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

别妄想泡我
624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4: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费城往事)


天长



百科名片






天长市



天长市是

安徽省


的一个县级市,


属滁州市代管,


南京都市圈


协作城市;


处于泛长 三角经济


圈之中,


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天长位于安徽省最东端,


除西面与安


徽 省来安县接壤外,


其余三面均与江苏省相接。


天长是中国孝子之 乡、


中国仪表电缆生产基


地、中国电子元件生产基地、中国玩具 生产基地、石油产区、中国商品粮基地、中国百合之


乡。


外贸进 出口总额连续


9


年保持安徽省县级第一;


综合实力连续


11


年位居安徽十强县


(



)


行列,安徽省唯一一个始终保持 “十强”称号的县(市)。



中文名称:



天长



外文名称:



Tianchang


千秋、石梁、永福、雄


别名:





行政区类


县级市



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


街道办事处,


14




政府驻地:



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路



电话区号:



0550




邮政区码:


2


39300



地理位置:



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




面积:



1770


平方公里



人口:



62


万人


(2008



)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扬州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护国寺、釜山卧龙公园、胭脂


著名景 点:



山等



车牌代码:



M4



目录



1.


基本市情



2.


建置沿革



3.


风景名胜



4.


历史名人



5.


民间艺术



6.


科技概况



7.


经济概况



8.


交通运输



1.


基本市情



2.


建置沿革



3.


风景名胜



4.


历史名人



5.


民间艺术



6.


科技概况



7.


经济概况



8.


交通运输







9.


园区概况



10.


重点企业





11.


社会事业



展开



编辑本



1.


基本市情



1.1


地理区







天长市



本数据来源于


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

< br>数据为准。




天长东北、


东、东南、南与江苏省


扬州


市的

< p>
高邮市



邗江区



仪征市



连,西南与江








天长区位图



[


1


]



苏省南京市



合区


接壤,北、西北与江苏淮安


市的


金湖县



盱眙县


毗邻,


西部与本市

< p>


安县


相依,素有“滁州东大门”之称。天长东临 高


邮湖,


205


国道—宁连高


速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纵贯境内


,距


滁州


105


公里,扬



5 0


公里






南京


75


公 里,到


上海


也仅


3

个小时左右路


程;水路经


高邮湖


直 达沿


江、沿海各大


港口。



1.2


城市地






天长是东


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中部地区 的跳


板,是


长三角


经济区重要的


配套加工业生


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城


市综合实力


100


强、全国最


具投资潜 力中


小城市


50



全国中部百强县


(市)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基础教育


先进县( 市)、全国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工作先进市、全国计


划生育优质服


务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全


国科技进步示


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商


品粮基地。



1.3


行政区









远眺天长



天长全市下



1


个街道、


14

< p>
个镇:天


长街道、铜城镇、汊涧镇、秦


栏镇、


大通镇、杨村镇、石梁镇、金集镇、仁和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张铺镇、

< br>新街镇、永丰


镇、万寿镇,以及城东新区、大


圹圩农场, 共



6


3


个< /p>





121< /p>


个村,


4190


个村(居)小组。市政府 驻天


长街道。



1.4


地理资









市区夜景



[


2


]



地处江淮丘陵


向苏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西


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丘陵


起伏,


东北部多平原,

< p>
濒临高邮湖。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



14.8℃,


年降水



1041


毫米。矿藏有石油、天然


气 、铁矿、石灰岩、花岗岩、大理


厂、白云石、


陶土、矿泉水。< /p>



1.5


历史渊






天长是唐


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的生 日而


特设的县,正式建县已有


1257



历史。


1946


年,为纪念新四军名 将罗炳辉


曾一度改称炳辉县,


1959


年复称天长县



1993


< p>
9



18


日,经



国务院批准


撤县设市。天长人文荟

< p>


,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


特别是


1992


年从三角圩汉墓群出土



的数百件国家


一、二级文物


举世瞩目,被列为“全国考古十


大新发现”之一,誉为又一




“马王堆


”,其中漆器 及一套完整



28


件木工工具为中


国考古史上前


所未有,堪称


稀世珍宝。



编辑本



2.


