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856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20: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浙江美术馆)


《枫桥夜泊》


课堂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供学科重构参考




课题课时



基本



信息



学校名称



时间地点



《枫桥夜泊》共一课时







授课类型



教学班级



授课教师



新授课



5







教学目标设计















1


、结合注释读通、读懂诗歌,多种方式朗读,增加趣味,熟读成诵 ,自明其意。



2


、把握作者动静结合 、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以致用,自创小诗。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注释、资料书了解大致诗意,自行掌

< p>





握生字词和读音,但通过课前的朗读检查,发现学生的正确朗读能力有待提高。本班





学生不爱思考,思维不够活跃,仍然需要加大力度锻炼、提升。







重点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难点在于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

< p>





的心情和感受。



















1


、掌握“泊、愁、寺”三个生字,正确流利背诵本诗。

< p>


2


、能借助资料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动静结合、 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结合时代 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策略设计



















课件、吟诵音频



自主朗读、小组合作 共析诗意、小组共读等多种方式读;根据诗意写诗句,巩固印


象,填空整合文本内容;小 练笔,将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理解


诗意




巩固



印象



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



自读,正音,生展示



识作者、初读文





















结合注释,通意节奏准,找生领读



竖读,找韵脚


















牢记“平长仄短韵脚长”






























































小组练习诵读,并展示



趣味



巩固




















看平仄,吟诵






















听吟诵,悟心情





















读篆体,激兴趣















识书法,激兴趣,重考察诗歌记忆







记忆< /p>



出示图文,写相应诗句,展示



分析诗句,洞察写作方法,明心情



填空归纳,了解背景



激趣为


主,要


求不高



小试身手



自行完成,展示鉴赏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1.


根据注释,预习本诗,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评价反馈】



< br>1.


通过学生的朗读展示、教师的提问来评价。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1

、出示图文,猜诗句,并写在学习单上。



1.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 的乌鸦不停地鸣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对江


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诗人心情愁 闷,久久不能入睡。



2.



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