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四下《小数加减法 例2》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
打印版
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P74
例
2
《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p>
、通过创设情境,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2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
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3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人
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
行小数计算,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法则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化简下列各数:
(口答)
7
.
150
=
(
)
3
.
060
=
(
)
0
.
200
=
(
)
240
.
00
=
(
)
p>
2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 br>(口答)
0
.
5
=
(
)
30
=
(
)
1
.
2
=
(
)
4
=
(
)
师:刚才两大题的练习,依据是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师:请
同学口述一下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3
、口算:
2.5+0.9= 7.8+1.6= 0.39+0.15=
1.2-0.5= 4.7-2.8=
师:说说是怎样算的?
小结:在计算
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再进行计
算。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法,
知道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
今天
我们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进一步计算,由你们来归纳出小数加减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回忆算理,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为本节课<
/p>
总结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提出问题
1
、引出主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
打印版
师:小林也买了两本书,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
《数学家的故事》每本
6.45
元,
《神奇的大自然》每本
8.3
元。小林买了这两
本书。
2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问题和算式)
(
1
)买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6.45+8.3=
(
2
)
《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
宜多少元?
8.3-6.45=
探究二:例
2
: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
、自主探索,感悟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师: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
提出了这么多
问题,
这些问题会解决吗?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
问题,尝试列竖
式算一算。
(
1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
2
)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有几种算法,在相互交流的前提下,学生达成共识,得出正确结论。
)<
/p>
加法:
6.45+8.3=14.75
6.45+8.3=7.28
6.45+8.3=72.8
6.45
6.4
5
6.4 5
8.30
8.3
8.3
14.75
7.28
72.8
减法:
8.3-6.45=1.85
8.30
- 6.45
1.85
(
3
)讲清算理
师:同学们,小数加减法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我们又该如何计算呢?
生: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生
2
:
根据小数的性质
,
可以在位数少的小数末尾添
“
0
p>
”
,
使小数的位数相同后再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