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
《位置》教学设计
科目
课题
数学
年级
五年级上册
执教教师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
20
分钟)
《位置》例
1
及相关内容
1.
结合具体情境
,
p>
使学生明确竖为列
,
横为行
,
在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
,
会用
教
学
目
标
数对表示位置
,
并能用语言描述数对表示的位置。
2.
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到平面图的过程,
提高学生抽象
思维能力,
初步渗透数形
结合的思想。
3.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列、行的含义。
学法教法
学法:观察发现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PPT
课件,学习卡。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欣赏视频,观思相融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学生观看视频;
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提出核心问题,
2.
最吸引我、打动我的片段是
......
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
预设:
GPS
,中国北斗等
......
2.
今天,
我们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视频
片段紧密联系的内容,
用明确的方式准确<
/p>
的表示人或物的位置,板书课题:位置
(意图:初步了解学情,引导学生看、
思结合,迅速介入课题,理解主题。)
二、自主、合作、交流
二、教师导学
探索新知
(一)掌握关键词“竖排、横排”
(
一)初步定位(
PPT1
)
1.
用“竖排、横排”自由表述教室内的
1.<
/p>
引导学生用“竖排、横排”表述教室
课桌;
内的课桌;
2.
用手示意,肢体比划,加深理解。
2.
板书:竖排、横排
(意图: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描述自己
的观
察,初步了解确定位置所需要的信息。)
(二)感知统一定位的作用
(二)引入数学规定:行与列
1.<
/p>
竖排称为列,
横排称为行,
列与行是确<
/p>
1.
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
所
定平面位置的两个重要元素。
以在确定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所
学生活动
2
2.
先确定列,
从左到右数;
后确定行,
从
前往后
数;
3.
用
“列、
行”
先明确平面图上的举手小
朋
友所在教室的位置。
(三)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
直观解析数对的含义;
2.
同桌间交流。
(四)学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当堂检测,巩固加深
1.
在练习本上正确写出小动物的数对;
---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
评价。
2.
头脑风暴:
找自己,
找同桌,
应急抢答
训练
---
观察同一列,同一行的数对规律
---
观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汇报。
3.
分组合作,共同破译。
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有趣有价值
1.
大胆交流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以统一定位非常必要。(
PPT2
)<
/p>
2.
标注列行(强调一下顺序)
(三)引入数学规定之二:数对
出示
PPT3
,平面格子图。
1.
理解数对(
,
)的意义;
2.
读法
3.
指名汇报
(四)对新知进行小结
三、典题训练,学以致用
1.
基础训练:
PPT4,
小动物平面格子图。<
/p>
---
用数对表示小动物的位置
---
根据数对找一找小动物
2.
提升训练:
PPT5,
< br>平面格子图。
---
找找自己
的座位(学生站在讲台上
观察自己的位置)
---
找找同桌的座位
---
老师指一处位置,学生应急抢答
---
引导学生发现数对的规律
p>
3.
拓展训练:
PPT6,
破译密码游戏。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总结:数对及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PPT7
。
2.
拓展:
PPT8-9-10,
嫦娥三号成功着陆
月球;神州十一号<
/p>
/
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这是位置在高科技
中的具体呈现,
数学是
一门有趣的、严谨的、有创造价值的科<
/p>
学
......
板
书
设
计
位置
竖排
横排
从左往右
观察者角度去看
从前到后
数学规定
(先)
列
(后)
行
数对
(
2 , 3
)
数对特点:简约之美
一一对应
应用广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