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题诗论
-
八大山人题诗论
八大山人题画诗浅论——我的毕业论文作者:
倪
浩文
摘要
明皇室八大山人少时国变,
一生纠缠
于
释道俗三者之间,
多重人格遂浸淫题画之诗。
或
喑哑,作遗民画家之泄愤;或矛盾,作释道狂夫
之超
拔;
或激烈,
作复仇志士之呼号。
三者
交错,
诗之地位亦在画中鹊巢鸠占,导致作品风格豹
变、堂奥复
杂。
关键词
八大山人
题画诗
八大山人(
1626
~
1705
)
,原名朱统銮,又名朱
耷,清初画坛巨擘。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
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之九世孙。
p>
明亡,
一度为僧,
又为道,并数返俗。近世
多嗜其画,噆味个中谲
诡;于诗则不然。八大独立之诗洵为希觏,今所
< br>见逸翰者,
几悉在丹青题跋;
矧八大友人邵长蘅
亦曰:
“
山人有诗数卷藏箧中,
密不令人见。
”
(
《八
大山人传》
)
世所
共知,八大为人慷慨,尤以酩酊之时,搦管
甚勤。山僧、贫士、屠夫、沽儿,索画于彼,
靡
不予酬。
何以独对诗悭吝?盖厥诗之晦涩可埒西
昆;板荡鼎革,布衣尚以文惹事,因诗招祸,遑
论
先朝遗胄乎!于画题诗则不然,画主诗仆,自
盘古至清鲜闻有因画事而逆龙鳞,以致刑徙
者。
是故八大一生寄情图缋,
缀以寥落数字,
< br>藉此写
意,乃稍解胸次汩渤郁结。
一、诗画表征与遗民人格
吾国之题画
诗由来已久,唐时即盛,以降不衰。
然多甲画乙题,遂有“画好须防俗手题”之语。
p>
夫艺者,赏客悦后乃名。视当时之赏客,多铜螭
文宦;此固有唐文科
铨举,有宋文人治军遗风,
而画经文宦过眼评骘,
甘辛自有别矣
。
[1]
(
p.1
)
士体与匠体,高下判然。文人作画风起,则诗偕
书印径入
画来。
魏晋兴山水诗业不将言志奉为圭
臬,
更况明清乎?逸笔草草,
往往于画之线条中
存书之笔意,以
兹为媒,穷书画同源之趣。又以
景观入诗,诗作景观,自得恬愉。于是赏者“思
接千载”
,
“视通万里”
(刘勰
《文心雕龙·
神思》
)
,
境界生焉。
陈鼎《
八大山人传》云:
“
(山人)性孤
介,
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
尤精绘事。
”而八大举凡以画,又常题以诗,曳
人心眼。此与画家之父积渍颇深。
《题山水画》
:
“法法不宗而成,
p>
笔墨名家奚敢。
譬彼操莽者流,
自是误国一
本。去住天下河山,仅供当时游览。
世界四万八千,究竟瞻顾碍眼。
”类此题耑,直
言心得、画技,即为一枝。八大书法师米芾、黄
庭坚、董其昌等,山水承董其昌、黄鹤山樵、倪
云林等,花鸟初法林良、吕纪,后学
徐青藤、陈
白阳。
师心不师技,
端临造
化。
“法法不宗而成”
,
既为谦语,亦
当作画论观。鉴八大绘画,弗论禽
鸟花卉,造型取势皆有元明瓷器之神韵。
[2]
(
p.58
)
不同者,
首在题诗一项。
尝题诗曰:
“使
敛一以术,铸刀若为笔。钝弱楚汉水,广汉淬爽
烈。何当杂涪川,元公乃刀划。明明水一划,故
此八升益。昔者阮神解,暗解荀济北
。雅乐既以
当,推之气与力。元公本无力,铜铁断空廊。
”
p>
(
《题书画册》
)末“廊”字亦有作“洞”
者。三
国时蒲元为诸葛亮铸刀,
深悉蜀江之水爽烈,
馀
水钝弱不堪淬用,因命人往取。涪津渡负倒,援
水惧怖,小吏私覆八升涪水益气,竟为所识,于
是咸共敬服,称为“神刀”
。又晋阮神解阮咸谙
熟音律,
辨得乐官荀济北所制金
石钟鼓与周之玉
尺毫差一泰。八大藉此二典,表艺之精微,犹
若
虞世南《笔随论》中所语:
“书道玄妙,必资于
神通,不可以力求也。
”品是诗,尤当圈点“何
当”
、
“乃”
、
“
明明”
、
“故此”
、
< br>“既”
、
“本”
,如
