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地名的由来
-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 br>.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
载支持
.
白城市地名的由来
p>
白城,是由蒙古语“查干浩特”翻译而来的,蒙古语“查干”为“白”,“浩特”
为“城”。
“查干浩特”译为汉语为“白色的城市”,
简称“白城”。
蒙古人崇尚白色,
白色在蒙古人心中为圣洁
。所以“白城”也为“圣城”。
据传说,当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率
蒙古大军在征服金国
的北京及其它诸州城后,准备沿洮儿河返回位于今额尔古纳河畔的蒙
古大营,这期间把
大本营扎在今天的白城市。一方面调遣部队征服周边的部族和女真军队
,一方面休整部
队,哈萨尔是蒙古科尔沁部人,科尔沁部崇尚白色,几千顶帐篷安营扎寨
在洮儿河畔,
形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白色的城市,人称“查干浩特”。后来,人们将白城
这个地方叫
白城子,白城市的地名由此而来。
这种传
说在史书上也有记载,缘于《蒙古秘史》第
253
节,据记载:
(公元
1213
年)成吉思汗接受他(金朝皇帝)归顺,下令退
兵,经过居庸关退兵回去。同时,他命
令合萨尔(哈萨尔)率左翼军沿海边进行,攻下北
京(金朝北京为今内蒙古宁城),北
京既降,就往北经过女真(蒲鲜)万奴处,万奴若反
抗,就围剿捕他,他若归顺,就从
其边境诸城,沿浯剌河(松花江)、纳浯河(嫩江)而
进,溯讨浯儿河(洮儿河)
,
越过
兴安
岭,回到大营来会合。说罢就派遣他去了。在众颜(众将)中,派遣主儿扯歹、阿
勒赤、
脱栾、扯儿毕与合萨尔一同前去。合萨尔(哈萨尔)收降了女真(蒲鲜)万奴,
收降了沿
途的诸城。合萨尔溯讨浯儿河而上,回到了大营里。
同时在《圣武亲征录校注中》还记
载了哈萨尔派遗按陈、孛都欢、阿鲁都欢率蒙古
军队与当时臣服蒙古国的契丹族起义军首
领耶律留哥军队一同在白城东南一个叫迪吉脑
儿的地方大败金军,同时又派军招降松花江
、嫩江一带的金朝时期的蒙古移民部落,后
率蒙古军班师回营。“而以可特哥副留哥屯其
地”。意为,派可特哥协助耶律留哥驻守
今天的白城及周边一带。
从《蒙古秘史》和《圣武亲征录》记载中看,当年哈萨尔
大王的军队在今天白城设
大营和休整是可能的,因为从哈萨尔进军路线看,沿洮儿河回呼
伦贝尔营地是最便捷的
一条通道,至今沿用,称千年大通道。从哈萨尔另外三位那颜(首
领、官人)的分封情
况看,共统领
2
万
余户,其军队也必然在万人以上,其行军帐篷必在两千顶以上。如此
宠大的阵容,也完全
与“查干浩特”称呼相符,即“白色的城市”或“圣洁的城市”,
简称白城。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
东、
东南与吉林省
松原
市
的
前
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
乾安县
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
长岭县
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
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
< br>突泉县
、
科尔沁右翼前旗
相连;
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
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长
p>
230
公里,东西宽
211
公里,总面积
25 685
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
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为
大
兴安岭
东麓褶皱地带,分布着丘陵和低山,海拔
300
-
662.6
米;东北、东南部为平原,海
拔
130
-
140
米;
西南部广泛分布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小沙丘、
沙垄,海拔
150
-
180
米,
是
1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