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500字)

余年寄山水
803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0: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清蒸大螃蟹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春雷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厌学”


现象已引起教育界,< /p>


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


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


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 /p>


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


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孩子们产生一系列逃避上学的行为。孩子不愿意上学,以头痛或 生


病为借口,如果强迫他们上学的话,他们就哭叫吵闹,纠缠不休。针对当前个别家庭对 儿女


的厌学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厌学的生理因素和 那些让


孩子害怕的事情,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弄清他们面临的困 难,总结


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研究时间:


2013



3



20


日到


5



20





(二)研究地点:和政县咀头小学



(



)


研究目的和意义:曾有学者指出 ,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



,


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


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从而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及崇高的


理想,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对 于学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为了


不使学生不把学习仅仅当作一件普通的“ 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 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 ”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


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四)研


究效 果:学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了信心,使他们看到了


希 望。




一、个案描述



1



研究对象:


王刚,


男,< /p>


咀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身体健康,


学习 能力差,


第一次离家,


寄宿学校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 学交流,不喜欢上课及完成作业,经常谎称生病而


不去上学。


进 一步了解,


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 很受家人溺爱,


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2


、研究过程:经历了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走访 ,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的


辅导教育等环节。



3


、研究方式及做法:调查法



、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二、个案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依赖于个体对 环境情况的认知,


同一个人对同一个


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 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厌学,古来有


之。

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 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


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 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 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厌


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 因素。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


析。




(一)家庭因素。



1


、过分溺爱。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 习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


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 意,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


撞。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


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 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习以为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


-清蒸大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