此则诗之筋络尽张。
《题画诗轴》
:
“青山白社梦
归时,可但前身是画师。记得西陵烟雨后,最堪
图取是苏诗。
”按苏轼有《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
枝二首
》
,其一曰: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
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
如此两幅,
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东坡
p>
借画理言,而八大非全效之。由来因彼为画家,
更为遗民画家者也。
八大十九岁即逢国变。次年丧考,冬,
清兵入南昌,乃佯哑入奉新山苦隐。黍离心境,
对影空排。八大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
图》
,缀
诗云:
“郭家皴法云头小,董
老麻皮树上多。想
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
”并附印“
遥
属”
、
“可得神仙”
。富春山,本严子陵钓台之所
在。东汉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
/p>
学。俟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
贤,令以物色访之
。后见诸披羊裘钓濑中,遂延
入馆内。上多幸往,光独眠而不
应,良久,张目
熟视,曰:
“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
,
何至相迫乎!
”
(范晔《后汉书》<
/p>
)又共偃卧,光
以足加帝腹,如是得返。故此山居者,向为遗民<
/p>
钟焉;虽不能居,书之画质,亦称一大享受。郭
家,北宋画家郭熙
也,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
河南)
人。
熙宁
(
1068
~
< br>1077
)
间为图画院艺学,
后
任翰林侍诏直长。工山水,画枝如蟹爪下垂,
水墨明洁。尤以“乱云皴”为名。
“云头小”即
为此皴法之一,
绘时由外及里,<
/p>
团团围绕而至中
心,
形若小云头,
故名。
董老,
五代南唐董源
< br>(?~
约
962
)
。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属江西)
人。中主时任北苑副使。画作峦色轻
淡,叠峰出
没,云雾显晦。笔法如麻皮之效,以此皴法施及
山石
树皮,则皱少而景物端丽,人曰“披麻皴”
。
以往彦之名入构,
本乏波澜,
而妙乎所仿者为元
人黄公望
。黄公望(
1269
~
1354
)
,本姓陆,名
坚,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
。出继永嘉(今属
浙江)
黄氏为义子,
因改姓名,
字子久,
号一峰。
一峰者,
既称画景,又指斯人。是时大宋虽入金
人舆图,然彼不论郭熙之云头皴或董源之披麻
p>
皴,佥以用之,仍一再涂写大宋山河。云头小,
< br>麻皮多,似心之影状。读者读一事于句中,反三
隅于字外,扪貌辨骨,望表知里。
解图画,不过
一楔耳,第达一“还”字,夺目而来,教全诗如
引
旁流贯其中,映带左右。初入则沼石林丛,岑
缭幽胜,忽而见燠馆凉台,激波其下。竟读
再回
顾斯画却千里水天一色,
惟孤鸿明灭矣。
< br>文与可
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实则
无
异。
及于气色,
非青绿之功,
而在乎诗
之行笔,
概言之,
以景美引心不美,
又
因心不美而使诗画
间众美辐辏,
此正悲剧美之伟力也。
