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集靖康之难
-
北宋元符三年正月
,
年仅
25
岁的宋哲宗病逝,
哲宗没有留下子嗣,
< br>也没有留下遗嘱,
新
任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挑选,宋
神宗共有
14
个儿子,当时在世的只有五人,宋哲宗去
世当天,
向太后火速召集几位重臣,
向他们哭诉
,
国家不幸,
大行皇帝无子,
天下事需
早定。
有嫡立嫡,
无嫡立长,
是历代立
君的传统,
宰相章淳建议立哲宗同母胞弟简王,
太后不乐意,<
/p>
章淳又说若论长幼则申王当立。但是申王眼睛有疾,向太后认为不便为君,一次则立端王,
章淳坚决反对,
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这个被当朝宰相称为不可以君天下的端王却偏偏
被选中,
他
就是宋徽宗,
也是在他的统治时期,
一度因为太祖以来与士大夫
共治天下而形成
的盛世繁荣,
开始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
宋徽宗究竟有多么轻佻,
竟至于断送了祖辈给他的
江山,他君天下之后,又究竟面对着怎样的内忧外患。
河
南开封,曾经是北宋皇城汴京,公元
1100
年,北宋的第七位
皇帝宋哲宗突然驾崩,
让这座城市顿时陷入一种悲伤与恐慌,
国
不能一日无君,
匆忙之中,
向太后在五位候选人中
选择了端王赵桔继承皇位,
原因是先前皇帝说过端王有福寿且性情仁孝,
p>
大臣们看出太后的
意思是立赵桔正符合宋哲宗的意愿,
事已至此,
认为端王不可以君天下的宰相章淳势单力孤,
无法在争,于是向太后宣旨召赵佶进宫,在哲宗灵柩前即位,赵佶就是宋徽宗。
<
/p>
游彪:宋朝皇帝子嗣不昌,普遍状况,而为什么就是说,这个就是两宋的这种帝位,尤
p>
其是在继皇位的时候,很多时候出现这样一种,就是说很仓促的状况,就是因为他没儿子,<
/p>
好多皇帝没儿子,但我统计过大概有
37%
的皇帝是没有儿子的,就一直没有儿子,没儿子
怎么办,
那你
就得选其他的宗室来继位,
其他的赵家人的继位,
为什么宋徽宗
继位那么匆忙
呢,就是因为哲宗无子,
原来根本就没有徽宗什么
事,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后来就是皇太后
和几个大臣一合计,赵
佶就继位了。
赵佶在向太后面前,乖巧顺从,礼数周全,向太
后很喜欢他,另外,向太后对以章淳为
首的官僚早已产生了极端不信任感,
所以,明知赵佶不是当皇帝的料,
还是力主他上台,而
赵佶他即无思想准备,也未经过必要的历练。
在藩邸时,
他并
不喜欢儒家经典、史籍等亲王
宗室的主要功课,倒是对笔墨丹青、
蹴鞠骑射怀有浓厚的兴趣,斗鸡走狗无所不通。宋徽宗
在书法方面有卓越的天赋,书法
自成一格,号瘦金体,他的书法笔势劲逸,顿挫有节,挺拔
秀丽,风流潇洒。
赵冬梅:
可以说北宋交给了一个艺术家而非政治
家管理,
宋徽宗何止是书画,
还有收藏,
宋徽宗是一个在艺术、
各个门类的艺术他都能通的人,
确实是
一个有创造力而且很有生命力
的人,把将一个人放在皇帝的位置上是最危险的,他爱折腾
啊。
徽宗即位之初,
为了取得各种政
治派别的支持,
稳固自己地位,
采取了调和新旧两派的
政策,
同时他为了改变自己轻佻放浪的形象,
在
生活方面也做了些崇尚奢俭的姿态,
比如退
还百姓献的玉器,又
应谏官之情,放生內苑豢养的珍禽异兽。然而,随着新旧党争,早已不
仅仅是要不要改革
及如何改革的政见分歧,
而是演变为你死我活、
不共戴天的官场
较量,
宋
徽宗不得不在新旧之间做出抉择。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
向太后去世,
宋徽宗的政治取向随即<
/p>
发生了变化,十一月,他下诏改元崇宁,
即崇尚熙宁之意,继续打
出了延续神宗时期王安石
变法路线的招牌,
在这个背景下,
p>
宋徽宗和蔡京等人走到了一起,
王朝由此走上了危机四伏
的旅程。
赵冬梅:
我们
不要忽略了这个年轻人刚上台的时候的理想,
我有学生专门研究过他刚刚
上台的时候,徽宗第一个年号叫建中靖国,他是要建中的,什么叫建中了,
就是
他要重新找
到平衡的,
在此之前新旧两党之间的斗争已经变成了
恶斗,
就是不是东压倒西,
就是西压倒
东那个恶斗,
宋徽宗刚上来是要调停的,
调停回到那种能够异论
相搅的相对宽容自由的这样
一个政治氛围当中,
就是他建中靖国
