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

绝世美人儿
629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5: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滕侍)


1


课课题:君子立德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什么是君子,


如何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 君


子。




教 学目标:学习并掌握《论语


.


宪问》和《论语

< br>.


学而》





教学重点:


《论语

< br>.


宪问》和《论语


.


学而》





教学难点:


《论语


.


宪问》和《论语


.


学而》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





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


情感感染、


交流研讨、


实践锻炼等生动


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博学多闻:



1

< br>、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


、出示译文,


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




二、细察勤问:


< br>1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


、出示译文,


说说孔子在这段话里共 说了君子几个方面的品德?普通人与君子


的差距有哪些?




三、乐学深思:


< br>梅兰竹菊被古人称为“四君子”,结合名句,


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君子的哪些品德 ?




教学板书:


君子立德



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论语


.


宪问》

< p>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 正焉,




----

< br>《论语


.


学而》




2


课课题:坦荡处世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君子如何做人处世。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 掌握《论语》



《孟子》中的儒家处世要求。

< br>



2




通过学习,掌握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之行。





教学重点:


《论语》



《孟子》





教学难点:


《论语》



《孟子》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






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 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


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博学多闻:


1.


读原文,


学生初步感知。




2.


学生对照译文,


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二、


细察勤问:


1.


读原文,


学生初步感知。




2.


学生对照译文,


说一说在孟子说的“君子三乐”中,你最向往哪一种?为什么?




三、乐学深思:


< br>结合《鲁连游说辛垣衍》的故事,说说你心


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 p>



四、善辩明理:


< /p>


知道了《子路正冠》的故事,你是如何看待子路践行“君子死


而冠 不免”的行为的。






教学板书:



坦荡处世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


.


述而》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论语


.


颜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


滕文》




“君子有三乐,

< p>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乐也;俯不怍于人,二乐业;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



----


《孟


.< /p>


尽心上》












3


课课题:心存道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君子以追求 天下道义为己任的儒家


思想。如“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p>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论语》



《礼记》等内容







教学重点:


《论语》



《礼记》中有关道义内容





教学难点:


《论语》



《礼记》中有关道义内容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






教学方 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


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博学多闻:


1.


读原文,


学生初步感知。




2.


学生对照译文,


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二、


细察勤问:


1.


读原文,


学生初步感知。




2.


学生对照译文,


想一想,平常自己去说服别人时,用的是道义还是利益?结果怎


样?

< p>



三、乐学深思



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孔子评价一个人首


先看重的是什么?




四、善辩明理



子贡心存道义,不为利益而行事,可是孔子为


什么会有不同的看 法?





教学板书:



心存道义




子曰:“君子不器。”


----


《论语


.


为政》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业,禄在其


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p>




----


《论语


.


卫灵公》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 侯。


----


《礼记


.


儒行》
















4


课课题:综合实践



教材分析:



前面我们知道了君子、淑 女所应具备的品质,本


课主要讲了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君子或淑女。





教学目标: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君子或淑女。




教学重点:



《关雎》原文。




教学难点:



《关雎》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






教学方 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


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博学多闻:




1.


读《关雎》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 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 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 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2.


学生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细察勤问:


< br>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


句的指导。














三、乐学深思: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 知道了君子、淑女所应


具备的品质,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成为君子或淑女呢?




四、力学笃行:



1


、制作一张品行表,列出心目中当代君子和淑女应该具备的< /p>


品德与言行要求。



2

< br>、全班的表格进行统计,找出最受大家认可的品行。





教学板书:




综合实践



《关雎》













5


课课题:居安思危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魏絳拒收礼物》的故事来说明人< /p>


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教学目标:


学生认识到具有居安思危 的思想意识才能有备无


患。







教学重 点:


《论语


.


泰伯》

< br>、


《周易


.


系辞》


(节选)




< p>
教学难点:


《论语


.


泰伯 》



《周易


.


系辞》


(节选)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