八大以此诗
蹈芳躅,
申言国破山河犹在而不敢忘
旧,
用心可
谓良苦。
p>
梅村见圆圆感曰:
“鼎湖当日弃人间。
”<
/p>
又自嘲曰:
“浮生所欠止一死。
”同为遗
民,心略
可通。
八大廿八岁时,
挈母将
弟住于南昌抚州门
外绳金塔一带。
塔下有塔院,
相传唐代沙门唯一
在此掘得铁函,函内置金绳、金瓯等物。因造是
塔,名“绳金”
,与滕王阁遥遥相望。金瓯,国
土之
图腾。今金瓯易主,八大焉得不触景伤怀,
所作《山水图轴》
,
山前老松倾柯,正合一“耷”
字。诗额:
“梅雨打绳金,梅子落
梅林。珠林受
辛酸,绳金歇征鞍。
”并于下钤一印,文曰“拾<
/p>
得。
”拾得者,除“偶得”一层外,更
有“国将
不国,家已不家”
,
“孤儿一
个”之意。辉映诗中
辛楚之语,
梅心文心,
相唤明日黄花,
赚人眼泪。
夫遗民
者,多有遯世之念。诗画表征,
遗民人格,相得譍呼。李煜、归庄词诗虽妙,然
不得邈影绾接,兴味逊矣;王摩诘画中有诗,诗
中有画,空具禅机却骞短
人味。八大以诗为经,
以画为纬,
织罗心中嗫嚅,
造微入妙,
境界自高。
石涛赞其为“金枝玉叶老遗民
,笔研精良迥出
尘”
,当恰如其分。又后学何绍基概其作曰:<
/p>
“愈
简愈淡,愈淡愈真,天壑空古,雪个精神。
< br>”雪
个者,八大字也。殆画中无文则俗,文中无画则
枯,
八大端其苦意,遂成大家,亦此故耳。
遗民之
口,受箝当时;遗民之心,伈伈
傝儑。
“夫牧民者,犹畜禽兽也
。
”
(
《淮南子·精
< br>神训》
)然遗民之笔尚在,则摹大千生灵,颇多
异味。傅
山尝云:
“今世之醇酒妇人以求死者有
几人哉?”张竹坡评《金
瓶梅》时亦云:
“上不
能问诸天,下不能告诸人,悲愤呜咽。<
/p>
”八大当
非常之时,繇是有非常之笔。观彼鸡雏、鹌鹑,
弓背缩颈,眼珠瞪圆,毕现狐疑警觉。
《鸡雏册
页》题诗:
“鸡谈虎亦谈,德大乃食牛。芥羽唤
僮仆,归放南山头。
”谓人惧虎,鸡惧人,弱肉
强食
盛行,并申言“放鸡”之志,寄其所寄。八
大画鱼,其腹鼓然,态似河豚,直尾游弋,白
眼
向人。
[3]
(
p.31-32
)
《题鳜鱼》
:<
/p>
“左右此何水?
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
”出生
赣地,
山人之诗风亦难免受江西诗派默化
。
八大
娴于《世说新语》
,各种典故常
信手拈来,由鱼
及水,由水及人。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p>
:
“谢
中郎经曲阿后湖,问左右:
‘此是何水?’答曰:
‘曲阿湖。
’
谢曰:
‘故当渊注渟著,
纳而不流。
’
”
只见水入,不见水出,诗人寓诸“更求渊注处”
之畏世情慉。语似魏晋间五言,并无滞解处,而
味已丕易。又《
题双鱼图》
:
“莫教频切玉,都付
水晶
盘。
”实绘鱼自绘。山人作芙蓉,多止一朵,
画页空处十之六七
。尝附诗曰:
“三五银筝兴不
穷,芙蓉江上醉秋风。于今邈抹浑
无似,落草盘
桓西社东。
”三五,既指银筝数目,又为月半之<
/p>
名。
《文选·十九首》之十八:
“三五明
月满,四
五蟾兔缺。
”值此月望,晖素笼下,泠风吹来,
本近遒雅之时,却配印“别时容易”
,言旧时银
筝风流,
惜今日隐名飘零,
形如落草。
同为月象,
《山房题画》
:
“斋阁值
三更,写得春山影。微云
点缀之,天月偶然净。
”又成一格。盖“微云”
二字别有深意,
《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
:
“司马
太傅斋中夜坐,
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
叹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
‘
意谓乃不如微云
点缀。
’太傅因戏谢曰:
‘卿居心不静,乃复强欲
滓秽太清邪?’
