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南迁

别妄想泡我
797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4: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蝶变单色凌)


宋朝南迁



宋金燕云交涉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 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


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 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





政和元年(


1111



,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 策,受到童贯的重


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 派遣使臣自登州(今


山东蓬莱)


、莱州(今属山东)渡海到辽东 与女真结盟,共灭辽朝,可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


辽朝的燕、云地区。深受徽宗赏识,赐马 植姓名为李良嗣,后又赐姓赵。金朝建立后宋曾遣


使渡海,但未能登陆而回。重和元年( 金天辅二年,


1118


)马政使金口头表达宋金联合攻辽


及燕、云地区归来,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议结盟事务。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


1120


)宋遣


赵良嗣、马政先后使金,金亦数次遣使 来宋,双方议定夹攻辽朝,辽燕京由宋军攻取,金军


进攻辽中京大定府

< br>(今辽宁宁城西)


等地,


辽亡后燕云地区归宋朝,


宋将原纳给辽朝的岁币


转给金朝,史称“海上”之盟。





但是,由于宋军腐败, 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燕京)


,均被辽守军


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宋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


给金朝,


宣和五年四月,


金方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 归宋。


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


俘往东北作奴隶,宋所得的只是“ 城市邱墟、狐狸穴处”残破不堪的一座空城①,宋设燕山


府路统治新得的燕京地区。


云州


(辽西京)


地区,

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


归属宋朝。五月,金已许将朔(今属山西)


、武(今山西神池)


、蔚(今河北蔚县)三州先归


宋,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约的。 天会二年(宋宣和六年,


1124



, 当时的主将宗翰、


宗望都反对割山西地与宋,太宗还说:


“是违 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


”②宗翰、宗望反对割


山西地,


《金史·宗翰传》有一段记述很清楚:


“宗翰复奏曰:


‘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


夹攻,故许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 西诸镇,先皇帝辞其加币。盟书曰:无容


匿逋逃,


诱扰边民。< /p>


今宋数路招纳叛亡,


厚以恩赏。


累疏叛人 姓名,


索之童贯,


尝期以月日,


约以誓 书,一无所致。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


诸郡 ,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


’上悉如所请。


”据此宋朝亦


知求山西地并非失约,


因之请加币以求 之,


金太祖不要宋朝的加币独许之,


这是把合法占领

< p>
的原辽地让给宋,其目的是为和好,其条件是“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


。 宗翰认为宋朝已


违反条件的规定,


是败约的行为,


因此反对再割山西诸镇与宋朝,


同时也是从巩固金朝西边

的形势出发的。







《三朝北盟会编》卷


16


,宣和五年四月十七日引《平燕录》








《金史》卷


3


《太宗纪》




金军侵宋



宋宣和五年五月,降金辽将 、金南京(平州)留守张觉据平州(今河北卢龙)叛金,六


月初,张觉兵败逃往燕山府, 为宋朝收纳,招纳叛亡破坏了宋金盟约,


“失信于金,必启外


侮 ”①,宋随后虽将张觉处死并将人头函送给金朝,还是成为金太宗侵宋的借口。





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


1125


)三月,金俘辽天祚帝,扫清了除西迁的耶律大石外的辽


残余势力。


金将宗翰奏


“宋数路招纳叛亡”< /p>



“斡鲁奏宋不遣岁币户口事,


且将渝盟 ”



“宗翰、


宗望俱请伐宋”②,金太 宗于同年十月下诏攻宋。





金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左副元帅宗翰(粘罕)为统帅,自西京大同府(云州)南攻太


原(今属山西)


。东路军以南京路都统宗望(斡离不)

< br>、六部路都统挞懒为主将,自南京(平


州)西攻燕山。





十一月,东路金军占领檀州(今北 京密云)


、蓟州(今天津蓟县)


。十二月初,西路金军


统帅宗翰首先派使臣前往太原,


要童贯


“急行奏 请只且割与河东、河北两路地土,


以大河为


界,


存取大宋宗庙社稷”


①。


童贯立即逃向开封。


宗翰随即自河阴


(今山西山阴东南)


南下,


首先攻占已属宋朝的朔州(今属山西)


,又克代州(今代县)


、忻州(今属山西)


,遂围太原。


同月,东路 金军进至三河(今属河北)


,大败宋军郭药师部于燕山府东之白河(当即今北京


通县东潮白河)