,就是安定这个国家,这是他第一个年号的意义,
但是
他很快就
不行了。他也不是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他完全没有准备、没有经验,而且当时不
也有人说他轻挑,
不可以君天下,
他倒是确实
是后来证明轻佻,
但是他刚上来的时候是真想
做事儿来着。
p>
但问题就在于徽宗又碰到了蔡京,
蔡京能
够与宋徽宗投缘,
还在于他本人也有极高的书
法造诣,号称天下
无双,
宋徽宗对蔡京的作品早有耳闻,
还在他做端王时,
就曾不惜花两万
钱买过蔡京书写的团扇,
如今
端王成为徽宗,
蔡京就更是使出浑身解数,
创作了一批又一批<
/p>
作品进献上去。
当时的韩彦官居左相,生性懦弱,
斗不过强势的右相曾布,
见宋徽宗欣赏蔡
京,就援引蔡
京入朝,企图让他与曾布鹬蚌相争,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谁知不久,韩忠彦反
被扣上了变
乱神宗法度的罪名,
罢相逐出朝廷。
此后曾布与蔡京的斗法也败
下阵来,
蔡京如
愿以偿地当上了宰相。
赵冬梅:蔡京绝对是个坏人,他坏体现在哪,
他本来是跟着王安
石的,
但是司马光上台
之后他麻利儿的就把那该废的废了,
p>
他能做到,
所以你想这个人的人品如何,
这
人只认得利
益,这人没操守,但这人也有一个放在他身上就是缺点的一个优点,就这人有
才华,这人书
法很好,文章也写得漂亮,估计可能人也仪表堂堂,所以宋徽宗会喜欢他、
信任他,这两人
混在一块儿,一个那么有生命活力的要折腾的人,再碰上一个那么帮他折
腾的人,没好。
蔡京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 br>当时宋徽宗和蔡京在名义上继承新法,
实则将新法变成了搜
刮敛财的工具,
蔡京推行方田新法,
竟出现了豪强地主土地越
量越少,
贫民下户土地越量越
多的怪现象,
徭役大量被转嫁到贫民下户身上,
地方官吏为了多收役钱,
获取奖赏又额外增
收,
有的地方竟然比元丰年间增加了上百倍的
役钱。
盐法和钱法的所谓改革,
变成了掠夺民
< br>财的捷径,
令天下常赋多为禁中私财,
这一切都增强了宋
徽宗对国家财政的独揽,
也为他的
穷奢极侈创造了条件。
包伟民:那么他在政治上是不是个白痴呢,我觉得不是,
其实他还还是很聪明的,
他只
是当然喜欢享乐,也
不太关心民间疾苦,但是,他其实对自己政权的控制,还是很能干的,
我们可以从蔡京的
这个仕途,他好几次被罢相,他毫无还手之力,
那绝没有像秦桧这样,所
以宋徽宗还是部署了一些跟蔡京有矛盾的人来制衡。
游彪:
我觉得就是朝政的这种好坏,
或者说是政治的清明与黑暗
,
可能更多的不取决于
大臣,在中国古代社会这种体制下,决定
性作用的还应该是皇帝。
登上桂林七星山的瑶光峰,
可以在峰下的龙隐岩石壁间,
见到一块刻有元祐党籍四字的
石碑,
据说这是蔡京的笔迹,
崇宁三年,
宋徽宗和蔡京掀起了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打击元
祐党人的政治迫害运动。
按照宋徽宗的御笔指令,
蔡京等人制度了一份元祐奸党的名单,
以
便让所谓奸党遗臭万年,
不仅真正的
旧党人是在劫难逃,
一些原本属于新党的人也被打入了
元祐党籍
。
如今这块石碑虽然久经风雨侵蚀,
文字已模糊不清,
但它依然可以见证北宋末年
激烈的党争。
原本唐
宋以来有一种台谏制度来约束百官,
包括宰相甚至皇帝,
台官的
主要职
务为纠弹官邪,
是监督官吏的官员,
谏官则是侍从规谏,
是讽谏君主的官员之一。
在宋达以
p>
来,开了台谏合一之端,两者事权想混,谏官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到了宋徽宗时代,台<
/p>
谏制度几乎形同虚设,
徽宗骨子里从来不拿谏官当回事,
而蔡京之流为了上位,
除了与君王
共武,别无选
择。
赵冬梅:台谏是个很脆弱的制度,你想想台谏制度用用来
抗衡什么的,皇帝、宰相,对
吧。皇帝宰相手里头都是有权的,有最高权力的,
台谏这个力量来自正义,
就是台谏官相信
自己是
正义的,
然后周围的人也相信,在正义的立场上说话,
大家都有
这样一种共识,
这个
共识被破坏掉了,当你再说话的时候,你还
真正义吗。
北宋王朝经过
140
p>
余年的稳定发展,到宋徽宗即位之时,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庶的太平
盛
世,
人口首次超过了一亿,徽宗拥有着一个无比繁华的花花世界,供他挥霍。徽宗喜欢奇