”
< br>名为缀点,
实属牢骚。
《
题蕉叶
》
:
“程偏句勒雨涂徐,
涂附芭蕉两弗
如。
作算覆堪
冬酒瓮,越吴鸿断友人书。
”程者,程胜,字仲
奇,
号六无,
明
代歙县
(今属安徽)
人。
工山水,
p>
以焦墨写蕉兰,晴雨风烟各臻灵妙。句勒,一作
勾勒,国画之要技。
徐者,徐渭(
1521
~
1593
p>
)
,
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
道士等,
浙江山阴(今属浙江)人也。作荷花、芭蕉,均
以泼墨
雨涂法。诗谓程翁好勾勒,徐公善泼墨,
而苟循以二者入法,
却
悉不似焉,
遂只得用为覆
瓮。何故耶?廑因与各友音信久睽,夫
石涛、程
京曹等徂苏州、扬州,裘琏、胡亦堂居浙江,彼
身孤而
艺疏。亦是嗛退之语。又为山水,甚趋林
下风味。
然画风可慕,
诗风难改。
八大年岁愈暮,
思旧之心愈
甚。
清康熙二十四年,
八大时业六秩,
尚题诗
“旧游南日地,
城郭倍荒凉。
梦
里惊风鹤,
天涯度夕阳。山川照故国,烽火忆它乡。何时酬
<
/p>
归计,飘然一苇航。
”荆棘铜驼,来煎人寿,寥
< br>廓苍茫,撼人心旌。又《题山水花果》
:
“亦可扬
州赋,翻思山海人。群公未沾接,兰阇已回春。
”
典出《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
“庾仲初作扬都赋
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
‘可三二京、四三都。<
/p>
’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
为之贵。谢太傅云:
‘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事事拟学,
而不免俭狭。
p>
’
”
举诗开篇即言此诗为
< br>类《扬都赋》之作,
“屋下架屋”
,并无新意。及
第三句,话锋遽转,旁述王导宴客之事:先时任
顺及胡人未蒙酬酢,<
/p>
难免向隅,
俟主人操胡语曰
“兰阇兰阇”
,
兴乃畅爽。
诗人之狡黠即在于此;<
/p>
更兼改《扬都赋》为《扬州赋》
,倍其冲隐。似
< br>画外之音,实为画之前奏。微若繄,则味逊矣。
元郑思
肖《题墨兰图》有语:
“向来俯
首间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
有画前开鼻孔,
满天浮动古馨香。
”
具
言亡宋之伤轸。
明徐渭
《墨
葡萄图》亦
题曰: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
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膝中。
”
选“明珠”二字双关,申吁不平之鸣声。而
八大
之伤轸不平,又靡不赖画,剪弃独立个体,亦喜
倩数不相联
之物入画,
俾画更为幽涩。
鹿鱼高下
对视,鸟蟹前后相望,凡此种种,每馀数句可窥
崖略。若《题雪
景画》
:
“大雪小雪笼中鸟”
,
《题
画野雀》
:
“鬼
挝野雀禅枝暮。
”时可觇诗人“无
枝可依”
、
“莫不冷凄”之心态。此心态固非遗民
所独有,然独遗民
将之紬绎极致。卑以自牧,欲
说还休;敏感却故作木讷,恋旧而埋为尘土。举
目神州上下五千年,
政治功业与文化情结从来互
相
觊觎,注定生死与共。八大蜗居其间,几干瘪
躯壳,掏空精魂。一举一动,无不是高危行
为;
一撇一捺,罔不见尴尬倒错。由此致诗之朦胧,
比诸义山、
八叉,又别一般峣嶷矣。无怪后郑燮
叹之曰:
“横涂竖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
”
二、狂颠文语与释道姿态
吾国文人拘信天真未凿之寻常生态可于棼乱中
无聊双方斗阋。
“
人能虚己以游世,
其孰能害之!
