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名人家书文言文及翻译
-
清代四名人家书文言文及翻译
清朝
4
名人家书文言文及翻译诫子书
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
矣。为父何尝
1
日忘汝。
父母爱子,无
所不至,其言恨不
1
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
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疆屡失腹
地亦危。振兴之道,第
1
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
1
,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
中,
p>
1
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
p>
亦终以
1
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
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
校肇开,
即送汝入校。
当时诸先辈犹多不以然,
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
知决非
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
/p>
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
情相背。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英
勇坚毅,务必养成
1
军人资历。汝之前程,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
用武之秋,
汝只虑不能自立,
勿患人之不己知。
p>
志之志之,
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
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
无人不恭待汝。
今则去国万里矣,
p>
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
将不复可挟,
万
p>
1
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尔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
/p>
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
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
1
官
1
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
致自智自雄。余
5
旬外之人也,服官
1
品,名
满天下,然犹兢兢也,
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
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
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
邪赌
博等行动,
即幸不被人知悉,
亦耗
费精神,
抛荒学业。
万
1
被人发觉,
甚或为日本官吏逮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
?
汝固不足惜,而余则
何如
?
p>
更宜力除,至嘱
!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没必要系念。汝尽心求<
/p>
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
吾儿知悉
(
书信开头用语
)
:你出门离国,已有
半个多月了。
我每天都记挂着你。
父母爱子,
< br>无所不至,
真巴不得
1
天都不离
开你,
但又
1
定要让你出门离家,
p>
由于希望你能用功上进,
将来能成为国家
的
栋梁、有用的人材啊。
现在国家缭乱,外寇纷纭入侵,边疆国土接连失陷,国家腹
地亦已危殆。
兴国之道,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的办法
不止
1<
/p>
个,训练军队实在是重要的办法。你从小就贪玩好动,在书房
中,
老师
1
旦离开,你就跳掷嬉笑,甚么事情都干。如今碰上科举已
废除,要不你最多也就只能以
1
个秀才
的身份终老,
1
定不能金榜题
名,成为
朝廷的官员。所以学校开始设立,我就送你入学。那时还有
很多先辈不认可这样的做法,
但我
10
分了解你的性情,知你
1
p>
定不
是科举之人,所以排除各种困难送你入学读书,果然除体操外,
其他
的没
1
点儿上进。
我少年登科及第,
p>
自然背负上“清流”之名,
如果也要你这
样
,真的会让我愤懑惭愧得想死。现在世事多艰险,习武很好,因此
送你东渡,
进入日本士官学校进修学业,
这样不会跟你的天性气质相
< br>背背。你现在已入学,应当努力上进,要把军事上的奥秘全部学会。
不要畏惧辛劳
,不要自恃高贵,要英勇刚强坚毅,务必要养成军人的
天赋。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
,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
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记住
记住,别忘别
忘。
我还有要告诫你,
你和我
1
起在湖南湖北,
自然是总督大人
的尊贵公子,没有人不恭敬地对待你。而如今却已离国万里,你平时
那些可以依
仗来轻视他人的条件,
将不再能依仗,
万
1
不谨慎生出祸
端,反而让我们
10
分耽忧。你今后应当把自己看成是贫苦的百姓,
看成是地位低下
的兵士,
吃苦尽力,
要用这些身份来处理求学时遇到
的问题。这不只是得到学问上的好处,而且可以借此来磨练身心,就
算以后
得到我的荫庇,在毕业以后,谋得
1
官半职,也要深切了解底<
/p>
层百姓的艰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
(
自认
为聪明,自认为杰出
)
。我已
经是
p>
510
岁开外的人了,官居
1
品,天下闻名,但还是要谨慎谨慎,
常常担心自己做错事,不敢放纵。
你跟随我的时
间很长了,
1
定会亲身实践并努力坚守,不要
< br>自认为是尊贵的公子,
就马马虎虎,
全不在乎,
这不是我对你的希望,
你
1
定要谨慎啊。
天气冷暖变化应当自己留意,
特别要告诫自己
不能
有嫖娼赌博之类的所为,
如果有这样的行动,
即便荣幸地不让他人知
道,也会消耗自己的精神,荒废了学业
;
万
1
被人发现,乃至被日本
的官吏逮捕,那我的脸面,将搁在哪里呢
?(
< br>如果有那样的情况,
)
你
固然不
值得怜惜
,
但我又该怎样办呢
!
这是最应当极力根除的,
这是极
恳切的嘱咐<
/p>
!
我的身
体很好,家里的老老少少也都平安,你没必要挂念。
你要全心求学,不要随意在外乱跑。
你如果能不断进步,我也就胸怀
宽阔,身体舒泰了。父涛示
(<
/p>
父亲书信结束用语
)
清朝
4
名人
家书文言文及翻译曾文正公①与左季高②相国
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粤逆猖獗
.
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
讨贼,名誉赫
然。比贼既荡平,
2
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
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③鸿福填,已死于乱军中。顷之,残寇窜入湖
州,
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公以幼逆
久死,
< br>疑浙师张皇其词,
大怒,
特疏诋之。
左公具疏辩,
洋洋数千言,
辞气激昂,亦颇诋公。皇上知<
/p>
2
公忠实无他肠,特降谕旨两解之。未
几
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
2
公怒卒不
解遂彼此绝音问。
海昌陈其元,为左公所荐举,公前在安庆时,亦曾辟召之。<
/p>
同治丁卯,谒公于佥陵,颇蒙青眼。丁雨生中丞时为方伯,具牍荐陈
其元,公批其牍尾日:“曾见其人,夙知其贤,惟系左某所保之人,
故未能信”云云。
辛未,公再督两江,张子青中丞欲调其元于上海,
商之于公,公乃极口赞成。是冬来沪阅
兵,称为著名好官,所以奖勖
者乃至。闻其元欲引退,特命涂朗轩方伯再
4
慰留。
后常州吕庭芷侍读新自甘肃归,
谒公
于吴门,
公与言左公致
隙始末,谓我生平以诚自信,而彼乃罪我
为欺,故此心不免耿耿。公
因问左公之
1
切布置,曰:“以某之愚,窃谓若左公之所为,本日朝
端无两矣。”公击案日:“诚然
,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
1
旦舍去,
不
管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
9
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公
殁
后,左公寄挽
_
联云:“知人之明,
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
;
同心若
金,
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
/p>
(
选自葛虚存《清朝名人轶事
?
杂录类》
,有删改
)
注:①曾文正公:即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
/p>
晚清重臣,湘军创建者和统帅。②左季高:即左宗棠,字季高。晚清
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③幼逆:伪幼
主,洪秀全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