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手抄报比赛方案

巡山小妖精
536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0: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统计学基础知识)


小学科技手抄报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


力。



二、评比时间:第

6


周(周五下午)



三、参赛方法



1

、三、四、五、六年级(科技手抄报)




2


、各班初赛,每班将至少


3


副作品交至评比组。



四、评比规则



1


、手抄报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健康向上,可与同学完


成,也可与家长完成。



2


、报面设计美观大方,布局合理。



五、奖励方法



按年级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二、三名。



六、评委



学校领导以及各个年级的科学老师







“绿色生活”手抄报比赛活动总结



为 了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节约能


源、


保护环 境的教育,


我校在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教育


之后,组织一 至六年级学生利用周六、周日制作“节能环保•


绿色生活”主题环保科普手抄报。


本次比赛在全体班主任的通


力协作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共评出一、二 、三等奖。其中三


份作品上交县教体局参评。获奖作品及名单如下:


一等奖:我们共同行动



呵护碧水蓝天(五年级)



二等奖:绿色家园



(五年级)







绿色环保



(六年级)



三等奖:环保世界



绿色生活



(四年级)




节能环保从身边做起(三年级)



通过 环保手抄报的制作,同学们更进一步认识了环境问


题,


并明确了 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环境。


< p>
在此次活动中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完善:


1.


教师 需要关注


学生手抄报的过程,


做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 ,


给以


辅导。


2.

学生的手抄报内容要更丰富、更充实,倡导学生自己


动手写小短文,小故事、小对话 。


3


、有些学生制作的手抄报


不能做到 图文并茂,


画画部分很美,


但是因为缺少文字内容而

< p>
整体感觉像是美术作品,还有的作品前半面是文字与图画相


加,而后半幅却 变成了全是画画,整体版面不协调。


4


、版面

< br>内容与主题不相符。


本是“节能环保”的小报,


里面却是 词语


积累、古诗积累之类的内容,造成文不对题。


5

< p>
、部分学生重


视程度不够,


整整一张纸,既没有写 出什么主要内容,也没有


像样的画画,完全是交上一张纸应付这次任务。


6


、三年级以


下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参观与指导。



























仪征市青山小学科技小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


能 ,从小树立“我能行”的思想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2


、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使学生 通过活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生学


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二、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



三、参赛办法与评选标准:



1


、竞赛要求:本次活动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参赛作


品所使用的材料 必须用废弃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包装纸、


瓶、盒、罐、箱„„)

、装潢废弃物、废弃的生活用品等,可


制成玩具、工具、文具、教材、装潢品、生活 用品„„(但禁


用有害人体安全与健康的材料)




2


、参赛作品应注明:参赛班级、学生姓名、年龄 、辅导


老师姓名。



3


、评选要求。讲究实用性与艺术性,按制作难度及如何


合理使用废弃物品材料的 程度打分。


除了合理利用废弃物品材


料外,还要体现作品的创新 意识,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



4


、作品可在老师辅导下进行,但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



5


、评选时体现三自原则:


a


、自己选题:发 明选题必须是


学生自己发现的。


b


、自 己设计:创作的作品,必须是学生自


己构想完成的。


c


、自己制作:学生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全部


制作过程。

< br>


6


、各班初选后,选送


3


件作品至大队部。



四、评奖方法:



按年级组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五、作品征集时间为第


7


周(周三、周四)



六、评委:






各年级科学教师以及校领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