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语文学科问题化学习方法探讨
-野望古诗
小学语文学科问题化学习方法探讨
摘要:问题化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本原问题和学生的
真实问题,设
计教学的核心问题,并启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解决问题,发展
思维品质,积累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
提升。
关键词:问题化学习;教育信息化;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
[1]
< br>“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
学习中的
主体地位,语文素养的最终获得,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带着
问题去学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一、问题化学习的内涵
问题化学习,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都在学习、探究、实验的一
种教学方法,是
指教师根据教材的本原问题和学生的真实问
题,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并启动学生的学习
活动,引导学
生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积累思维经
验和实践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问题化
学习就是
为了转变以往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变成学
生在课堂中主动去追寻问题的起源以及结果,最后融会贯通,
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
习的受益者。
二、问题化学习中导入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够
很快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因此教师要设计形
式多样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引领后续学习。
在执教《毕业赠言》一课时,导入部分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p>
欣赏一段微课,边看边感受,想一想这些画面给你带来什么
感受?有
什么话想跟老师和同学说?随后,播放一段小学六
年生活的微课,
微课中,
展示每名学生小学阶段学习、
生活、
活动的照片,还有一些视频资料。这段导课的设计,是通过
学生阐述对微课中所
看到画面的一些想法,引出本节课的教
学核心问题——如何书写毕业赠言。在导入部分,
教师使用
贴合本课主题的导入语时,应做到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享受。导入语所描述的对象应是以
教材内容为基础的人或物
,也可以用到教材的某部分,语言
要生动形象,可以使用丰富的口语修辞,创设出引人联
想的
情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
计导入语时,不要过多加入感
情色彩,
不要变成演讲或抒情的语
言形式,
要体现真情实感,
语言简单直接。一个精心设计的导课
,对启动学生的学习活
动至关重要。
三、问题的层次性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探索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
/p>
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常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在
课堂上
“吃不饱”
,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中拓展
性的问题,
无法理解。注重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应该是既解
决好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要关注到学困
生。这就要求教师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学习
中的问题,进而积累思维和实践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
的提升。要想使
各阶层的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就需要教
师根据教材设计出有层次性的问题。如在重点
段落教学时,
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问题
1
:熟读这个段落,找出本段中的
中心句,说一说这段写了些什么,难度为一颗星。问题
2
:
熟读这个段落,说一说这段中作者
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有哪些好处,批注在旁边,难度为二颗星。问题
3
:熟读课
文,做好批注的同时,仿照课文,说一段话
,说给同组的同
学听,要用到文中的修辞方法,同组互评,难度为三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