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玛丽莲梦兔
559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02: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洋泾中学东校)



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 和



突破点一



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 p>
项和公式.



3.


能在具 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


基本知识


]



1



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 br>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 /p>


数列.符号表示为


a


n

< br>+


1



a


n



d


(


n



N


*



d


为常数


)




(2)


等差中项:数列

< br>a



A



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A



2



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

< br>


(1)


通项公式:


a


n



a


1



(


n


< br>1)


d


.


(2)



n


项和公式:


S


n



na


1

< p>


n



n



1



n


a


1



a


n



d


=< /p>


.


2


2


[


基本能力


]



一、 判断题


(


对的打


“√”


,错的打


“×”


)


(1)< /p>


若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 一项的差都是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




)


(2)


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


n


∈< /p>


N


*


,都有


2< /p>


a


n



1



a


n


< p>
a


n



2


.(




)


(3)


等差数列


{


a


n


}


的单调性是由公差


d


决定的.


(




)


(4)


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


n


的一次函数.


(




)


答案:


(1)

×



(2)




(3)




(4)




二、填空题



1


.若


m



2


n


的等差中项为


4,2


m



n


的等差中项为


5


,则


m



n


的等差中项是


________




答案:


3


2

< p>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2



3



a

< p>
3



a


4



9


,则


a

< br>1


a


6


的值为

< br>________




答案:


14


3


.已知


{


a


n


}


是等差数列,且


a


3



a


9


< br>4


a


5



a


2


=-


8


,则该数列的公差是


________




答案:


4


4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已知


d


< p>
2



S


100

< p>


10 000


,则


S< /p>


n



________.


答案:


n


2




[


典例感悟


]



1



(2018·

全国卷Ⅰ


)



S

< br>n


为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3


S


3



S


2


< br>S


4



a


1



2


,则


a


5



(




)


A


.-


12










B


.-


10


1




a



b


,其中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



2



C



10



D



12


解析:



B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d

,由


3


S


3



S


2



S


4


,得


3(3


a


1



3


d< /p>


)



2


a


1



d


< p>
4


a


1



6


d


,即


3

< br>a


1



2


d



0.



a


1



2


代入 上式,解得


d


=-


3

< br>,故


a


5


a


1



(5



1)


d



2



4


×


(< /p>



3)


=-


10 .


2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为递增数列,其前< /p>


3


项的和为-


3


,前


3


项的积为


8.


(1)


求数列


{


a

< p>
n


}


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


{


a


n


}


的前


n< /p>


项和


S


n


. < /p>


解:


(1)


设等差数列

< br>{


a


n


}


的公差为


d



d

>0




∵等差数列


{


a


n


}

< br>的前


3


项的和为-


3

< p>
,前


3


项的积为


8





< p>



3


a


1



3


d

=-


3




a


1



2




a


1


=-< /p>


4








< p>



a


1



a


1


d





a


1



2


d




8







d


=-


3



d


< p>
3.






d


>0


,∴


a


1


=-


4



d



3

,∴


a


n



3


n



7.


(2)



a


n



3


n



7


,∴


a


1


=< /p>


3



7


=-


4




n




4



3


n



7

< br>


n



3


n



11




S


n



=< /p>


.


2


2


[


方法技巧


]



解决等差数列基本量计算问题的思路



(1)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 br>1



d


是最基本的两个量,一般 可设出


a


1



d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 和


公式列方程


(


)


求解即可.



(2)

< p>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基本运算问题,


主要围绕着通项公式

a


n



a


1



(


n


-< /p>


1)


d


和前


n< /p>


项和公式


S


n



n



a


1



a


n




na


1


2

< p>
n



n



1




d

,在两个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


a


1



d



n



a


n



S


n


,已知其中三个量,选用恰当的公式,利用方程

< br>2


(



)


可求出剩余的两个量.



[


针对训练


]




a


n



1



已知数列


< /p>


n



是等差数列,且

a


3



2



a


9



12


,则


a


15



(




) < /p>




A



10



C



40





B



30


D



20



a


n



解析:



B



法一:


设数列



n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a


9

< br>a


3


12


2

2


1


a


15


a


3



a


3



2



a


9



12


,∴


6


d







,∴

< p>
d






12


d


< br>2.



a


15

< br>=


30.


