>则
a
m
a
n
a
p
a
q
,
p>
特别地,当
m
n
2
p
p>
时
a
m
a
n
2
a
p
.
②下标成公差为<
/p>
m
的等差数列的项
a
k
,
a
k
m
,
a
k<
/p>
2
m
,…组成
的新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
差为
md
.
③若数列
b
n
也为等差数列,
则
a
n
b
n
,
ka
n
b
,
(
k
p>
,
b
为非零常数)
也是等差数列
.
④
a
1
a
2
a
3
,
a
4
a
5<
/p>
a
6
,
a
7
a
8
a
9
,
……
仍是等差数列
.
p>
⑤数列
a
p>
n
+
b
(
,
b
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
【典型例题】
类型一: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
例<
/p>
1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中,若
a
3
a
8
a
13
<
/p>
12
,
a
3
p>
a
8
a
13
28
,
求
{
a
n
}
的通项公式。
解:∵
a<
/p>
3
a
13
p>
2
a
8
,∴
a
3
a
8
a
13
3
a
< br>8
12
即
a
8
4
,
a
3
a
13
8<
/p>
a
3
1
a
3
7
代入已知,有
p>
,
解得
或
,
a
3
a
13
7
< br>a
13
7
a
13
1
当
a
3
1
,
a
13<
/p>
7
时,
d
p>
a
13
a
3
7
1
3
3
3
4
,∴
< br>a
n
a
3
(
n
3
)
n
p>
;
13
3
10
5
5
5
5
当
a
3
7
< br>,
a
13
1
时,
d
a
13
a
3
1
7<
/p>
3
3
44
p>
,
∴
a
n
n
13
3
10
5
5
5
1
【变式】等差数列
{
a
n
}
中,
< br>a
1
a
4
a
7
15
,
a
2<
/p>
a
4
a
6
45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br>.
解:因为
a
1
a
7
< br>2
a
4
a
2
a
6
,所以
a
1
a
4
a
p>
7
3
a
4
15
,所以
a
4
5
.
于是
a
2
a
6
10
且
a
2
< br>a
6
9
.
故
a
2
,
a
6
是方程
x
10
x
9
0
的两根
.
所以
2
a
2
p>
1
a
2
9
,或
a
6
9
a
6
1
若
a
2
1
且<
/p>
a
6
9
,则
d
2
,所以
a
n
2
n
3
.
同理可得
a
2
9
时,
a
n
13
2
n
;
所以
a
n<
/p>
2
n
3
或
a
n
13
2
n
.
例
2
p>
若关于
x
的方程
x
x
m
p>
0
和
x
x
n
0
(
m
< br>,
n
R
且
m
n
)
的四个根组成
首项为
2
2
1
的等差数列,求
m
p>
n
的值
.
4
p>
2
2
解:设
x
p>
x
m
0
的两根为
x
1
,
x
2
;
x
x
n
0
的两根为
x
3
,
< br>x
4
,则
x
1
x
2
x
3
<
/p>
x
4
1
,不妨设数列的首项为
x
1
< br>,则数列的第
4
项为
x
2
,
3
1
1
3
< br>1
1
1
1
1
所以
x
1
,
x
2
<
/p>
;公差
d
4<
/p>
4
,所以中间两项为
< br>
,
2
.
4
4
4
6
4
6
3<
/p>
6
3
5
7
所以
m
x
1
x
2
,
n
x
< br>3
x
4
16
12
12
3
5
7
31
所以
m
n
.
16
12
1
2
72
n
*
例
3
已知数列
a
n
的首项
a
1
3
,通
项公式为
a
n
2
p
nq
(
n
N
,<
/p>
p
,
q
为常数)
,
且
a
1
p>
,
a
4
,
a
5
成等差数列,求
p
,
q
的值
.
解:由
a
1
3
,得
2
p<
/p>
q
3
.
①
p>
因为
a
1
,
a
4
,
a
5
成等差数列,所以
2
a
4
a
1
p>
a
5
.
4
5
又因为
a
4
2
p
4
q
,
a
5
2
p
5
q
,
所以
3
2
p
5
p>
q
2
p
8
q
.
②
5
5
2
由①②得
p
q
1<
/p>
.
故所求
p
,
q
的值都是
1
.
总结: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为
d
,则
①
d
a
n
a
m
*
*
(
m
,
n
N
,
m
<
/p>
n
)
;
②
a
n
a
m
(
n
m
)
d
(
m
,
n
N
)
;<
/p>
n
m
*
③若
m
n
p
q
,
m
,
< br>n
,
p
,
q
N
,则
a
m
a
n<
/p>
a
p
a
q
,
*
特别地,当
m
n
2
p
,
m
,
n
,
p
N
时,有
a
m
a
n
2
a
p
.
【
变式
1
】等差数列
< br>a
n
中,
a
1
3
a
8
a
15
120
,则
2
a
9
a<
/p>
10
(
)
A.20
B.22
C.24
D
.
-
8 <
/p>
解:因为
a
1
3
a
8
p>
a
15
5
a
8
120
,所以
a
8
24
,
而
2
a
9
a
10
a
10
a
8
< br>
a
10
a
8
24
.
故选
C.
【变式
2
】
中位数为
1010
的一组数构成等差数列,
其末项为
2015
,
则该数列的首项为
.
解:①若这组数有
(2
n
1)
个,则
a
n
1
1010
,
a
2
n
1
< br>2015
p>
又
a
1
a
2
n
1
2
a
< br>n
1
,故
a
1
2
1010
2015
5
.
②若这组数有
2
n
个,则
a
n
a
n
1
< br>1010
2
2020
,
a
2
n
2015
又
a
p>
1
a
2
n
a
n
a
n
< br>1
,故
a
1
2020
< br>2015
5
.
综上知,数列首项为
5
.
类型二、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及应用
< br>由
a
n
a
1
(
n
1)
d
<
/p>
dn
(
a
p>
1
d
)
知
a
n
是
p>
n
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
(
d
0
)
,
故
表示等差数列各项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
例
4
在等差数列
a
n
中,
a
m
n
,
a
n
m
(
m
n
)
,求
a
m
n
. <
/p>
解:
d
a
p>
n
a
m
1
,
a
m
n
< br>
a
m
[(
m
n
)
m
]
d<
/p>
n
[(
p>
m
n
)
m
]
d
0
n
< br>
m
例
5
已知
a
n
是等差数列,
a
4
< br>
15
,
a
7
27
,则过点
P
(3,
a
3
)
,
Q
(5,
a
5
)
的直线的斜率
为(
)
A.
4
B.
1
1
C.
4
D.
4
4
p>
解:因为
a
n<
/p>
是等差数列,
a
n
可看作关于
n
的一次函数,其图像
是一条直线上等间隔的点
(
n
,
a
n
)
,因此过点<
/p>
P
(3,
a
3<
/p>
)
,
Q
(5,<
/p>
a
5
)
的直线斜
率即为过点
(4,
a
4
)
,
(7,
a
7
)
的直线斜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