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红楼梦阅读题集锦

萌到你眼炸
868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9: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questioned)



一、《红楼梦》专题



作品简介: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 /p>


描写了大观


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 br>同时,


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描绘,牵涉到 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


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 ,


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


歌颂了追


求光明的叛逆人物,


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 亡。


可以


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 科全书。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 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


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答题示例:


< br>1


、提问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 /p>


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提问二: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痴”。



提问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



【答案】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 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 便摔玉于地说


: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


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


、简述体现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答案】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


玉送宝钗出来,


更生误会,


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p>


于是在沁芳桥畔含


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3


、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式



【答案】熙凤出场



一语未了,< /p>


只听后院中有笑声,


说:


“我来迟了,< /p>


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闷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

< br>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们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原来是被称为“凤辣子”


的 王熙凤来了。




4

< br>、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答案】计害尤二姐



王熙凤得知 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


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


一面唆使被 逼退


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


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


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5


、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 主要情节



【答案】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

< br>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


凤 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


出了司棋与 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 br>6


、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

< p>
因通了灵性,


变为


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 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


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

< br>也要同去走一遭,


用一生眼泪还他。


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


(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


缘。




7

< p>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丫环之死



【答案】金钏之死



一天中午,< /p>


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


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


宝玉以为


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 钏儿一个嘴巴,并


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8


、提问一、简述《红 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



【答案】提问二、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A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竟投了贾母、凤姐等人的缘。她们留姥姥宴会、 游园,


把她当作


“玩物”


取乐,


刘姥姥也有意哄着老太太开个心,


令黛玉等都笑得喊痛。


姥姥最后迷了路,醉卧在宝玉床上。



< p>
9


、提问一、简述《红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



【答案】提问二、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B


:刘姥姥在大观园游园时,有个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天真爽朗,常不 为礼法


所拘。她爱穿男装,这天贾母竟把她错当作宝玉了,席上喝酒行令,而后她就失< /p>


踪了,原来她喝醉而后竟酣睡在假山背后一条石凳上,让芍药花瓣飞落个满身。

< p>



10


、简述《红楼梦 》中一个凄惨的情景。



【答案】黛玉之死




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


为知详情,


往宝玉处问询,


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从宝玉处回来后,黛玉想自己“这 病日重一日”


“自


料万无生理”



并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


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


宝玉而死去。




11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请简述他们爱情故


事中的一个情节。



【答案】诉衷肠




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


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


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


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 人之意,听到宝


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 玉倾吐


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12


、简 述一个《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



【答案】

< br>A


.宝钗扑蝶



宝钗见一双玉 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


路跟踪蝴蝶,


来到滴翠 亭上。


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


为了避免


尴尬和无趣,


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


还大 叫道:


“颦儿,


我看你往那里藏!


”< /p>



B


:晴雯撕扇



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 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


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 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


来,


仍和晴雯有说有笑。

< p>
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


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

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13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 。



【答案】木石前盟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 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


草,


使之久延岁月,


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


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


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


第一回


)



14


.简述 凤姐或“贪”或“狠”或“辣”的一个故事情节。




【答案】①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 三千两银子;凤


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


结果迫 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


凤姐说她


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 ,


凭是什么事,


她说要行就行。


她假借 贾琏名义,


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

< p>
第十五回


)




②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未见黛玉,就高呼来迟,接着就赞其标致,像是贾母的嫡亲孙 女儿,又为黛玉


幼年丧母伤心拭泪,等到贾母责备时,她又转悲为喜,一面安顿黛玉,一 面向丫


环仆妇下命令……当王夫人说到应该趁找缎子的机会拿两匹给黛玉裁衣裳时,



又说她早已想到,早已预备好,只等王夫人过目就送来。


(


第三回


)




③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协理宁国府,


她先摆出存在问题,< /p>


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


总结五条:


人口混 杂,


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


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


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


第十三回


)




④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凤姐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待其外出办事,拜访尤二姐,提出 让尤二姐回到家


中,


并暂时安放贾珍处。


自己暗地派人唆使二姐原定女婿到督察院状告贾琏国孝


家孝期背旨瞒亲,又托人前往都 察院,请其虚张声势,警唬贾府,然后又百般羞


辱二姐,后又利用贾琏新妾秋桐,羞辱折 磨,逼二姐最后吞金自杀。


(


第六十八



)



15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共读西厢花纷纷”,


都是有关宝黛的精彩片段,请选择其中一则简述 之。




【答案】①泣残红黛玉葬花





宝钗、


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 /p>


黛玉叩门,


晴雯正生气,


借故说宝玉吩咐 的,


不给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她




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时,又被宝 玉遇着.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


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p>


(


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


)

< p>



②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 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


生分了”



恰黛玉听见,


很是宽慰。


后因黛玉讽刺宝玉,< /p>


宝玉气急,


经黛玉道歉,


宝玉说


“你放心


!