9


3


9


3


3


9

15


3



a


n



a


9


a


3


a


15


a< /p>


15


12


2


法二 :


由于数列



n



是等差数列,故


2


×




,即



2


×



2


,故


a


15


30.


9


3

< br>15


15


9


3

< br>



2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


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 三人所得相


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


(


“钱”是古代一种质量单位


)

< p>
,在这


个问题中,甲得


________


钱.


(




)


2





5


A.



3


4


C.


< /p>


3


3


B




2


5


D

< p>



4


解析:

< p>


C



甲、乙、丙、丁、 戊五人所得钱数依次设为成等差数列的


a


1


a


2



a


3



a


4< /p>



a


5


,设公差 为


d


,由



2


a



d



2



5


题意知


a



a



a



a



a



,即



2


5


3


a


9


d





2


1


1< /p>


2


3


4


5


1


5



< p>
a



3



解得



1


d

< br>=-



6


1


4



4


故甲得


钱,故选


C.


3


3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n



N


*

< p>
,满足


a


1


< p>
a


2



10



S


5


< br>40.


(1)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b


n



|13



a


n


|


,求数 列


{


b


n


}< /p>


的前


n


项和


T< /p>


n


.


解:


(1 )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d

< br>,



由题意知,


a


1



a


2

< br>=


2


a


1



d



10




S


5


=< /p>


5


a


3



40


,即


a


3



8


,所以


a


1



2


d

< p>


8






a


1


4



所以



所以


a


n



4



(


n< /p>



1)·


2


=< /p>


2


n



2. < /p>



d



2





(2)



c


n


< p>
13



a


n



11



2


n





11



2


n



n



5



b


n



|


c


n


|



|11



2


n


|






2


n

< br>-


11



n


6





设数列


{


c


n


}


的前


n


项和 为


Q


n


,则


Q


n


=-


n


2< /p>



10


n


. < /p>



n



5


时,


T


n



b


1



b


2




< br>b


n



Q


n


=-


n


2



10


n


.



n



6


时,


T


n



b


1



b


2





b


n



c


1

< br>+


c


2





c


5



(


c


6



c


7





c


n


)


=-


Q


n



2


Q


5


n


2



10


n



2(



5


2



10


×


5)



n


2< /p>



10


n



50.


突破点二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


基本知识


]



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


通项公式的推广:


a


n



a


m



(< /p>


n



m


)


d


(


n


< p>
m



N


*


)




(2)



{


a


n

}


为等差数列,且


m


< p>
n



p



q


,则


a


m

< br>+


a


n



a


p



a


q


(


m



n



p



q



N


*


)




(3)



{


a


n


}

< br>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d


,则


a< /p>


k



a


k



m



a

< p>
k



2


m


,…


(


k


< br>m



N


*


)


是公差为


md


的等差数列.



(4)


数列


S


m



S


2


m



S


m



S


3


m

< br>-


S


2


m


,…


(


m



N


*


)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m


2


d


.

< p>
(5)


S


2


n

< p>


1



(2


n



1)


a


n



S


2

n



n


(


a


1



a


2< /p>


n


)



n


(


a


n


< p>
a


n



1


)


,遇见


S




S



时可分别运用性质及有 关公式求解.



a


n

< br>S


2


n



1


(6)



{


a


n


}



{


b


n


}


均为等 差数列且其前


n


项和为


S


n



T


n

< br>,则


b



.

< br>n


T


2


n



1



S


n



1


(7)



{


a


n


}


是等差数列,则



n



也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与


{


a


n


}


的首项相同,公差是

< br>{


a


n


}


的公差的


.


2


< br>


(8)


若等差数列


{


a


n


}


的项数为偶数< /p>


2


n


,则




S


2


n



n


(


a


1



a


2

< br>n


)


=…=


n

< br>(


a


n



a


n



1


)




3





S



a


n



S




S




nd




.


