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西游记》,把握该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即: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深
刻而独到的主题。
2
.通过合作
、探究、交流,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1
)以阅读《西游记》为例,从中总结中国古典名著的特点:
章回体小说
;人物性
格鲜明,多姿多彩
;故事情节的曲折精彩;主题的深刻而独到。
(
2
)阅目录,理情节
;析人物,品写法。
(
3
)感受《西游记》丰富瑰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2
.难点: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课前准备:
1<
/p>
.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
西游记
故事。
2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
.导语:
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同学们喜欢这
首歌吗?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
.了解作者
《西游记》的作者是?
(
吴承恩
)<
/p>
哪位介绍一下作者?
3
.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
制成
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
段
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整体感知:
< br>1
.
哪位同学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
九八十一难,
最终取回了真经。)
2
、
是啊,
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
什么感受?能不
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奇、妙
、好等)
3
、总结:
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
p>
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
就是“美”。
1
三、走进《西游记》:
(一)《西游》人物辩论会
1
.
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
关于神佛你能
说出几个?
(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
2
.
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
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
3
.
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
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
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4
.
真可谓是种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那主要人物是
谁呢?
(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僧)
5
.(显示四人剧照。)
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
性、人性、动物性的
和谐统一,那么
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
p>
?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里畅所欲言。他赞成的你
也可以反对。不过你
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别人在谈自己观点
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
,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可以随时补充。
6
.全班交流
A
谈孙悟空
(
1
)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有
72
种变化,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有
火眼金睛,将
人和妖看得一清二楚。
教师点拨:
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
上老君的
(仙丹)
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
(火眼金睛)
,
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
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
2
)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
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
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
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
3
)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
孙
悟空走前那声声“师
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
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
四面围住师父
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
4
)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
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
5
)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
p>
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教师总结:
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
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
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
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
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B
谈猪八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