建置沿革






朝代



建置名




卑梁邑





广陵县


/


东阳县



广陵县


/


高邮县

< br>/


江都县



广陵县


/


高邮县


/


江都县



广陵县



广陵县


/


高邮县



广陵县


/


高邮县



建置时间



治所



级别



隶属



西周


东周





不详




473





221




石梁镇




不详









吴国



越国、楚国



九江郡




西汉




202




不详





徐州广陵郡



东汉



25




不详





徐州


广陵郡





西晋



220




280




不详



不详







徐州广陵郡



徐州广陵郡



东晋



316




不详





徐州广陵郡








/


北齐





北周





沛县



沛县



泾城郡



461




479




5 02


年、


55


0




559




570




581




石梁镇



石梁镇



石梁镇









沛郡



沛郡



泾州、淮州



沛郡



石梁郡



石梁县、


永福县


石梁县、


千秋县、


天长县



天长县



建武军、


雄州



雄州



天长县



石梁镇



石梁镇



石梁镇









徐州



徐州



不详




< /p>


624


年、


74


2


年、


748




902




937


年、


95


7

< br>年



958




9 75


年、


99


6


年、


1072



< br>1127


年、


1


131


年、


11


41




1277


年、


1< /p>


283


年、


12


90


年、


136


7



1369


年、


1


371


年、


13

< p>
天长镇




< p>
淮南道


方州、


淮南道扬州





南唐



天长镇



天长镇





军、




扬州



中央



后周



北宋



天长镇



天长镇







中央


< /p>


淮南路扬州天长军、


淮南


路扬州、淮南东 路扬州



南宋



天长县



天长镇





淮南东路


扬州天长军、



南东路扬州、


淮南东路招


信军



招信路、淮安路临淮府、


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泗

< p>
州、临濠府泗州





天长县



天长镇







天长县



天长镇





中书省泗州、


中书省临濠


府泗州、


中书省中立府泗


73


年、

< br>137


4



< br>州、中书省凤阳府泗州、


南直隶布政使司凤阳府


泗州



天长镇





江南省凤阳府泗州、


安徽


省凤阳府泗州、


安徽省泗




安徽省泗州郡





天长县



1644


年、


1


667


年、


17


25




1865




太平


天国



中华


民国



添长县



天长镇





天长县、


天高县、


炳辉县



炳辉县、


天长县、


天长市



1912


年、


1


943


年、


19

< br>46




1949


年、


1


960


年、


19


93




天长镇





安徽省



中华


人民


共和




天长


镇、天


长街道



县、



级市



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安徽


省滁县专区、


安徽省蚌埠


专区、安徽省滁县专区、


安 徽省滁县地区、


安徽省


滁州市



编辑本



3.


风景名 胜



3.1


胭脂山





位于天长


市区西北角。明嘉靖《天长县志


》载:“城西北隅,厥有高


阜,日光掩映


,赤色灿烂。


包公


(拯)为县(


令),名曰红山,今呼胭脂


山”。山顶有


八角凉亭,朱栋皂瓦,体势欲飞

< br>。明人有诗赞曰:“县治西


山却向东,胭


脂烨煜太阳中。 杨妃偃卧临金镜


,笑动春风醉脸。”四周植


有百株桃树,


春日花开,灿烂如霞。后亭、树


被毁,今已恢复。山周广植

< p>
桃树。



3.2


朱孝子






在天长市


区东


22.5


公里


秦栏镇。为纪念宋代著名孝子

< br>朱寿昌


专祠。朱


寿昌,天长人



7


岁时


,其母刘氏被时任雍州郡守的< /p>


父亲休弃。他寻母


50


年,不得,他


闻其母在陕西则弃知州之官,千


里寻母,迎还,瞻养至终。


朝廷下诏褒奖


,天下皆知其孝。王安石、苏轼


等 争为诗颂美之,后世一直


将其列为“



十四孝


”之一。祠始建于宋,以


后屡有修葺、扩大。现前后


两进,每进



3


间 ,两进之间为天井。



3.3


沃公墓





又称沃都


司墓。在天长东门外邱家湾天(


长)扬(州)公路南侧。沃


公即沃田,山


东登州人,明嘉靖二 十五年(


1546


年)武进士,浙江


署 都指


挥佥事、仪征


守备。嘉靖三十二年(


1553


年)倭寇犯扬州,进逼天


长,沃

提兵迎击,于


城东六里许破敌,天长得以保全


。沃在追击倭 寇时,不幸马


陷泽中,遇害


。敕赠镇远将军都督全事。民念


其功德,建墓立祠。墓前有


碑多方。现存碑之一为

< br>天长县抗日救国会


1932


年所立,

碑文


:“明敕赠镇


远将军都指挥


佥 事御倭殉难沃公田之墓。”


