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舞蹈专业院校
-
中国十大舞蹈专业院校
每年艺考,无数舞蹈考
生都为进入心中的理想院校奋斗努力,中舞网小编在这里为舞蹈类的学生们盘点了国内最优秀的
< br>十大舞蹈院校,一起来瞧瞧,是不是你们心中理想的学校呢?你是不是已经进入了理想的校园呢?
夺冠:北京舞蹈学院
原因:百年名校,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师资力量雄厚,舞蹈人才辈出。
北京舞蹈
学院创办于
1954
年,初名北京舞蹈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爱国华侨、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出任
第
一任校长。
1978
年经文化部正式
批准成立北京舞蹈学院
;1999
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
年获得艺术硕士
(MFA)
学位授予权。目前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
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
校。
学院下设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
、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
术设计系、公共基础部、音乐部、研究生部、国家重点附属
中等舞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心、青
年舞团等教学及演出单位,涵
盖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史论及相关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等五个专业
共十八个专业方向。舞蹈编导专业和舞蹈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
舞蹈表演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
学院经历
50
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从中专、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舞蹈教育和校外舞蹈素质教育的较为完善
的舞蹈教育体系,
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北京舞蹈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
先后有一批著名的专家、
< br>学者在学院执教。包括欧阳予倩、吴晓邦、彭松、盛婕、叶宁、陈锦清、高连甲、栗承廉、侯永奎,前苏联 功勋演员伊
丽娜、查普林、古雪夫等
;
还有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各学科的创始人如李正一、唐满城、孙颖、许淑
英、罗雄岩、曲皓、陆文鉴等。中央芭蕾舞团和东方歌舞团的前身都诞生在北京舞蹈学院。
建校
50
多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弘扬“爱国、爱校、爱
舞蹈”的舞院传统,秉承“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的校训,先后培养了贾作光、白淑湘、陈爱莲、赵青、薛菁华、斯
琴塔日哈、张均以及李仲林、黄伯寿、白水、李群、房进激、张毅、章民新、王世琦、李承祥、蒋祖 慧等众多蜚声海内
外的著名舞蹈艺术家
;
培养了一批如吕艺生、熊家泰、许定中、潘志涛、尹佩芳、王佩英、肖苏华、马力学、刘友兰、
贾美娜、沈元敏、孟广城等知名舞蹈教育家
;
学院还培
养了一大批近年来活跃在舞坛上的中青年舞蹈艺术家,如张继刚、
陈维亚、冯瑛、王才军
、沈培艺、黄豆豆、刘震、朱妍、黄启诚、山翀、邢亮、汪冽、王亚彬、武巍峰、刘岩、汪子涵、
邵俊婷等
;
还有在学院附中和大学学习过的章子怡、李
辉、马玲、盖丽丽、陈肖依、李晓冉、刘孜、赵涛、姚晨、乔振
宇、彭丹、孙霏霏、刘希
媛、迟帅等一批影视明星。
今天的北京舞蹈学院是培养精英舞
蹈人才的摇篮、普及和提升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推动舞蹈文化科学研
究和舞蹈
作品创作的前沿基地、促进舞蹈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窗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党委确立了“高举旗
p>
帜、文化引领、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
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力争在学
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舞蹈科学研究等各方
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创建世界
一流舞蹈高等学府,为推动首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
献
。
亚军:
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
原因:
军事化训练,
形成军旅风格和军队特色
鲜明的教育体系。
舞蹈系始建于
19
60
年
9
月,是军艺最早建立的三个系
之一。设表演中专和编导、师资大专两个教学层次。舞蹈系在四十年教学实践中,坚
持课
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民族风格、地代精神和军队特色相融合,经过几代人的努呼,形成了基本功扎实、教学
层次清晰、军队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
40
年来,为部队培养了
26
届
10
00
余名舞蹈表演和编导、师资人才,创作演出
了一批优秀剧目
,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优异成绩,其中舞蹈《小溪、江河、大海》被评为
20
世纪舞蹈经典。在第六
届全国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七个第
一名、三个第二名的佳绩。舞蹈系重视与国内外艺术团体的交流,先
后接待数十个国家和
地区外宾来访,组团出访朝鲜、日本、蒙古、南斯拉夫、泰国、印尼、比利时、瑞士等国家,为学
院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季军: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原因:民族舞蹈家的摇篮
中央民族大学
(Minzu University of C
hina)
创办于
1951
年,坐落于
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
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
,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前身是
1941
年<
/p>
9
月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
1951
年
6
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
1993
年
11
月,更名为中央
民族大学。现
任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陈理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前身为舞蹈系,始建于
1957
年,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培养高水平民族舞蹈表演、教
学、创作人才为目标。拥有马跃、慈仁桑姆、池福子、满苏荣、易国刚等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
的专家、教授以及苏
自红、蒙小燕、旦周多杰、色尕、泽仁拉姆等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骨
干教师。
舞蹈学院已培养出了一大批包括研究生、本科、大专和中专等层次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杰出代表,如卓玛、姜
铁
红、敖登格日乐、沙呷阿依、迪丽娜尔等被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推举为中国当代
优秀青年舞蹈家。
在舞蹈创作、表演方面荣获了二十二项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三十五项北京市舞蹈比赛一等奖,两项北
京市普通高
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舞蹈经典作品奖。此外,师生
们还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庆祝演出
活动,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原因:舞蹈戏曲不分家,古典舞的由来借鉴了戏曲的元素。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是一所年轻
的二级学院,加上他的前身,在办学的七年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形
成了三个
标志:
1999
年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的成立,设立舞蹈
表演专业,标志着结束了上海高等教育中舞蹈表演
艺术人才培养的空白。
2002
年,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并入上海戏剧学院,更名为上海戏剧学
院戏曲舞蹈分院,同
时招收第一届舞蹈本科生,
标志着上海舞蹈
教育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2005
年
6
月挂牌筹建的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标志着上海从此有了一
所培养专门的舞蹈表演人才的二级学院。
舞蹈学院的建立,是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为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
关于加快优秀艺术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深
化内部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举措。因此,舞蹈学院的建立,是上戏事业发展的一个重
要部分
,也是整个上海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它建立之日起,就担负着繁荣上海舞蹈文化事业,培养上<
/p>
海乃至全国的优秀舞蹈表演人才的重任。为此受到上海市委、市教委、市文广局等领导部门
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第五: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原因:江苏省办学规模最大、学科
设置最丰富的高等舞蹈教育基地。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前身是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于
1970
年成立的舞蹈科,
2000
年
1
月恢复学科建制,并于当
年开始向全国招收全
日制本、专科生,
2004
年
3
月成立舞蹈系并独立建制,又经过三年不懈的孕育发展,于
2007<
/p>
年
6
月
8
日,更名为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