花异石,
蔡京即令亲信在江浙一带搜求进献,
< br>还在苏州专门设立了应奉局,
堂而皇之搜刮民
财,凡百姓
家有可供玩赏的一石一木,蔡京即刻派人将之掠夺,贴上黄封封就算充公,
这些
奇花异石通过汴河运往皇宫,十船编为一纲,谓之花石纲,络绎不绝,昼夜不停,所经之处
还要士兵押户,
官员迎送。曾经一块巨型太湖石高达四丈,为了运输专
门特制大船,用纤夫
几千名历经数月才运到开封,一路上拆水门,
毁桥梁,凿城桓一边通行,仅此一项不知花费
了多少钱财。这是一块当年的遗石,也是
花岗石的一个见证,这座调集上万士兵、工匠,历
时六载,耗资不可计数的奢靡工程,令
人唏嘘。徽宗在位
26
年间,蔡京先后四次任相,累
计达十七年之久,搞得满朝上下乌烟瘴气,处蔡京外,王黼、朱勔、李彦、童贯、梁师成等
人,也在朝堂内外呼朋引类,蠹国害民,无恶不作,合称六贼。在宋徽宗和这些奸佞之臣把
持下,宋王朝可谓黑暗到了极点。
游彪:<
/p>
在中国古代社会,
公和私是不分的,中国人很早就讲天下为公,<
/p>
就是说早早地在
先秦时期就讲天下为公这些东西,在周朝,周礼里
头就讲天下为公,实际上就是说,这只是
一种理想,真正在现实里头,很难做到,也就是
不管在任何朝代都这样,都很难做到,你要
说宋徽宗因私而失天下,
或者是因不公而失天下,
这恐怕很难这么去说,
整个朝廷它
是一个
完整的体系,
体系只要有一环运转不灵就可能就出问题,
所以这种宋徽宗的失国,
实际上是
各方
面因素造成的,甚至有些东西是偶然的。
尽管后宫粉黛三千,
纵情声色的宋徽宗还是不满足,
为了寻求刺激,
他经常微服潜至花
街柳巷,寻欢作乐。
樊楼,
相传它是北宋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宋徽宗就是在这儿邂逅了
京都名妓
李师师,
就在这位风流皇帝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时,
危机正一步
步向他逼近。
宋徽
宗君臣的极度奢靡,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
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又使社会矛盾到了不可
< br>调和的地步,宣和二、三年间,在两浙、黄淮等地就爆发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
时,北方女真的崛起,更让北宋王朝岌岌可危。从
11
世纪中叶,雄踞漠北的辽国走上了由
盛转衰的下坡路,
统治集团
的糜烂生活令朝政开始败坏,
内乱不断,
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
与宋徽宗同一年即位,
其昏聩程度丝毫也不输于宋徽宗,
当时的辽国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
前激化,各族民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
伏,其中对辽国统治威胁最大的就是女真族。
公元
1113
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继任完颜部首领,经过秣马厉兵的准备,
第二年就
发动了反辽战争,并连战连捷,很快占领了辽国东北部的大片地区。公元
1115
年阿骨打称
帝建国,定国号为大金,
以会宁为都城,天祚帝闻知,慌忙率号
70
万大军御驾亲征,辽
国
军队根本不是大金的对手,
被打得大败而逃,
辽军的精锐在这一战中几乎丧失殆尽,
此后形
势急转直
下,
金军攻势更加凌厉,
辽国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此时一位名叫李良嗣的辽国官员
投奔宋朝,并献计联金攻辽,收取燕云故地。
宋神宗时,北宋曾确立先征服西夏,再北伐辽
国的战略目标,
宋
徽宗打着绍述的旗号也标榜自己,
要继续实施这个战略目标,
在
在对西夏
的战争取得一些胜利后,
便把关注重点转向了辽国,<
/p>
宋徽宗对李良嗣的计策十分欣赏,
赐他
姓
赵,授予官职,李良嗣此后就成了赵良嗣。
宣和元年,
宋徽宗派马政等人从登州渡海前往金国商议夹攻辽国的具体事宜,
宣和
二年,
又谴赵良嗣等为正式使节,
携带宋徽宗御笔与金太祖阿骨
打商定,
宋金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