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材料》】 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
-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
p>
《感恩教育材料》
】
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
感
恩
教
育
材
料
20XX
年
3
月
2
日
目录
前言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方案
(
一
)
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
二
)
故事教育法
(
三
)
实践锻炼法
三、具体感恩的方法
(
1
)感谢父
母养育之恩
(
2
)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
3
)感激同学的帮
助之恩
四、感恩教育的实践
五、活动效果
前言
“感恩“是对一
切授予你恩惠的人与物,
给以感激之情和真诚回报。
通过感恩情感的
体验,可以培养高尚道德的情怀。感恩的情感是人性化的心态,是尊
重人,理解人,宽厚人,信任人的一种君子品质表现。同时,还是一
种协调人际关系的纽带。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感恩?为什么我们要时刻心存感恩意
识?
古人常说: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吃水不忘
挖井人……可以看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做人的道德情
感的最基本的体现。一个人不知好歹,或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都是
不道德的,而且会受到大家的遣责的。
例如,那些对父母长辈不孝的人将会天理不容;
那些顶撞老师甚至谩骂老师的学生则会受到道德、良知的鞭挞;
而对于危害社会,
背叛祖国的不义之徒,
不仅受到社会唾弃而且还会
受到法律的审判!总之,子女缺感激之心,父母就会心寒;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学生缺感激之心,老师就会失望;
公民缺感激之心,社会就冷漠;
官员缺感激之心,百姓就不买帐。
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
个人如果没有感恩意识,
社会将
缺少善心、善行,
不道德的行为就会泛滥成灾
,恐怖的恶性事件也会
层出不穷,最终危害到人类社会安定与发展。因此,常怀一颗感恩
之
心,就会产生一颗和平的种子;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就会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社会就多一些宽容的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
一些真诚与关爱。
作为我们学生,
拥有感恩之心,
更可以将对父母、
老师、社会、祖国的无限感恩化为一份奋发向上、刻苦学习
的巨大动
力。
同学们,
我们需要在感恩情感的体验
中培养高尚的道德,
我们也需要成功的完成学业任务。
教育的本
质是引领人的灵魂,
而感
恩教育就是让人的灵魂闪光,这是向自
我实现迈出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都学会“感恩“吧!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
面对众
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
,甚至没有这种“本能”
。作
为教育者,
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
围。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感恩教育
”系列活动,教育少年儿
童学会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体会父
母的辛劳,培养少年儿童有一
颗感恩父母的心,从而达到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感谢父母的目
的。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2
、通过“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会关心身边
的人和环境,从而达到争
做好学生、好公民的目的。
3
、通过“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懂得人的一生
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
还有很多人(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
生人等等)
。
二
、
p>
活
动
方
案
(
一
)
设
计
利
< br>用
各
种
感
恩
情
境。
把感恩教育——各种人际互动情境
或社会生
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
境——一些富
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
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
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
体谅情
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
包括家
庭
、
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
设计一些感恩教
育
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
< br>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
阵子慢慢给他
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
“恩情”
,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
恩教
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又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竟然忘了带笔,
在其正着急得不得了的关
键时刻,
你递上一支笔,
想想这个时候肯定
会激发起其感恩之情的,以后看到类似情形,想到自己的这个经历,
就应该会伸出援
助之手的。其实这些情境都是一些感恩教育的手段。
另外,
在日
常的学科教育、
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教育,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
的课文,也是一种感恩教育手段;
请相关的名人名家讲关于感
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一种手段;
还可以在特定日子以
社区或单位出面举行大型的感恩活动,如教师
节、母亲节等节日晚会和广场聚会等。其实
,我们可以把感恩教育手
段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方法。
(
二
)
故事教育法。
老师<
/p>
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或名人名
家
的感恩故事等,
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
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
果应该是非常
显著的。
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
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
看法,
老师最好是加以
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
(
三
)
p>
实践锻炼法。
感恩
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
既可以是为你
的感恩对象做一件
事,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
/p>
的时间献给
特定的人,
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
的小事情。
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
记或作文,
< br>在班上宣读。
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
去体会,
与家长、
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
< br>从而感知父母、
老师对自
己的恩情。另外,
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
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
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
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
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
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心感恩的事情讲给别人听
,
增强感恩教育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