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梅花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梅花魂》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
认识
“
魂、
幽
”
等
12
< br>个生字,
会写
“
魂,
缕
”
等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
“
幽芳
、
漂泊
”
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
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 br>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标:
p>
1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
、懂得梅花不畏
“
风欺雪压
”
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
< br>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梅
花是花中之王,是花之君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梅花吧!
(师出示梅
花图片)看着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你想到了哪些诗句?生说诗句。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关于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p>
有香如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节课我们<
/p>
继续走进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强调“魂”字写法。
p>
齐读课题。
魂是什么意思?生说:精神、品格。梅花是一种植物,何来魂也?
[
设计意图
]
通过课
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
花的品格,
并通过吟诵古代诗人咏梅的诗句,
帮助学生积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引导学
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
、复习生字词
生读词语:灵魂、华侨、埋葬、两腮、玷污、秉性、梳理、眷恋、衰老、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小老师领读。
理解“秉性”的意思,生读句子,能
不能换个词语?生说词语。通过换个词语也可以
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并写出小标题。
3
、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归纳小标题。
(
读诗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哭泣、
赠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p>
)
4
、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设计意图
]
本教学片断,
通过让学生复习旧知,
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p>
列出小标题,
理清文章脉胳。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默读课文,画
出文中能体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交流。
⑴“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
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
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p>
”
①与“分外爱惜”相对应的是什么?(
不甚在意)不甚在意什么意思?
这种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分外爱惜”
!
(
学生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评。
)
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
p>
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
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
吗?”
①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哪个语气强烈?生读句子,读出外祖父的生气。指导朗读。
<
/p>
②为什么说梅花玷污不得?生:