三角圩汉墓群


共清理墓葬二十


五座,除一座


为战国晚期外,其余都为西汉 早


、中期。这批墓葬集中在约


一千平方米的

范围内,


距地



2.5

< p>


3


米深,


分一人单葬与


双人合葬两种,


均为长方形竖


穴土坑墓 ,以棺椁为葬具,多南


北向形制大小不一,出土文


物种娄繁多,


有铜器、铁器、漆器、木器、玉


器、陶器、玛瑙、琉璃、银


器、角器等,



748

件。主墓一号墓,坑



4.8


米, 宽


3.5


米,为夫妇合


葬墓,随葬



380


余件,墓中出土玉、银、铜


、木四种质地五枚印章,墓


主桓平,为西


汉广 陵王中宫谒者。十九号墓中


出土一枚木质漆印,根据两


墓桓姓及 许多


漆器上铭文“桓乐”、“桓安”


、“大桓”等字样,推认三


角圩汉墓群为


桓氏家族墓群。



3.4


护国寺





护国寺位


于安徽省天长市境内。


始建于同治年间。


原址

< br>在县城西门外,


后迁至城内西


门街,易名“天后宫”,又 名“


护国庵”。后屡遭兵燹,残


败不堪。护国

< br>寺原考虑在天后宫基础上进行重


修,但因该面积狭窄,交通


不便,在再三


斟酌下,最后将护国寺迁至离县


城二里许的南郊 望城冈进行


建造。护国寺


新址濒临


川河


,四周有桑竹环绕


,环境清幽雅致。


1 987



4


月,重建工程


破土动工。十多年来,新建起山


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报

< br>恩堂、玉佛楼


、方丈楼等,另建醒园,内有怡


然亭、爱莲 亭、咏丰





天长护国寺



亭、义城堡、

< p>
长春楼、清凉园等景点。全部建


筑仿苏州,扬州寺院格局建


造,是一座具


有园林风格的崭新寺院。迄今为


止,护国 寺已先后接待海内


外香客游人五


十多万人次。现在的护国寺已原


成为天长市的主要风景区和


对外开放的窗


口。





寺内珍贵


文物主要有一对石狮和“仙人足


印”。石狮原存于清 嘉庆年


间吏部尚书王


安国宅内,后移至寺中。石狮质

< p>
地柔软,雕刻精美,历经两


百多年,线条


依然清晰 ,栩栩如生。怡然亭北


面有一块石头名曰“仙人足


印”,原置于


横山天官寺中,后寺毁乃被弃于


横山脚下,

1989


年移


入护国


寺。石上凹处


酷似仙人足迹,约一尺长,民间


传说是张果路过此地留下的


足印。



3.5


釜山卧


龙公园





卧龙公园


位于天长市西大门釜山镇。这里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园内 山灵水秀


兼有美丽迷人的神话传说,是您


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所 在。


探幽径


、听鸟语、闻花香、赏怪石


、森林沐浴


,让您尽释烦恼


,不虚此行。


主要景点:晃


仙桥、钓鱼台、亮节园、龙隐寺


以及享誉周边地 区的“山有


多高,水有多


高”的龙王井等。


3.6


龙岗抗


大八分校旧址





千年古镇


龙岗(旧称芙蓉岗),位于天长市区以北


30


公里、美丽的高< /p>


邮湖畔。镇内


明清古民居特色鲜明,保存完好

。清代


道光


年间曾出过状元


戴兰芬 。





省 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人民抗日


军政大学


第八分校旧址分布


于古民居群中,


古民居交相辉映。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刘少奇、


陈毅、


粟裕、郑位三


、罗炳辉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


,他们的光辉事迹使这里成


为独 具魅力的


革命遗址游览胜地。





市民广场的音


乐喷泉



3.7


谕兴杨


捷墓石刻





杨捷将军


墓位于天长市谕兴草庙山。杨捷


,江苏宝应人,清代康熙年


间昭 武将军,


光禄大夫,兼太子太保,参加了


平三藩、收台湾、征准 噶尔


等许多重要战


争。功勋卓著,死后获旨厚葬。其墓区山清水 秀,气势壮观。


墓前石刻造型


优美,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科< /p>


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属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




3.8


界牌镇


河口村鹭鸟栖息地





界牌镇河


口村鹭鸟栖息地,位于美丽的高


邮湖畔,由天长市区向北驱


车< /p>


40


分钟即达。乡间僻静的小径,一户独居的人

< br>家,方圆不足三百平米的


杂木林,


竟栖息逾


万只鹭鸟。


鸟儿群飞如浓云蔽日,


落下又

< p>
恰似繁花竞放、


雪压枝头。景


象壮观,意境美妙。 请到这里来


吧!远离喧嚣,体会人鸟共


处,领略





自然造化

< p>
,这里何曾不是您梦寐中的人间


天堂!



