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语文题型组合训练
-检讨书自我反省3000字
题型组合训练一(语用
+
默写
< br>+
文言文)
(全卷
51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 br>26
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p>
(
)
(1)
面对棘手的问题
,
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
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
,
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
不足的小张去处理
,
张部长一时有些
。
p>
(2)
面对几近失控的中国楼市
,
如果我们
,
不能及
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促进房地产市
场的理性回归
,
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
那将是很危险的。<
/p>
(3)
当改
革进入到必须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阶段时
,
什么困难都可能
遇到
,
这时候需要的是勇
往直前、敢打
敢拼的精神
,
决不能
,
犹豫彷徨。
A.
瞻前顾后
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B.
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C.
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D.
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2.
下列各句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
/p>
关于是否愿意延迟退休的民意调查层出不穷
,
民众对延迟退休议论纷纷
,
不赞一词
者大有人在
,
....
有的调查中<
/p>
,
甚至有高达
90%
的人表示反对。
B.
目前
,
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沸反盈天
。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
,
面对
< br>....
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C.
今年以来
,
随着微博
平台的勃兴与壮大
,
微博营销风生水起
,
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
,
业务范畴<
/p>
....
也越发“开疆辟土”
,
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D.
有时提起笔来
,
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
,
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
,
这种现象越来
....
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3.
下
列各句中
,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由
于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
,
我国即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
p>
“窗口期”
,
全国大部分省市的
93
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
/p>
B.
直至
20
15
年
,
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
行。多方人士尽管对“倒奶”的诱因各持说法
,
但
是这一行业终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
.
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监督和管理
社会和
谐的职责
,
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
信用中居于核心地位。
D.
不管是简
政放权、放管结合
,
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p>
,
都要依靠大数据
,
因此政
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
,
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4.
下列各句中
,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政府将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中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
< br>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
逐步健全维
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建立可持续运行的医疗机制。
B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快速
浏览新闻、发布信息
,
在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
,
也为传
统媒体提供更快速更鲜活的新闻线索和新闻
资讯。
C.
天府新区作为改革的试验
田
,
将先行先试
,
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落
到实处
,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破
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难题。
D.
考
试制度是教育的基本制度
,
涉及面宽
,
周期长
,
改革的效果需要很长的周期体
现
,
因此
,
高
考改
革方案设计是否完善
,
落实是否存
在偏差值得考虑。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
最恰当的一句是
(
)
在
说
理
文
中
p>
,
巧
妙
地
运
用
大
量
比
喻
进
行
< br>论
述
,
这
是
《
劝
学
》
一
个
十
分
p>
突
出
的
写
作
特
点。
。这种手法
,
在修辞上叫作“博喻”
,
不过一般
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
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A.
为了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
明问题
,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
B.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
,
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
C.
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
,
有时作品从同
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
D.
有时作品
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
,
于是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
6.
在下面一段
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内容贴切
,
逻辑严密
。
(
每处
不超过
15
字
)
(
6
分)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
①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
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
大楼越建越高
,
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
,
不利于大气
污染物扩展稀释。
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污染物在正常气候
条件下
,
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
< br>,
逐渐
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
,
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
,
②
。
三是
③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
,
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
烟尘排放源排出
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总之
,
悬浮颗粒物停留在
大气中
,
当逆温、
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
天气出现时
,
就形成霾。
7.
下面
的漫画很有深意
,
请描述漫画内容并指出其深刻寓意。
(
5
分)
(
1
)内容
描述:
(
2
)漫画寓意:
二、名
句名篇默写(共
6
分)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观刈麦》中的“
,
p>
”与《卖炭翁》中的“可
怜身上衣正单
,<
/p>
心忧炭贱愿天寒”
,
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
苦的心理。
(2)
李
商
隐
《
夜
雨
寄
北
》
中
,
表
现<
/p>
由
当
前
苦
况
所
激
发
的
对
于
未
来
欢
乐
的
憧
憬
的
诗
句
是
“
,
”
。
(3)
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中<
/p>
,
作者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
,<
/p>
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的句
子是“秦人不暇自哀
< br>,
而后人哀之。
,
”
。
三、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赵豫
,
字定素
,
安肃人。燕王
起兵下保定
,
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
,
未上
,
擢
兵部主事
,
进员外郎。内艰
,
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
p>
宣德五年五月
,
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
豫得松江
,
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
,
豫执其尤者
,
杖而配之边
,
众遂帖然。
一意拊循
,
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
,
训以礼法。均徭节费
,
减吏员十
之五。巡
抚周忱有所建置
,
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
,
专务益军
,
勾及姻戚同姓。稍辨
,
则酷刑榜掠。人
情大扰
,
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
,
亦累及他户
,
大为民害。
豫皆上章极论之
,
咸获苏息。
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
,
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
,
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
,
九载考绩
。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
,
巡按御史以闻
,
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春
,
大计
群吏
,
..
..
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
,
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
,
p>
清静如一日。去郡
,
老
稚攀辕
,
留一履以识遗爱
,
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
< br>,
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
,
辄好言谕之曰
:
“明日来。
< br>”
众皆笑之
,
有
“松江太守明日来”
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
,
或被劝阻
,
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
,
尤以恺悌称。
是时
,
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
,
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
p>
,
增秩再任
,
自宣
德至正统
,
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
里岳
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
,
军民万八
千余人乞留
,
英宗命夺情
视事。巩
p>
..
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
,
被劾请罪
,
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
遇秩满当迁
,
民诣阙
乞留
,
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在官十八年
,
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
劾
,
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
,
立祠祀焉。
(
节选
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
有删改
)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登同里岳璿继之
/
亦有善政
/
民称为赵
p>
/
岳
/
淮安知府南
昌彭远被诬当罢
/
民拥中官舟
/
乞为奏请
/
宣帝命复留之
/
B.
登同里岳璿
/
继之亦有善政
/
民称为赵
/
岳
/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
/
当罢民
/
拥中官舟<
/p>
/
乞为奏请
/
宣
帝命复留之
/
C.
登同里岳璿继之<
/p>
/
亦有善政民
/
称为赵
/
岳
/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
/
当罢
/
民拥中官舟
/
乞为奏请
/
宣帝命复留之
/
D.
登同里岳璿继之
/
亦有善政
/
民称为赵岳
/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
诬当罢
/
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
帝
p>
/
命复留之
/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br>,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内艰”
,
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
,
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
,
父母
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
,
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
“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
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
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C.
“大计”
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
,
根据官员德业
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在正统十年春的
“大计”
中
,
赵豫成绩出众
,
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D.
< br>“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
,
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
,
他本应弃官
归家为父亲守丧
,
但因深受军民爱戴
,
英宗命他留任。
< br>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他担任松江知
府期间
,
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
道的
加以任用
,
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
/p>
B.
赵豫关心百姓疾苦
,
维护百姓利益。
他均徭节费
,
裁减吏员
,
减轻田租
,
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
姓的行为
,
< br>百姓因此受益。
C.
赵豫为政
和乐平易
,
移风易俗。
松江民俗喜好诉
讼
,
凡来诉讼者
,
他以好言开导
,
告诉他
“明日来”
,
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
赵豫深受百姓爱戴
,
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
,
在他的影响下
各郡出现了许
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共
10
分)
(1)
时卫军恣横
,
豫执其尤者
,
杖而配之边
,
众遂帖然。
(2)
去郡
,
老稚攀辕
,
留一履以识遗爱
,
后配享周忱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