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8.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教学设计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8.
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
版的一篇课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
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
了介绍和说明,
并对冀中的地道战作了高度评
价,
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p>
前
一部分说明冀中的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后一部分对地道战作出了高度的评
价;
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
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课文中间的重点部分按由总
到分的顺
序和空间转换顺序,
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
再分别介绍各
种具体
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 br>防止破坏和传递信息的功用,
体现了它设
计周密、易守能
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
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
地道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
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认识人<
/p>
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的基
础上,
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
无尽的智慧;
使
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
表达方法。
2.
难点是通过语言文
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全
文的叙述顺序和具体描写地道式样及特点的叙述顺序)
。
二、说教法、学法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
力。
为了能更
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
和学生的
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决定不采用从段到篇的程序教学,
而是抓
住教材
内容,运用“以读代讲”
“点拨议论”的方法,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实现本课
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
,
重视学法指导,
提高学
生
自学能力,
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这节课,
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
言材料,引导学生围
绕“课文记叙了什么事,具体介绍了什么”和“课文是按怎
样的顺序把它写具体的”
p>
这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
并展开讨论交流,
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用学生智力互补
,
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
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
《冀中
的地道战》
< br>(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
2.
解题:冀:河北简称,冀中:河北地区中部,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
挖洞,形成通道。
3.
< br>简介背景知识,
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在抗日战争中,
我国
抗日军民团结一
致,全民皆兵,日本侵略者根本分不清哪是正规军,哪是游击队,哪是老
百姓,
因此,他们就采取了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把我<
/p>
抗日力量铲尽除绝,所以叫“扫荡”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我
抗日军民在党
的领导下,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 br>灵活多变地进行还击,
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
汪洋大海
。
因为我国河北省中部是平原地区,
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这
种斗争
方式,最大限度地打击了敌人,又有力地保护了自己。
4.
提问: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
节课,我们就
围绕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
指名读读生字新词。
3.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
1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
2
)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介绍地道的?(
3
)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4
)<
/p>
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
/p>
指名说说课文描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
2.
全班讨论:
全文的重点写了什么?
重点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帮助
学生弄清全文的写作顺序。
(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讲
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是全文
的重点;
最后对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进行了高
度的评价。
)
3.
引导学生
在交流时画出描写地道式样和特点
(地道的式样,
地道的位置和
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和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的相关语句,
认真读读、体会。
4.
讨论: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让学生知道是
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
转移的顺序来写的。
)
②这样的表达
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使学生知道这样的表达顺序,
使复杂的冀
中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让人读了以
后对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较清
楚的了解。
)
5.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点,
体
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
(智慧:分析判断、发明创造的
能力,这里指对付敌人的办法。无穷无尽:没有终点,
没有限度。尽量引导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
p>
6.
结合体会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找机会看看《地道战》这部电影。
四、说板书设计
《
p>
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 br>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
等词语。
2.
学习速读的方法,
练
习速读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
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br>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
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重点】
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
地道结构平面图。
< br>
【教学策略】
1.
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
朗读时不容易上口,
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的
初读。
初读课文,
要提醒学生学会默读,学会浏览,学会一目十
行,学会抓住关键句段,读后说说
主要内容。再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圈出生字
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
“略”是边音,
“侵”是前鼻音;
“侵略、
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句子理解其意思。
2.
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练习速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读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
遍;
然后理清全文脉络,
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可以运用小标题的
方式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
要联系全篇,
充分抓
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
表达运用。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并对冀中地道战做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教学时要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教学准备】
(
1
)初读课文,默读浏览,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
<
/p>
(
2
)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3
)回读
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
4
)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
等词语。
2.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
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
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
也
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
穷无尽的
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
2.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
在抗日
战争时期,
具体一点说就是
1942
年
到
1944
年,
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
/p>
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实行野蛮的
烧光、杀光、
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
泥土
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
p>
碎敌人的“大扫荡”
,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
斗争方式—
—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这篇课文篇
幅较长,
我们继续练习速读。
今天要告诉大家,
我们可以试着抓
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子体会,比如第一句话。
【设计意图】
紧紧扣住本
单元训练重点,
练习速读课文的方法。
在学生翻开课本前,
p>
提示
学生注意速读方法。
二、检查预习。
1.
板书课题并提问。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
下“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经过查
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
)当
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
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阅读能
力的重要突破口。
< br>
2.
出示本课会写字,读一读,写一写。
侵
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
3.
初读课文,概括各段的段意。
全文共
8
个自然段,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
p>
然后分小组讨论,
概括各自然段的
内容并板
书。
第
1
自
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
第
2
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
第
3
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
第
4
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
第
5
自然段
:详细介绍地道的出口。
第
6
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气。
第
7
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联络方式。
第
8
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