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8.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970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6: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关照你的花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8.


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 版的一篇课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


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 了介绍和说明,


并对冀中的地道战作了高度评


价,


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说明冀中的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后一部分对地道战作出了高度的评


价;


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 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课文中间的重点部分按由总


到分的顺 序和空间转换顺序,


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


再分别介绍各 种具体


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 br>防止破坏和传递信息的功用,


体现了它设


计周密、易守能 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 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


地道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


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认识人< /p>


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的基


础上,


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 无尽的智慧;


使


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 表达方法。



2.


难点是通过语言文 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全


文的叙述顺序和具体描写地道式样及特点的叙述顺序)




二、说教法、学法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 力。


为了能更


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p>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


和学生的 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决定不采用从段到篇的程序教学,


而是抓 住教材


内容,运用“以读代讲”


“点拨议论”的方法,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实现本课


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



重视学法指导,


提高学 生


自学能力,


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这节课,


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


言材料,引导学生围 绕“课文记叙了什么事,具体介绍了什么”和“课文是按怎


样的顺序把它写具体的”


这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


并展开讨论交流,


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用学生智力互补 ,


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


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


《冀中


的地道战》

< br>(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2.


解题:冀:河北简称,冀中:河北地区中部,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


挖洞,形成通道。



3.

< br>简介背景知识,


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在抗日战争中,


我国 抗日军民团结一


致,全民皆兵,日本侵略者根本分不清哪是正规军,哪是游击队,哪是老 百姓,


因此,他们就采取了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把我< /p>


抗日力量铲尽除绝,所以叫“扫荡”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我 抗日军民在党


的领导下,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 br>灵活多变地进行还击,


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


汪洋大海 。


因为我国河北省中部是平原地区,


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这 种斗争


方式,最大限度地打击了敌人,又有力地保护了自己。



4.


提问: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 节课,我们就


围绕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


指名读读生字新词。



3.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1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


2


)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介绍地道的?(


3

)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4


)< /p>


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 /p>


指名说说课文描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



2.


全班讨论:


全文的重点写了什么? 重点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帮助


学生弄清全文的写作顺序。


(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讲


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是全文 的重点;


最后对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进行了高


度的评价。




3.


引导学生 在交流时画出描写地道式样和特点


(地道的式样,


地道的位置和


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和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的相关语句,


认真读读、体会。



4.


讨论: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让学生知道是


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 转移的顺序来写的。




②这样的表达 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使学生知道这样的表达顺序,


使复杂的冀 中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让人读了以


后对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较清 楚的了解。




5.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点,



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


(智慧:分析判断、发明创造的


能力,这里指对付敌人的办法。无穷无尽:没有终点, 没有限度。尽量引导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6.


结合体会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找机会看看《地道战》这部电影。



四、说板书设计








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 br>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


等词语。



2.


学习速读的方法,


练 习速读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


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br>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


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重点】



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


地道结构平面图。

< br>


【教学策略】



1.


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


朗读时不容易上口,


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的 初读。


初读课文,


要提醒学生学会默读,学会浏览,学会一目十 行,学会抓住关键句段,读后说说


主要内容。再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圈出生字 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


“略”是边音,


“侵”是前鼻音;


“侵略、

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句子理解其意思。



2.


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练习速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读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 遍;


然后理清全文脉络,


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 p>
可以运用小标题的


方式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


要联系全篇,


充分抓


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


表达运用。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并对冀中地道战做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教学时要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教学准备】



1


)初读课文,默读浏览,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


< /p>



2


)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


)回读 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


)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教学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

等词语。



2.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 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


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


也 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


穷无尽的 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




2.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



在抗日 战争时期,


具体一点说就是


1942


年 到


1944


年,


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 /p>


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实行野蛮的 烧光、杀光、


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 泥土


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


碎敌人的“大扫荡”


,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 斗争方式—


—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这篇课文篇 幅较长,


我们继续练习速读。


今天要告诉大家,


我们可以试着抓


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子体会,比如第一句话。



【设计意图】



紧紧扣住本 单元训练重点,


练习速读课文的方法。


在学生翻开课本前,


提示


学生注意速读方法。



二、检查预习。



1.



板书课题并提问。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 下“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经过查 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


)当


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


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阅读能


力的重要突破口。

< br>


2.



出示本课会写字,读一读,写一写。























3.



初读课文,概括各段的段意。



全文共


8


个自然段,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


然后分小组讨论,


概括各自然段的


内容并板 书。




1


自 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




2


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




3


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




4


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




5


自然段 :详细介绍地道的出口。




6


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气。




7


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联络方式。




8


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意 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