3.9


天长森


林公园





天长森林


公园


位于天长西城区,天康大道


北侧,背依白塔河,环境优




是市区主要的休闲设施之


一。



森林公园主


体为


2000



亩城市防护林。


防护林内


树木


整齐,浓荫蔽日、飞鸟云集,是


城市的天然“肺叶”。森林


公园是新开发


的公共 休闲设施,其建设贯注了


鲜明的绿色环保主题,园内


设施以木制 为


主,绿色的栏栅、蘑菇型木塔、


杉木型绿色木屋。九曲木桥< /p>


尽头的欧式休


闲木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目前,开辟的主要游


览娱乐项目有



花卉


园、盆景园、水上游乐场


、儿童娱乐场等。



编辑本



4.< /p>


历史名人





朱寿




字康 叔,宋天长同仁乡


秦栏


人,《


宋史


》载有他弃官千里寻母


之事。他是流


传甚广 的所谓古代“二十四孝”


中的一位。朱昌寿


弃官寻母

< p>
一事,历代广


为流传。天长秦栏旧有朱孝子墓


,明 弘治年间,曾立碑于墓


侧,嘉靖年间


,建孝子祠。今墓、祠均废 ,仅


存嘉庆二年所立石碑。









字子九,又字素梅;号瘦梅,又号 邋遢书生,金石书画丐,安


徽天长市人,生于清道光十二年


(< /p>


1832


年)



卒于清光绪上年



1880


年)



是我国晚清著


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画


家。对书法、篆刻、词曲、


赋等亦能精通

,史书称他“工诗文书画”。他


是一位清代不可多得的多才


多艺的文学艺


术家和天才。代表作有《夜雨秋


灯录》等。





王贞




(< /p>


1768



1798


),字德聊,安徽天长市人,寄居江宁(今江


苏南京


)。她是我


国清代有名的女学者


、女诗人、 科学


家,对天文


、气象、


地理、数学、


医学、文学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


究,并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她的一生虽很


短暂,但著述却很多,包括科学


、文学、史学以及绘画、书


法、篆刻、围


棋等艺术,无不涉猎 。清代著名


学者钱大昕称她是“班昭之


后,一人而已

< p>
”。





戴兰




(< /p>


1781



1833

年),清代状元。生于清


高宗乾隆四十六年,卒


于清宗道光 十


六年,安徽天长市人,字畹香,


号湘圃,一生“百虑尽消樽< /p>


有酒,一钱


如爱我无儿”,兰芬得诗


,即 乞假还乡,迎父入都


,朝夕请训,


令无意外之忧









(?— —前


183


),秦


东阳


县(今安


徽天长)人,任县令史,为


人诚实而谨慎


。为反抗暴秦统治,东阳少年杀


县令,打算立陈婴为王。婴


母阻止作罢。


后率众投奔


项梁

< br>,共立


熊心


为楚


怀王,陈婴任上 柱国,封五


县;后投靠刘


邦,封


堂邑侯





< /p>


吴三




161 2




1678


年)


,


字长


伯。

汉族


,明末清初


辽东


锦州


人,


祖籍江苏


高邮


吴家 沟(今属安徽天长界牌镇),身高约合现



1.73

< p>
米,




出身,


锦州


总兵


吴襄


子,以战 功及父荫授都


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


余名家丁救其


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


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


孝闻九边”的


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


名公巨 卿及文人雅士,


吴伟



称其为“白


皙通侯最少年”。





朱剑



< /p>


女,近代革命志士,进步诗人。


1882


年出生于


铜诚东乡四里岔


黄庄陈姓贫农


家庭,


1906


年,


赴安徽

< p>
省城安庆女子师范学堂就读,


1909


年,


女士结业返里


,与铜城崇圣学堂体育教师朱子


凡(江苏江都)相交甚密,


产生爱情,与原夫离异,同



朱结为伴侣,从此改名朱


剑霞。


1911


年武昌起


义爆发,朱剑


霞在此前后赴上海投 身革命行列


,组织了女子壮伐队,担任


后方运输和前

< p>
线救政等工作,以后又组织募捐


队。民国


2


年(


1913


年),


孙中山反对袁


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朱剑霞在


上海同革命党人继 续从事地


下反袁斗争。


民国


6




1917


年)



