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seset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都是文言文作品,掌握文言知识。
二、学习本单元要学会运用,课外文言文。
教学重点:
重点课文
21
、
22
、
25
课
< br>教学难点:
重点课文
21
、
p>
22
、
25
课
p>
教具准备
:习题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时
(一)
、作家作品:
作品
作者
字(号)
朝代
籍贯
评价
著作
《
陶
花
源
p>
陶渊明
元亮(五柳
东晋
浔阳柴桑
著名诗人
《
陶
渊
明
记》
先生)
集》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
大
道
p>
之
行也》
《
杜
甫
诗
三首》
(二)常用字词:
1
、
《陶花源记》
:异
属
悉
并
乃
要
咸
遂
皆
延
足
道
既
向
志
及
规
寻
津
鲜美
交通
妻子
无论
绝境
2
、
《短文两篇》
:名
灵
斯
惟
鸿
乱
劳
蕃
独
益
谓
鲜
宜
3
、
p>
《大道之行也》
:与
独②
亲②
子②
分
归
恶
是故
兴
作
乱
故
是
谓
4
、
《杜甫诗三首》
< br>:阴阳
曾
会当
凌
绝
小
浑
逾
走
一何
新
已
惟
去
虽
犹得
绝
独
(三)
、重要语句:
1
、
《桃花源记》
:①渔人甚
异之。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2
、
《短文两篇》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
《大道之行也》
:①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男有分,女有归。
4
、
《杜甫诗三首》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p>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四)
、内容主题:
课文
内容理解
主题感悟
语言赏析
写作方法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戍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二、课中实施
(一)复习交流
1.
小组内交流,检查复习情况。
<
/p>
2.
小组间交流,教师帮扶并注意收集,解决问题。
(二)精讲点拨
21
课
重点词语
1
.
缘(沿着,
顺着)
溪行
2.
落英
(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3.
渔人甚
(很,
非常)
异
(惊异,诧异)之
4.
复(继续,再)前行
5.
欲(想要)穷(穷尽)其林
6.
仿佛
(隐隐约约)
若
(好像)
有光
7.
初
(起初)
极狭
8.
豁然
(宽阔明亮的样子)
开朗
9.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10.
桑竹之属(类)
1
1.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
12
。鸡犬相闻(可
以相互听到)
13.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
14.
为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
皆叹惋(感
叹,惋惜)
15.
余人各复延(邀请)
16.
便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路
17.
处处
志(动词,做标记)之
18.
诣(到)太守
19.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遂(终于)迷
20.
p>
欣
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往
21.
未果(没有实现)
22.
寻(不久)病终
23.
后
遂(于
是)无问津(问路,津,渡口)
一词多义
1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
舍
便舍船
(丢下)
3
。
寻
寻向所志(寻找)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屋舍俨然(房屋)
寻病终(不久)
4
.乃
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
5.
遂
遂于外人间隔(于是)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迷,不复得路(最终,结果)
6
.
之
忘路之远近(助的)
渔人甚异之(它,指代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古今异义
1
.芳草
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多指味道鲜美
2
.阡陌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指各种运输业和邮电业的总称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指没有出路的地方
4
.无论魏晋
古义
不要说,不必说
今义
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同
5
.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不值得
今义
不充足
6
.便扶向路
古义
沿着,顺着今义
扶持
7
。
仿佛若有光
古义
隐隐约约
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
好像
8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
邀请
今义
延长,延伸
课文中的成语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
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
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
好世办
豁然开朗
< br>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无人问津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问津,询问渡口
怡然自乐
鸡犬相闻,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落英缤纷
多词一义,延
要(通邀)
(邀请)
云,道,言,
(说
)
咸
皆
(都)
22
课
重点词语
1
.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
淡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3.
< br>住来无白丁(平
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4.<
/p>
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
无案牍(官
府公文)之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
< br>6.
可爱者甚蕃(多)
7.
出
淤泥而不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而不妖(妖媚)
8.
中通外直(中间空,外面直)
9.
香远
益(更加)清
10.
亭亭(耸立的
样子)净植(立)
11.
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助词)
12.
予(我)谓(认为)
菊
13.
陶后鲜(少)有闻
14.
宜(应当)乎众矣
一词多义
鲜
陶后鲜有闻(少)
之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芳草鲜美(鲜艳)
独爱莲之出淤泥(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远
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距离长)
古今异义
1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身体
今义
形状,样子
2
。宜乎众矣
古义
应当
今义
合适,适当
3
.亭亭净植
古义
立
今义
种植
课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