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推荐

玛丽莲梦兔
781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8: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被情所伤)




名著推荐与阅读




















【教学目标






1


、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

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


、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 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




在一系 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


、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 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时安排






五课时



(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搜集资料



让学生课余阅读《朝花夕拾》



,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培养兴趣





提高能力



精品资料




1.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精品资料




2.


教师点拨:



读书三功:





诵”



“疑”



“评”。




3.


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走进鲁迅



了解创作风格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


.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





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和翻译家和新


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 家



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



后从事文艺


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 br>


1909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 /p>


命后,



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




5


月,首次用



“ 鲁迅” 为笔名,发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



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


的基石。五 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



文化


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 /p>


《坟》



《热风》



《彷徨》



《野

< br>草》



《朝花夕拾》、


《华盖集 》、


《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



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



1921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




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




精品资料



佥事等职,



兼在北京大学、



大学任教。



1927




1


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



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 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



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



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



1927




10


月到达上海。


1930


年起,鲁迅先 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



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




1936


年初“左联” 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7-1936


,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


收录在《 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 风


月谈》



《花边文学》、

< p>
《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




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





未名社


” 、“朝花社




等进步的文

< p>
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



< p>
《莽原》



《奔流》


、< /p>


《萌芽》



《译文》等文艺


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



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

< p>



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




《汉



文学 史纲要》、


《唐宋传奇集》、


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




10




19


日病逝于上海。






四、深入文本



了解背景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 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




精品资料




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精品资料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

< p>
名《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鲁迅在写这些




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



1925


年他因支持学




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


1



9


26




3




18


日 北洋军


阀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



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写到:“这时我不愿想到目前; 于是回忆在心




里出土了。”这


10


篇作品,前



5


篇写于北京,后



5


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


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五、



合作交流





概括内容



1.


阅读文本,



把握整体内容;



2.


小组讨论,



畅谈喜爱篇目;




3.


代表演讲,



发表独到见解。






六、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






附:部分人物形象简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




亲。




精品资料




长妈妈



——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



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



令作 者永生


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



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



——



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 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


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 的一切都很平


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 伟


大之处。



范爱农



——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



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 狂人


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



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



所以他的内心痛苦、 悲


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



因为在他 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


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 悔的是自己没



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 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



烈的爱。



七、赏析片断




写出感受



精彩片段之——《阿长与山海经》




通过粗读,了解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


重点写了什么



?



通过精读,认识阿长是一位怎样 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通过品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通过拓读,学习感受生活,学会默读他人。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精品资料








教师归纳(一)




1.


“谋杀”我的隐鼠。




2.


“切切察察的毛病



”。




3.


摆“大”字的睡相。




4.


令人厌烦的



“ 种种规矩”。




5.


“长毛”的故事。




6.



<<


山海经


>>



(重点)




(二)




阿长是个饶舌、



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


愚昧无知、略带粗野,


< p>
但又爽朗、热情、


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三)




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

< br>



际上就是:



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见课文的最后最后一句





仁厚黑暗的

< br>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八、指导阅读




1



.


归纳手法



《朝花夕拾》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



.


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归纳:




精品资料




⑴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⑵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插入一些



“杂文笔法






⑶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⑷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⑸运用对比手法。






附:《朝花夕拾》的艺术手法:




1




把记叙 、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


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 ,令人神往。



2


、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



作者无法忘却现实,



时不时插入一些



“ 杂文笔法






(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



?



?


鼠》


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 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



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



真实面目。



3




长摄取 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


事件的本质。如在《无 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


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 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


三分。



4




作者在 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





猫”的正人君子的



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




精品资料



“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