S



a

< br>n



1


(9)

< br>若等差数列


{


a


n


}


的项数为奇数


2


n



1


,则




S


2


n



1



(2


n



1)


a

< br>n



1


;②

S



n



1



.


n


S



[


基本能力


]



1


.在等差数列

< br>{


a


n


}


中,


a


3



a


7



37


, 则


a


2



a< /p>


4



a


6



a


8


< p>
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得


a


2



a


4



a


6

< br>+


a


8



(


a


2



a


8


)



(


a


4



a


6


)



2(

< p>
a


3



a


7


)



74.


答案:


74


2


.设


{


a


n


}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


12


,前三项的积为


48


,则它的首项是


_ _______




答案:


2


3


.在等差数列


{


a


n

< br>}


中,


3(


a

< br>3



a


5


)



2(


a


7



a


10



a


13


)


=< /p>


24


,则该数列前


13

< br>项的和是


________




答案:


26



[


全析考法


]



考法一



等差数列的性质




[



1]


< /p>


(1)


若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

< br>S


n


为其前


n

< br>项和,且


a


1



2


a


3


3


,则


S


9



(




)


A



25










C



50



B



27


D



54


( 2)


在等差数列


{


a

< br>n


}


中,若


a

< br>1



a


2 019


为方程


x


2



10


x



16



0


的两根,则


a


2



a


1 010



a


2 018



(




)


A



10



C



20



B



15


D



40


[


解析


]


< /p>


(1)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 br>d



a


1



2


a


3



3



2


a


1



4


d



3





a


5


< br>a


1



4


d



3



S


9



9


a


5



27.


(2 )


因为


a


1



a


2 019


为方程

< br>x


2



10

x



16



0


的两根,所以


a


1



a


2 019



10.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a


1 010



a


1



a


2 019



5



a


2



a


2 018



a


1



a


2 0 19



10




2


所以


a


2< /p>



a


1 010



a


2 018



10



5

< br>=


15.


故选


B.


[


答案


]



(1)B



(2)B


[


方法技巧


]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问题的注意点



(1)


如果


{


a

n


}


为等差数列,


m



n



p

< br>+


q


,则


a

m



a


n



a


p



a< /p>


q


(


m



n



p


< p>
q



N


*


)


.因此,若出现


a


m



n



a

< p>
m



a


m



n


1


等项时,可以利用此性 质将已知条件转化为与


a


m


(


或其他项


)


有关的条件;若求

< br>a


m


项,可由


a


m



(


a

m



n



a


m



n


)< /p>


2


转化为求


a


m



n



a


m



n



a


m



n



a


m


< br>n


的值.



(2)


要注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的灵活应用 ,



a


n


=< /p>


a


m



(


n



m


)

< p>
d



d



a


n



a

m



S




(2


n



1 )


a


n



n< /p>



m


2


n


1


4





S


n



n



a


1



a


n



n



a


2

< br>+


a


n



1




(


n



m



N


*


)


等.



2


2


[


提醒


]



一般地,


a


m



a


n

< p>


a


m



n


,等号左、右两边必须是两项相加,当然也可以是


a


m



n



a


m



n



2


a


m


.





考法二



等差数列前

< br>n


项和最值问题



< p>
等差数列的通项


a


n


及前


n


项和


S


n< /p>


均为


n


的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法或通 项变号法解决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S


n


的最值问题.



[



2]


< /p>


(2018·


全国卷Ⅱ


)



S


n


为等差数列

< p>
{


a


n


}


的前


n


项和,已知


a


1


=-


7


< p>
S


3


=-


15.


(1)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S


n


,并求


S


n


的 最小值.



[



]



(1)



{


a


n


}


的公差为


d< /p>




由题意得


3


a


1



3


d


=-


15.



a


1


=-


7< /p>


,所以


d



2.


所以


{


a


n< /p>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2


n



9.


(2)


法一:

< br>(


二次函数法


)


< p>
(1)



S


n

< p>


a


1



a


n



n


2



n


2



8


n


=< /p>


(


n



4)


2



16




所以当


n



4


时,


S


n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16.