朱剑霞在上海创办勤业


女子师范学校,< /p>


并以此作为活


动基地。次年,在上海组织女子

救国会,以后又与上海各界


妇女组织成立


了上海女界联合会 ,宣传爱国,


抵制旧货。为声援北京学生


的斗争,上海


组织了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


罢教斗争,朱剑霞组织学生


成立纠察队,


给游行的学生送饭,维持秩序,


散发传 单和宣传演讲。


1922


年,朱剑霞又


组织成立了上海女子参政协进会






1925


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发生后,上海各妇女团体



6



5



下午

< p>


勤业女


子师范联合成立了上海各界妇女


联合会,向警予


,宋庆龄参加


了会议,该团


体一方面致力援助惨案中的学生


,一方面致力于男女平权。


1927



3


月,上海 第三次武装起义胜


利,北伐军解放上海,朱剑霞


组织了


女界战士慰劳


会任会长。





1936


年,朱剑霞因患病赴九华静


养,寓居寺院,经济上由挚友


李振业


之子李铭接济


。后至上海李铭家中休养,


1941


年卒于南京,享



59


岁。









原名


何佶


,笔名吕荧,天长新何庄(今仁和 乡)人,民国


4



< br>1915


年)


11


< p>
25


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


7

岁在家


读私塾,民国


17


年去


南京,在南京


读完小学和中学。中学期间,爱


好文学,开始学习写作诗歌


和散文,阅读


鲁迅等人作品和苏联 小说。


1935


年考取北京大学历史


系 。


“一


·一九”学生运动中,参


加了中 国共产党外国组织“民族


解放先锋


队”,开始研


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


。大学期间写诗,又写文艺

评论文章,是


北京大学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


”的主要成员 之一。







仿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


1928


2


月出生在安徽


天长县何庄。< /p>


1941


年春入新四军淮南联中。


194 2


年调进淮南大众剧团。何


仿重视从民族


音乐的沃土里吸取营养,并重视


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


1 942


年,他从


家乡搜集了民歌《茉莉花》经整理,

< p>
1959



由中国青年艺术


团带到维也纳


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


上,如今更在国 内广泛流传






赵化



< /p>


男,汉族,


1948


< br>12


月生于苏


皖边区天高县(现安徽省

< br>天长



),原籍



苏铜山


(其出生时属于


山东省



,毕业于


天长中学



1972



2


月在天长县跃 进社插


队、任教师时入党


,后进入


复旦 大学


学习


,复旦大学


新闻系新闻毕


业,大学学历。现任


国家广播电


影电视总局


党组成员、


中央


电视台台长

< p>


分党


组书记。


第十届全 国


政协委员



第十一届


全国


人大代表



常委。





李清




男, 汉族,


1965



1

< br>月出生于


安徽


天长市,


研究生< /p>


学历,摄影


测量与遥感专



,


工学博士。


现任(


200 1-2009



武汉大学


副校长,


党委常




198 1


年毕业


于安徽省天长中学,考入


武汉 测绘科技


大学



1985


年大学


毕业后在著名


测绘学


专家


李德仁


院士门下攻读


博士


及从事科研与教育的工


作。曾独立完


成“面向对 象


GIS


基础软件的研


究”中的数据机 构研究,荣


获中国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





王明




19 51年生于安徽省


炳辉县


(现天长市


) ,1991年毕业


于北京鲁迅文


学院作家研究生班。至今已发表


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一百


多万字,部分


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奖项


,有作品翻译到国外,出版


过 小说集《黄


梦》等,代表作有《女亲》、《


鬼婿》等,其中小小 说《新


式扑克游戏》


被改编成话剧小品《打扑克》,

< p>
中央电视台1994年春节


晚会上演出后


获春晚金 奖。曾主编出版《全国


书画名家作品集》、《天长


民间故事》等


多部著作。除从事文学创作外,


并擅书画。现为中国小小说


学会会员,安


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


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


协会会员。现


任天长市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主席


,兼任天长市作家协会主席


等职。

< br>




周正

< br>庆


,男,汉族,


1935



2


月生,安徽天长人。大学文化,研究员。


1951



6


月参加工作。

< p>
1956



2


月加入


中国


共产党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北


京市分行办事


处出纳员、


分行办


公室干部。


1979



10< /p>


月任


中国人民银行北


京市分行金融


研究室副主任、朝阳区办事处主


任。


1983



9


月任中


国 人民


银行北京市分


行副行长。


1984



5



任中国 人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党组


书记。


1 986



10


月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


员。


1988


年入西南财


政大学函授学


习。


1993



6


月任中国人民银行


副行长、党组书记。


1995



6


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证


券委员会主任。


1997


< p>
5


月兼任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1998



4


月至


2000



2


月任 中


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主席。


十五届


中央候补委员,


第八届


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本



5.


