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德

余年寄山水
515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5: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圣女湖)


1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 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6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8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


、君子 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


、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





< /p>


11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 br>







12


、君 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唐·孟郊




14

< br>、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 /p>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 思邪。——阮子




19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 而已。——宋·朱熹




21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












23< /p>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 也。——孟子






25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 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宋·朱熹








26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 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2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28

< p>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9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 br>30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 br>





31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32



君子 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 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



葛亮








33< /p>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


故不患乎无位;< /p>


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


故患得患失,


无所 不为。


——宋·胡宏








34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 中庸也,小人而无忌


惮也。——《礼记·中庸》








3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36< /p>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








37


、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 忘其君。——《读易


详说》解《易·否·初六》








38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 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庄子·山木》








39< /p>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


则小人退矣。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


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君子先慎乎德。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 道,至死


不变,强哉矫。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费,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以人制人,改而止。



君子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


乎弟,以 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


不敢不 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素 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


难行 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 位不陵下,


在下位而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 p>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 知人,不可以不知


天。



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诚物也。诚己,仁也;诚物,知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

< br>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 br>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 ,温而理,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舆。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 /p>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末也,义之舆比。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