”
(
《庄子·山木》
)大隐隐
于市,自为个中最高境
界。
然斯境偏多不易谋得,
庶致文人精神栖息之
点,顷常须因不得已而腾挪。
p>
八大所适之“不得已”更迥胜他人。终
世八十岁,
< br>至四十岁时清廷方昭令明宗室改易姓
名隐伏者返归不究
。
逮此之前,
诗人为求已数易
身份:<
/p>
二十三岁入伽蓝,
三十岁还俗,
同年转道
,
营“青云谱”
。反仄若此,酸衷率无止焉。邵长
蘅《八大山人传》云其“一日忽大书‘哑’字署
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
善笑而喜饮益甚。
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
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
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欷歔
泣下。
”
又八大画名日隆,
附庸风雅之
缙绅常招山人至家
中作画,如堵时几举袂捉衿,八大无奈,取策遗
矢堂中,疯魔至此。彼之颠狂,拾悲于喜,掇逸
于文,繇此拔立尘表。
八大廿八岁受戒洪崖寺,
拜禅宗曹洞
宗
高僧耕庵老人,法名“传綮”
。三年后即竖拂称
宗师。
今观八大诗,
狂中逃禅,
画说内学者夥矣,
其根正在于此。诗人最早之《传綮写生册》中,
< br>运用禅语即已熟稔。中《题双西瓜图》写:
“无
一无分别
,无二无二号。吸尽西江来,他能为汝
道。
”可谓深得禅宗旨要
。佛法本无分别,言语
难以尽说,宋人普济有诗:
“待汝一口吸
尽西江
水,万丈深潭穷到底。掠约不是赵州桥,明月清
风安可比
。
”
(
《五灯会元》
< br>)最可印证此诗。又有
《题墨花图卷》
:
“抛出金弹儿,博得泥弹休。不
似丛林槵,颟顸而两
眸。
”
《墨花图卷》
,画物细
琐,点睛之笔,尽在禅妙体悟。丛林,树林也,
又佛寺之谓也,在此一语
双珠;颟顸双眸,慧根
净在。
[4]
(
p.46-51
)诗人主张心修胜于体修之
旨,自然流露。同为《墨花图卷》
,八大又有视
枇杷而称“
佛珠”者,哲思敏睿,无往不适。诗
人四十岁后飞锡,驻留山水,一任天然,渐生挣
p>
脱派别纠缠之念。又归道,少顷亦看破。宗教信
仰于八大之影响谅在
于兹。
《题墨花》
:
“尿天尿
床无所说,又向高深辟草莱。不是霜寒春梦断,
几乎难辨墨中煤。
”
全诗引墨花之黑,
点喻目下。
尿天尿床,瞿昙语也,即昏天黑地;俗耶雅耶,
姑不论哉,然八大诗好委佛,
因可窥豹。
《题猫
石图》
:
“水牯南泉于到尔,
猫儿身毒为何人?乌
云盖雪一
般重,
云去雪消三十春。
”
《
景德传灯录》
卷八:
“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
师遇之,白众
曰:
‘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众无
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
州乃脱履安头而出。师曰:
‘汝适来若在,即救
得猫儿
。
’
”诗以猫论研“舍身侍佛”
,亦堪
读作
八大劫馀为僧之偈。
八大五十二岁时作
《个山小
像》
。
个山者,
诗人自谓也,
破朱明之
“日
(⊙)
”
而得
< br>(
“
”
)
。
其中自题诗一首:
“生在曹洞<
/p>
临济有,生在临济曹洞有。曹洞临济两俱非,羸
羸若丧家之狗。<
/p>
还认得此人么?罗汉道:
‘
底?’
”
曹洞、临济,俱为禅宗之极慧黠者。八大为僧,
先入曹洞,后又入临济,两宗兼习,略无罣碍。
反璞性情,
罗汉若晤,
亦生
“何由”
之问。
又
《题
画石送僧住南岳》
:
“骨耸眉尖口大生,
来时马大
口
能滕。西江道向岳南路,滑着石头攀短藤。
”
戏称僧友口大若马
,
并嘱南行石滑,
须援藤徐行。
环顾以
上,
言事虽殊而罔有不涉佛者,
岂是巧合
哉?
既尝转道,
八大题自创之画,
或题他人
之画,数字间,每能生道家清凉。
《
题罗牧山水
册页诗二首》
:
“远岫近如
见,千山一画里。坐来
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
“西塞长云尺,南湖片目
斜。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见诗如见画,
又见画之所不能画。壶中世界,武陵芳径,无一
不为仙家境地。罗牧善治茶,人言其画有茗香;
读八大评题,堪称知音真赏也。又《题
画扇》
:
“西江秋正月轮孤,
永夜焚香
太极图。
梦到云深
又无极,如何相伴有情夫。
< br>”
《无题》
:
“昔年徐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