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人教版)

绝世美人儿
712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5: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closeyoureyes)


人教版《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 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


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 一个幽默机智的九岁小男孩用巧妙的语言


应答客人的故事。本文篇幅虽小,但是精炼,出 色地展示了小男孩语言的精妙,


有利于学生初步接收文言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读懂读准课文。



2




正确理解和书写生字词。



3




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4




能在生活中发现精妙的语言,并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体味文中语言的精妙。



2




在生活中运用精妙的语言。



课时安排 :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关于语言的小故事,大家想听吗?



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家。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


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很多行人看


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便离开了。后来一位法国著名诗人也经过这里。他看了


看木牌 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盲 老人叹息地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


伤。

< p>


诗人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


字,就匆匆地离开了。



晚上,诗人又 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


“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 我钱的人多极了!”诗人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


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下午给钱老人家的人多了呢?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

用,就在于有非常浓厚的情感色彩。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竟连万紫千


红的 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你们说诗人的 语言是不是很精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语言也是同样精


妙的古文,也叫文言文


——


《杨氏之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根据注音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



2




抽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课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