,又败另部宋军于古北口(今属北京)

< br>,郭药师以燕山府降金。





当金军进围太原,


占领燕山府消息传到首都开封,


昏君徽宗才下诏


“罢浙江诸路花石纲、


延福宫、西城 租课及内外制造局”



“罢道官,罢大晟府、行幸局”②、应奉 局等。在金军大


举南下的情况下,


徽宗只想逃跑,


匆忙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


并下诏各地起兵勤王,


并企


图以太子“监国”名义,将抗金的重任推给太子赵桓。徽宗急于逃往南方,几乎是在 吴敏、


李纲等人逼迫下,于当年十二月下旬传位给太子,是为宋钦宗。

< br>


东路金军在攻打中山、真定两府时,未能攻占,遂越城南下。钦宗即位后,东路 金军相


继攻占庆源府(今赵县)


、信德府(今邢台)

< p>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


1126


)正月初,东 路


金军又占领相州、


浚州,


黄河南岸的 守军焚河桥溃逃。


初三日消息传到开封,


作为太上皇的


徽宗立即于当天半夜出逃。


东路金军迅即渡河南下,

初七日即到达开封城下,


开封军民在执


政、东京留守李纲的 率领下,打退金军的多次进攻。但金使要求宋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


镇,并以宰相、亲 王为质的条件下退兵时,钦宗决定派九弟康王赵构、少宰(次相)张邦昌


前往金军中谈判 ,


当二月初宋钦宗直接主使的宋军夜袭金军失败后,


却随即将李 纲罢职以示


求和诚意,


并同意割让三镇。


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及数万居民群起反对,


要求李纲复职领导


抗金斗争,


钦宗不得已而恢复李纲执政职务兼京城防御使,


但继 续进行割地求和的活动。



宋朝勤王军兵不断到达开封,


西路金军因久攻太原不克而滞留在河东未能前来。


在钦宗同意


割让三镇,改以三弟肃王赵枢代替赵构、张邦昌由少宰升太宰(首相)作为人质的条件下,


二月九日东路金军从开封退兵。


西路金军在太原久攻不下的情况下,< /p>


留部分金兵攻城外,



力转而南下,连下 威胜军(今山西沁县)


、隆德府(今长治)


,到泽州(今晋城) 时,遇到北


上的宋割地使后北返。





《宋史》卷


22


《徽宗纪》








《金史》卷


74


《宗翰传》








《三朝北盟会编》卷


23


,宣和七年十二月三日。







《宋史》卷


22


《徽宗纪》四。

< p>







徽宗逃到镇江后,


随即以太上皇帝圣旨,


将东南地区的


“递角

< p>
(报告)




“纲运


(物资)



和“勤王”的军队扣留,掌握东 南地区的军、政、经济大权,企图重新上台当皇帝。钦宗为


了维护帝位,不仅首先贬逐“ 六贼”中的王黼、李彦、朱勔,不久又将王黼、李彦、梁师成


处死,

随后将徽宗身边的童贯、


蔡攸,


以及南逃的蔡京贬官,


并下诏太上皇宋徽宗不得干预


政事。徽宗被迫以密信向钦宗表示,愿 回开封,


“乐处闲寂”


,不再“窥伺旧职”

(重当皇帝)


①,回开封后行动即受到限止。蔡京死于贬途,蔡攸、童贯、朱勔等相 继被处死。




虽然宋钦宗下诏割让三镇以求和,


但太原、


河间、


中山三府军民不接受割地诏书,


西路


金军主将宗 翰只得留下部分金军继续攻打太原,


自己退回大同。


东路金军也 在宋将种师中率


宋军尾随的情况下,暂时退回燕京。





宋钦宗在李纲等坚持抗金与三镇军 民抗拒割地的形势下,


二月中旬又废除割地议和的协


议。种师中 等率军西进增援太原,主力于寿阳与金军遭遇,五战三胜,继续向榆次进发,增


援太原。 在榆次又与金军相遇,宋军饥困交迫,激战近半日,另两支援军又失期未能到达,


种师中 部宋军溃败,师中战死,河东其他宋军也连连战败。





八月上旬,


金太宗以宋废除割地和议 ,


命宗望、


宗翰分率东西路军第二次侵宋。

王禀率


军民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


坚守太原长达八个多月之 久,


终于在九月初被金军攻破,


王禀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