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四年级写作之写出景物的变化

余年寄山水
615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03: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无猜)


写出景物的变化



一、训练要求



留心观察一处景物,< /p>


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


或作一些调查,


了 解某处景物的


变化,然后写一篇作文。写的时候,要先考虑好文章的中心和表达的顺序, 然后


围绕中心写。作文题目自己定。



二、训练指导



这次作文是练习写景。怎样写好描写景物的文章呢?




1


)选择熟悉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例如 曲天同学的《热河》,“在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


远处的湖面早 已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而热河的源头却是一


池碧水。”这就是热 河的特点,使读者读了感到新奇,立刻会产生一睹为快的感


觉。




2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重点要写 出景物的变化。世界上的景物是千姿


百态的,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动态,才能体现出它的 美。例如《伴月池》在描写


荷叶下的月亮时,


“这月亮可不在一 个地方,时而在水草中隐隐约约,时而在荷


叶下躲躲藏藏,


时而 ……。



小作者运用三个


“时而”



不仅写出了月亮的特点,


还写出了月亮的 动态。




3


)写景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中心。例如,汪淼同学的《家乡的罗汉山》


中:


“春天,


罗汉身披绿色的袈裟端坐在那里,


眯着眼睛 看着孩子们追逐玩耍。



小作者用描写人的语言描写罗汉山,把 景物写活了。




4

< br>)拟好作文题目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为作文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


它可以吸引 读者,唤起读者的好奇心。



三、典型例文






我爱家乡的罗汉山






我的家乡是座美丽的山城。


四周被各种奇峰怪石错落有致地包围着:


如突兀


挺立的磐锤峰,


跃跃欲试的蛤蟆石,


巧夺天工的朝阳洞……最 使人心驰神往、



连忘返的是那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罗汉山。



罗汉山位于市区武烈河畔,


是一道保 护市区的天然屏障。


它虽然没有泰山那


峰峦雄伟的姿态,也没有 桂林山石峭拔的雄风,可它却有令人心醉的独特魅力。


你瞧,


那 坦荡无畏的博大胸怀,


包罗万象的硕大头颅,


再配上一幅慈眉善 目的尊


容,


使人看了心神摇动,


浮想联 翩。


它那高大的身躯可与四川的乐山大佛试比高,


所不同的是承 德的罗汉山天生一幅坐像。


双眼微闭,


双手自然垂膝上,


一幅深沉


大度悠然自得的神态,真是趣味横生,令人肃然起敬。



传说古时候,


承德是一片汪洋,

< p>
大海深处有一蛤蟆精经常兴风作浪,


危害百


姓。< /p>


这件事惊动了天帝,


他就派了一位罗汉下凡化作了一座山峰,


在武烈河畔长


期驻扎下来。多么美妙的传说呀!


春夏秋冬,罗汉山在人们的眼里变幻着不同的形象。春天,野花盛开,罗汉


身披绿色的袈裟端坐在那里,


眯着眼睛看着孩子们在追逐玩耍;


夏天,


蝉在树上


叫着,不知名的鸟儿在罗汉肩 头上歌唱,罗汉微闭着眼仿佛在倾听;秋天,罗汉


换上了金色的衣服,风声沙沙,罗汉仿 佛陶醉在丰收的乐曲之中;冬天,一场大


雪为罗汉换上了厚厚的冬装,

< br>他仍然微笑着,


用他那硕大的身躯为人们遮挡着凛


冽的寒 风。



星转斗移,


历尽苍桑的罗汉山,


仍然端坐在那里。


笑容可掬地注视着承德日

新月异的变化,


幢幢大楼平地而起,


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 ,


纵横交错的街道绵


绵延长,更有那武烈河堤坝上的青藤长廊和 拦起一湖清水的橡胶坝……有人说,


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听见罗汉哈哈的笑声。大概他也为 家乡的变化而高兴吧!



我爱美丽的山城,更爱为山城增添美色的罗汉山。



评语




这篇 习作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罗汉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


爱大自然的感情。



1



本习作结构完整 。


一开始运用了比较的手法突出了对罗汉山独有的情感;


接着仍 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罗汉山“深沉大度,悠然自得”的特点,自然地引


出了一段美丽的 神话故事;


然后写了罗汉山的四季变化;


最后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


2


.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小作者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多种表现 手法,紧紧抓住罗


汉山的变化。


“春天,罗汉山穿上了绿色的袈 裟,秋天穿着金色的衣服,冬天换


上了厚厚的冬装……”把静态的景物写活了。


3


.富于大胆的想象。“罗汉山眯


着眼睛看着孩 子们追逐玩耍”


“倾听着鸟儿唱歌”


“微笑着为人们遮挡着寒风 。



多么有情趣的语言,多么大胆的想象,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 的乐趣。



水中月






“啊! 月亮,瞧,在那!”一个娇小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我回头一看,一


个小女孩在拍手跳跃 着。今天,骄阳似火,天空碧蓝,怎么会有月亮呢?你一定


会感到新奇吧?



这个“月亮”就出现在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里面的伴月池里。



伴月池长


7


米,宽

3


米,是用古代青砖砌的。上面有纵横交错的山石,下面


有 碧绿潭水,正面有楼阁倒映在水中。潭里水草浮动,莲花盛开,微波荡漾,真


像神话中的 “海底龙宫”。月亮呢?有半尺长,雪白而透亮的月光射入潭中,这


月亮可不是总在一个 地方,


时而在水草中隐隐约约,


时而在莲叶下躲躲藏藏,



而又在倒映的假山的石缝里暗露光点。


原来 ,


它最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动的。


这一


弯 新月又给那水中的“海底龙宫”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为了 揭开这个秘密,


我爬上了假山,


穿过一个黑黑的大洞,


大洞像一个天然


套房。一进去,十分宽敞。走了一会儿,又进入了“堂屋 ”,在那黑黑的“堂屋”


上方,还有一个缺口,只有从这透过一点儿亮。我寻思着:这是 不是“月亮”的


隐身地呢?便爬到靠近这个缺口一个狭窄的石阶上。

这石只有半尺宽,


我站在上


面,心咚咚地跳个不停。可是一 想到要揭开“月亮”的秘密,又勇敢地用两只手


牢牢的抠住山石。紧接着脑子一转个儿, 我来实验一下。我一只手抠住山石,一


只手堵在缺口上。


只听见 正在看月亮的人们叫喊:


“怎么不见了,


月亮哪去了?”


我闻声赶紧放下手,


从石阶上跳下来,


心中大 喜:


月亮的秘密被我揭开了。


原来,


太 阳照在这个缺口上,


把这个月牙形的缺口的形状射在那碧波上,


形成


“水中之


月”。



周围的山景和建筑也很美呢!


仔细看,


这个像仰面长啸 的蛤蟆,


那个像横躺


着的元宝,那个好像席地而坐的罗汉……哈 哈!真有趣。正面有一个阁楼,共有


三大间屋子,楼上的绿色的栏杆,红色扶手的阳台, 红红的柱子又圆又粗。青青


的墙,真是牢固得很,五彩的横梁上画着人物,真是栩栩如生 ,这些景色给文津


阁增添了一丝情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