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教案教学设计
-
《枫桥夜泊》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l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
,
理解诗句
,
了解古诗内容
,
有
感
情的朗读古诗
,
并能背诵、默写
. <
/p>
l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
,
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
l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
能
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
资料
.
教学重、难点
:
理解诗句
,
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
展开想象
,
体会诗人的思
想感情
p>
课前准备
:
1
.
教具准备
:
《枫桥夜泊》教学软件,
《涛声依旧》磁带。
2.
学生准备
:
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古诗。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
导入新课
,
p>
激情引趣(回忆、背诵古诗导入)
师:
同学们
,
你们喜欢古诗吗
?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
的古诗背
诵给大家听
?
(学生试背,教
师适时点拨)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
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
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
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
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
二、故事导入,初步感知
第
1
页
1
、教师导入: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
p>
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
他叫张继
,
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
由于科考落榜、
名落孙山,
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
乡。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
进城,所以只能睡在
江边的小船上。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
的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
景色,吸
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
美。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
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
会流传千古的名篇,
《枫桥夜泊》
。
(
播放课件,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为学生讲述故事)
2
p>
、教师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美吗?
生:太美了。
师: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在下面读一读吧!
3
、学生自由读:
< br>师: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
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
会千古流传。那好,就请同学们在下
面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
4
、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学生
读)正音。
师:大家读的可真起劲!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第
2
页
生:
(有感情读)
。
< br>
师:你读的可真美。
生:老师,我想把这首歌唱出来。
师:
(很惊讶)好,我们很想听。
生:
(唱)
师:哦,现在你是这样演绎这首诗的。我希望一会学完之后
请你再揣摩一下,应该为这首
诗配上什么样的曲调。
师:这么美的诗,想进一步了解诗中的
内容吗?通过刚才的
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也非常的聪明,所
以,我想请你们自学这首诗。行吗?
生:行!
师:老师相信你们借助诗下
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
求,一定会学懂这首诗的,对自己有信心吗?
师:好,谁愿意读一读自学提示?
生:指名读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
诗意思;
(
2
)提出不懂的
问题
,
并在书中标写出来。
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下面,就
请同学们借助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
的要求自学这首诗。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
,
教师巡视
.
2
、交流自学情况
第
3
页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学习的特别认真,相信你们都有好多
收获
,交流一下彼此自学的情况。你们想更多地了解这首诗
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理解的内
容,在小组里说一说。我
们一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
/p>
(
1
)生在小组里交流诗句的意思
,
教师随机指导
.
(
2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
师:我看到了,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那么,通过自学,在
小组里交流,
关于《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谁
愿意说一说?
生:我知道了姑苏这个词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半夜停船靠岸在枫桥边。
生:我知道了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生:我还知道了作者的心情很忧愁,睡不着觉。
生:……
师:
(点拨、评价、指导)
(
3
)质疑并解疑
.
师: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还有什么疑
问?<
/p>
生:我不理解客船的意思。
师:谁愿意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半夜敲钟?
生:为什么说霜满天呢?天上也没有霜啊?……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