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玛丽莲梦兔
619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5: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上海滨江公园)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


47



48


页例


1


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


,完成练


习八第


1 -3


题。



教学目标:



1.

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2.


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掌握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并会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


学会类比迁移、


联想建 构的学习方法,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与同伴


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4.


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体会小数加、

< p>
减法与整数加、


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会正确地计 算小数加减


法。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



1.< /p>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每 本笔记本


3.4


元,每支钢笔


8


元,每本讲义夹


4.75


< br>,


每支水彩笔


2.65


元。



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减法的问题:




1


)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2


)买一支钢笔比一本 笔记本贵多少元?




3


)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




4


)买一本讲义夹比买一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



„„



2

< p>
.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4.75+2.65 3.4+4.75 8+3.4 8+4.75 3.4+2.65


4.75+2.65 4.75-3.4 8-3.4 8-4.75 3.4-2.65


3.


揭题


:


小数加减 法


(


板书课题


)


二、解决问题,主动探究建构



1


、尝试独立探究


:


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择两题试一试


.


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发现学生自己的算法。



2


、交流引导理解。



(1)


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预计学生会有这样一些算法


:



1




①用元角分的知识解答


.


②列竖式计 算时,


先把小数点对齐,


然后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p>



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但列竖式计算时


,


可能会出现前面 分析的种种情况。



(2)


重点讨论


:

< br>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


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


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


(


或数位


)


对齐


?


②为什 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


0


”?


(< /p>


如在计算


8-3.4


< br>)


3.


小结时组织讨论


: < /p>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

< p>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


注意些什么


?


三、巩固应用



1


、刚才没做的题你能再做一做吗


?


2


、完成


P48


练一练第


1-2



.


做完这组题


,


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


?


3


、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些同学取得 了非常好的成绩:



跳高:


A


同学跳了


1.23


米,只比第一名少了


0.02


米。



铅球:


B


同学得到了冠军,投了


8.4


米,比第二名多投了


0.56


米。

< p>


100


米跑:


C


同学也得了第一名,


成绩是


13.5


秒,


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


0.5


秒。



请分别计算跳高第一名、铅球第二名、


100


米跑第二名的成绩。


< br>四、课作


:


完成


P49


练一练第


1-3



.


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


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2




小数的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p>


五年级上册第


51


页练习八第

< p>
7-10


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p>


结合现实情境,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p>
培养问题意识,



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 p>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回忆旧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游戏:我是谁?



1.

< p>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我是谁?”的小游戏。



2.


我是口算小能手。


(练习八第

7


题)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题比较难?



小结:


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


一位小数减整 数的口算。


口算时有


困难的同学可以在一旁列竖式帮助解决。< /p>



我是笔算小高手。


(第


8


题)



独立完成,


4


人板演。



说说每一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我是看病小专家。


(第


9


题)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结合折线统计图解决题中的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其他同学回答)



我是理 财小当家。


(第


10


题)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我是纠错小行家。



出示场景:有个小 朋友,名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用竖式计



5. 1


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


2.76


,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


果吗?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小结:以后你们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避免出


现不必要的错误。

< p>



3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


48-49

< br>页例


2


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 一练”


,完成练习


八第


4-6


题。



教学目标:


< /p>


1.


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以及和


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 /p>


3.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p>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


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



0.25 6+0.34


0.83



0.5 9.2



6 2



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1.6



0.4 4.5+0.5 0.82



0.42


二、新授



1.


教学例


2


出示例


2.


指名列出算式。



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


0




2.


完成


P 49


“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3.


完成


49


页“练一练”的第


1-3





3


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


3


个问题的理解


,


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


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 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


4-6




1.


“小小诊所”


:练习八的第


4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4




2.


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



解决前三个问题后, 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


“这一


天中哪段 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


上升了多少度”


“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


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 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


再让学生提


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



5.1


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

< br>2.76




算出作为减数的两 个小数应是


2.34


。再用


5.1


加上


2.34


,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p>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


心,不犯错误 。




5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3


< p>
55


页例


4


< p>
“试一试”和“练一练”


、练习九第


6-9


题。



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 捷,


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 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


小数的四则


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购完物,


营 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


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 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


教学例


4



1


)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 用了多少元?




2

< br>)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


“金额”一 栏的数据加起来。




3


)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


着按一 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


0


< p>


“·





8



< br>“


0


”的次


序按键。②先按“·


”再按“


8



,显示“


0


·


8



,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


)尝试计算。




5


)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 能有:①


先记牢这个数,


然后再按。


② 看到零点几的小数,


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这样能节省 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


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



2.


完成“试一试”




1


)提问:如果李芸付出


1 00


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


)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


)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 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


,确实非


常快捷,正确率也 高。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


完成“练一练”




1


)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 数。




2


) 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


再按,按好后注意核 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完成练 习九第


6





1


)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 br>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