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
-2016年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
经典教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记
叙了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学习
课文
,
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
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经典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经典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
p>
15
个生字,学会
“
封、借、初、渊、博、令、敬、
佩、遗、憾
”10
个字,能正确读写
“
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p>
”
。
能力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
“
总算
p>
”
、
“
斩钉截铁<
/p>
”
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目标: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
;
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
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p>
教学难点:理解
xx
为什么要
xx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
了他的什么事情
?(
指名学生说一说
)
,钱学森在美国
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
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
/p>
*
没有吓倒他,经
过
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
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
(
板书课题:回自己的
祖国去
)
。
1
/
15
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
一
)
教师简单介绍
xx
。
(
二
< br>)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
p>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
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
读
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 br>(
三
)
检查自学。
1.
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
“
今天
”
的
“
今
”
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
“
华罗庚
”
的
“
华
”
: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
“
冲着
”
的
“
冲
”
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
“
遗憾
”
的
“
撼
”
可与
“
感动
”
的
“
感
”
比较,加深记忆。
p>
授:
“
教授
p>
”
的
“
授
”
可与
“
接受
”
的
“
受
”
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
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
缓慢是
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
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
15
<
/p>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
?
他为什么要回国
?(
四<
/p>
)
回顾
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
< br>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xx
祖国解放了妻子
斩钉截铁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
0
年初春
xxxx
登上船舷
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经典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
,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
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
服务的志向。
知识目标: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
课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3
/
15
<
/p>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
给祖国的动
人故事。
2.
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xx
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
/p>
出示画像
)
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
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
?(
华
罗庚
)
2.
介绍
xx
。
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
p>
1910
年
11
月
12
日生于江苏金坛,
1936
年赴英国
留学,
1946
年赴美国,
1950
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
何学研究,
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
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
xx
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
/p>
2.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
“huà”
。
3.
同桌互相读课
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
(
十四个自然段
)4
、指名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4
/
15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
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
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
“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
,
“
这一天
”
是哪一
< br>天
?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
p>
学生:
“
这一天
”
指的是
“
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
“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
华罗庚扬了扬手中
的报纸,
“
这一天总
算盼到了
!”
板书:祖国解放
(2)
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
学
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
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
?
请你从书中找出
相关的词语,用
“—
—”
画出来,再读
一读。
学生:从
“
< br>急步
”
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
“
急步
”
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
/p>
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
“
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
可以看
出他很高兴。
从
“
< br>斩钉截铁
”
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
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
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
华的美
国待着呢
?
5
/
15
<
/p>
(2)
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
祖国去
?(3)
分
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其他同学思考
;
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 br>?
学生:美国教
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
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
爱自己的祖国。
(4)
自由读华罗庚
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
板书:献给
p>
——
不会遗憾
——
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
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
这样
;
美国教授
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
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
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
xx
p>
(5)
齐读
xx
说
的话。
3.
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
xx
的故事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
2.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
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
15
2.
读一读。
“
不
!
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
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
尽力
!”
二、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
xx
尽力
2.
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
全班交流汇报。
封:左右结构。左边两土撂在一起,右边是
“
寸
”
。
借:左右结构
。右边是
“
昔
”
。
初:左右结构。右边是
“
刀
”
。
渊:左右结构。
博:左右结构。左边
是
“
十
”
,第
三笔不出钩。
令:上下结构。
“
p>
今
”
字加一笔就是
“
令
”
。
<
/p>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
“
苟
”
,右边是
“
攵
”
。
佩:左右结构。
遗:半包围结构。里
面是
“
贵
”
。
憾:左右结构。右边是
“
感
”
。
三、扩词练习。
(
开火车比赛
)
封:
xx
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