黛玉故作 不懂,


宝玉刚要解释,


黛玉说


“你的话 我都知道了”



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 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


话。


(


第三十二回


)





16


. “三宣牙牌令”、“誓绝鸳鸯偶”、“殉主登太虚”等情节反映了鸳鸯抗


争的个性,请选 择其一简述。




【答案】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邢夫人先探鸳鸯心 意,赞鸳鸯针线


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 一直不


说话。鸳鸯对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 /p>


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


第四十


六回


)



17


.从“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 宝钗出闺成大礼”


(


第九十七回


)


一回中,简述黛


玉焚稿的情节。



【答案】黛玉焚稿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 黛玉睁开眼,只


有紫鹃一人,


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


她挣扎着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


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 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


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 余无几了。




18


.简述尤三姐殉情经历。





【答案】尤三姐殉情



尤三姐虽素行 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


湘莲,言尤三姐之意。 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


贾珍妻妹,

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


尤三姐听说这事,


自刎而亡。


柳湘莲追悔莫及,


遁人空门。


(


第六十五回、第六十六回


)


19


.“严父责打不肖子”,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答案】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 精打采,令贾政


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 王爷,


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 玉逼死了金钏儿。


(


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

< br>)



20


.简述抄检大观园的主要情节。




【答案】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


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 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




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


春房中, 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


第七 十四回


)




2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


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简述“晴雯撕扇”或“晴雯之死”故事情节。

< br>



【答案】①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 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


要赶她回家。


晚上宝 玉跟薛蟠喝酒回来,


见晴雯睡着,


将她推醒,

< br>叫她拿果子来,


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 扇子给她,她


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


第三十一回


)




②睛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


晴雯被逐出大观园,


回到家中,


卧床不起。


宝玉前去探望,


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 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


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 脱下给她穿。


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 p>
(


第七十七回


)



22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简述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的敢事情节 。




【答案】失玉成呆任调包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 政将外调,贾府


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 奶奶,


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


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 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


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 了。


(


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七回


)



23


.简析“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中关于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答案】宝玉取名抓周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 玉来,上面还有


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 之物摆


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 /p>


大必为酒色之徒。


(


第二回


)



24


.香菱是一个 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答案】香菱学诗





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 诗,香菱于是诸


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 胆,耳


不旁听,目不别视,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宝钗用“呆”“疯”“魔”来< /p>


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


第四十八回


)



25


.简述刘 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答案】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 两银子;刘姥姥


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 三次进


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 /p>


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


第六回、第三十 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


)





26


.《 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


从诗社相关情节的 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


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 的主要情节。



【答案】①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第一次,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


秋爽居士,


探春叫蕉下客,


黛玉叫潇湘妃子,


薛宝钗叫蘅芜君,


宝玉叫富贵闲人、


绛洞花主… …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


蓄浑厚”夺冠,黛玉 以“风流别致”居次。




②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第二次,


菊花社:


湘云主邀,


宝钗出题


(


湘云补充


)



题目是


《忆菊》


《访菊》


《种


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 黛玉以“诗也新,立


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


(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



1


.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2


.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


“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 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


胎入世之前,


曾变为 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


在顽石下世之前,


绛珠仙草为


酬报灌溉之恩,


也要同去走一遭,


把一生眼 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


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 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3



《红楼 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


这两件事

< p>
,


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


贾宝玉一出世,


嘴里便衔着一 块五彩晶莹的玉,


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


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


是,他 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


徒。

< p>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4


.请简 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 br>【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


黛 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 /p>


林的岳母贾母因


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 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


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5

< br>.下列是《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


个女子的命运。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 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


等级观念特别强烈,


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 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


精明能


干, 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


末世,


“才”


“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