法二:


(


通项变号法


)



(1)



a


n



a


1



a


n



n



2


n



9


,则


S


n



2



n

2



8


n


.



S





a


n



0



n


最小





a

< p>
n



1



0








2


n



9


≤< /p>


0





7


9



2

< p>
n



7



0




2


n



2





n


∈< /p>


N


*


,∴


n



4




此时


S


n


的最小值为< /p>


S


4


=-


16.


[


方法技巧


]



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 br>S


n


最值的


2

< br>种方法



(1)


二次函数法


< br>利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函数表达式

S


n



an


2



bn


,通过配方或借助图象求二 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



(2)


通项变号法


< br>①


a


d


<0

时,满足




< br>a


m



0



1


>0





的项数


m


使得


S



a


n


取得最大值为


S


m

m



1



0




②当


a


时,满足





a


m



0< /p>



1


<0



d


>0



的项数< /p>


m


使得


S



a


n


取得最小值为


S


m


.





m



1



0



[


集训冲关


]



1.


[


考法一


]



S


n


为公 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


a


S

< p>
n


}


的前


n


项和,若


S


9


< p>
3


a


8


,则


15


3


a


等于


(




)


5



5




A



15



C



19



B



17


D



21


解析:



A



因为


S


9


=< /p>


a


1



a


2




< p>
a


9



9


a


5



3

a


8


,即


3


a


5



a


8


.



S


15



a


1



a


2





a


15


< p>
15


a


8


,所以


S


15


15


a


8




15.


3


a


5


a

< p>
8


2.


[


考法一


]


在项数为


2


n



1


的等差数列


{< /p>


a


n


}


中,


所有奇数项的和为


165



所有偶数项的和为


150




n


等于


(




)


A



9



C



11



B



10


D



12



n



1


< /p>


a


1



a


2


n



1

< p>


n



a


2



a


2

n




S




.


2


2


解析:



B



∵等差数列有


2


n


1


项,∴


S




a


1



a


2


n< /p>



1



a


2



a


2

< p>
n


,∴


S



n


150


10


< p>



,∴


n



10.


S


< p>
n



1


165

< p>
11


3.


[


考法二


]


等差数列


{


a


n


}


中,


S


n


为前


n


项和,且< /p>


a


1



25



S


17



S


9


,请问: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



解:


法一:



a


1



25



S


17


< p>
S


9





17


a


1

< br>+


17


×


16

< br>9


×


8


d



9


a


1



d


,解得


d


= -


2.


2


2



a


n



25



2



n



1




0





a


1



25>0

< p>
,由





a



25



2


n



0



n



1





1< /p>



n



12


2


.


1


n



13



2

< p>



∴当


n



13


时,


S


n


有最大值.



法二:



a


1



25



S


17



S


9





17


a


1



17


×

< br>16


9


×


8

d



9


a


1



d



< /p>


2


2


解得


d


=-


2.


从而


S


n



25


n< /p>



n



n



1



(

< p>


2)


=-


n

< p>
2



26


n



2


=-


(


n



13)


2



169.


故前


13


项之和最大.



突破点三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


典例


]


< /p>


各项均不为


0


的数列

{


a


n


}


满足


a


n



1



a


n



a


n



2



1



a


n



2


a

< br>n


,且


a


3


2


a


8



.


2


5



1



(1)


证 明数列



a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 /p>


n



(2)


若数 列


{


b


n


}< /p>


的通项公式为


b


n



a


n


,求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


S


n


.


2


n



6



1



1


1


2


[



]



(1)


证明:


依题意,


a


n< /p>



1


a


n



a


n


< p>
2


a


n



1



2


a

n



2


a


n



两边同时除以


a

< br>n


a


n



1


a


n



2



可得



a< /p>




故数列


< /p>


a




n



a


n


< p>
2


n


a


n



1



1


1


1


1


1


1


是等差数列,设数列


< p>
a



的公差为


d


.


因为


a


3

< p>


2


a


8



,所以



5




10


,所以




5


< br>5


d


,即


d


1


,所


5


a


3


a


8


a


8


a


3



n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