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巡山小妖精
993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5: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上海自然博物馆攻略)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均有着生动地表现。



具体表现


在哪里


?








自强不息

< p>


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p>



中的



自强不息



这条成语,就是对 这种精


神的经典概括。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



朝乾夕惕


”&l dquo;


持之以恒


”“

< p>
革故鼎新



等。勤劳是中华民族


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中华民族素以



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盘古开天辟地、


神农遍尝


百草、


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


传说,


就突出地反映了中 华民族的勤劳品格。




< p>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



乾》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一语而浓缩成的



朝乾夕惕


&rdquo ;


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

< p>


这条成语出自《周易


ӥ 9;


家人》



君子


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这也是中 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面对各种坎坷磨难,


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



持之以恒



的品格,


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 br>




《周易

< br>・


杂》中有



革,去故也


;


鼎,取新也


& rdquo;


的记载,


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革故鼎新


< br>这个成语。





这是对中华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


它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 /p>


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br>厚德载物



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出


《周易

< br>・


坤》


< br>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的

< p>


厚德


载物



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





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 ,


像大地承载万物、


生长万物那样,


在 为


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 神的还有



殊途同归


&r dquo;



《周


1 / 6




系辞下》




天下同归而殊途,

< br>一致而百虑



的记载,


形成了



殊途同归



这个成语。





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



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


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


同派别、


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 透、


彼此交融,


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


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 br>同心协力



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



和则一,一则


多力,

< p>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天时不如地利,

< br>地利不如人和



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 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


胜。





《周易


& #12539;


系辞上》有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同心之言,其臭如

< br>兰



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 /p>





一条是< /p>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


力量


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


;




一条是



金兰之友



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两条成语


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信及豚鱼


&rdquo ;


的诚信精神









诚信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其内涵就是



诚实守信




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


在求生存、


求发展的历


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





《周易



乾》中有


< p>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


修辞立


其诚,所以居业也



。后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



修辞立诚


& rdquo;


这条


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 身诚实。





《周易》


成语中突出表现


诚信



内容的还有两条:

一条是由


《周




中孚》



豚鱼吉,信及豚 鱼也



一语提取出来的


& ldquo;


信及豚鱼



,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讲信



;




另一条是由

< br>《周易



乾》


中 的



闲邪存其诚


&rdq uo;


一语浓缩而


成的



闲邪存诚



,意思是防范 邪恶,存其真诚。






卑以自牧


< p>
的谦虚精神








&ld quo;


谦虚



是中华民 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


《周易》


六十四卦中

< br>的



谦卦


&rdq uo;


,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


&ldq uo;


谦:亨,君子有终



,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





《周易》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


< p>
谦谦君子


”“


2 / 6


卑以自牧


”“

< br>谦尊而光


”“


大而能谦



等。





《周易


& #12539;


谦》中有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


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 br>”


的记载,后形成了



谦谦君子



< br>“


卑以自牧



这两条成语。






谦谦君子



当初是指非常谦虚、


非常有修养的人。


后来语 义发


生了变化,才用来指那些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


&ld quo;


卑以自牧



则是 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谦尊而光

< p>


也出自《周易


・< /p>


谦》。《周易



谦》


云: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



孔颖达疏:


&ldq uo;


尊者有谦而更


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



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出自


《周 易



序》


&ldquo ;


有大者,


不可以盈,


有大而能谦必豫



一语中的


&ldquo ;


大而能谦



这条成语, 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


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3 /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