民间艺术



5.1


民歌




< /p>


天长民歌


[


3]


从种类上分



有小调、


秧歌

< p>


号子等,


以各种


小调流 行最广。


较著名的有:


“小放牛”、“大补缸”、“

< p>


姜女


”、“道情”、“杨柳

青”、“三十六码头”、“卖油郎”、“打驴蒿


”等。唱词结构主要有“四


句头”、“五


句半”、“七字韵”、“传十字


” 、“七说八唱”、“四说


四唱”等。唱


法有独唱、对唱、合唱、 和唱等


。曲调音域窄,节奏舒缓,


人人能上口风


格柔和,婉转悠扬。由于歌词创


作有很大的即兴性,曲调变

化不多,单乐


句的多次反复构成一段。许多曲


子独唱、对唱 、合唱等并无


定规,全由当


时场景、气氛而定。



5.2


舞蹈





天长民间


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舞龙也称


龙舞、玩龙。天长舞龙历史悠久


,套数较多,一般有走龙、


跑龙 、叠龙等


。还有跪、坐、卧、穿、叉、擦


等高难动作。舞龙时配 以锣


鼓乐。





舞狮子也


叫狮子舞。动作有搔痒、舔 毛、


打滚、抖毛、跳跃、跌扑、


登高、腾转、

< br>踩球等。以锣鼓乐伴奏。





走旱船旱


船以竹竿、纸、布等材料扎制而


成,一人顶船


(


船心


)


,船两


边各有一人,


主角“骚达子”,配角“大相公


”,手持竹竿作船公状与顶


船者相互逗趣


、答唱。多即兴表演,基本动作


有行船、撑船、打旋等,还


有 锣鼓丝弦伴


奏。旧者船心多为男扮女妆。抗


日战争时期,玩旱船 在本县


最为兴盛,淮


南大众剧团以女角顶船,旱船扎

< p>
制精细,挂满纸花,自此,


旱船在天长被


称为“花 船”,其演唱内容也得


以革新。





老汉推车


推车人化妆成老汉,车上坐 着手


持花布伞的小媳妇。二人载


歌载舞,做出

< br>行走、拐弯、上坡、下坡等动作






蚌舞一少


女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


扮做蚌,一男扮老渔夫。渔


夫撒 网,蚌戏


渔夫,主要动作有躲网、逃网、


咬网等。





钟馗舞用


两根杠子夹一坐椅,由两“小鬼


”抬着,扮演钟馗者于其上


表演。


一“小鬼”


持一软竹条,

挑一只纸扎蝴蝶逗引钟


馗。


钟馗便于椅上、


杠上做出各种


惊险的扑蝶动作,或从杠上翻跳


而下表演 ,生动有趣。舞蹈


时配以锣鼓乐



旧时 此舞除在室外表演外,



进入民宅表演,


借以“驱邪”






跑驴用竹


条、布、纸合扎成驴套,分 前后


两截,扮演者将驴套分前后


扎在身上,作

< br>骑驴状。扮演者


2



4



6


人不等


,最多时可 达


12


人,其中


1

人作领头,鱼


贯而行,做出跑、跃、转、串、


逗等动作,配 以歌唱,诙谐


风趣。





打连响短


竹竿上缠彩带、缀铁环,表 演者


持竿,边歌边以竿轻击身体


各个部位,或

< br>两竿相击,发出有节奏的悦耳响


声,谓之打连响。表演时可


鱼贯而行,边


走边歌边击,亦可


8


人 、


16


人分两排相对击打,且有


多种套


路,易学、易


表演,生动活泼。



5.3


民间器






天长地区


明清时期流传着丰富的民间 器乐


。天长的民间器乐吸收了苏


北、苏南的民

< br>间器乐、戏剧


(


扬剧、洪山戏


)



奏器乐和佛教、道教的打击


器乐,经 民间


演奏者不断丰富变化,逐渐形成


地方风格。建国前,天长地


区流行的民间


器乐曲牌有“万年欢”、“柳青

< br>娘”、“下江船子”、“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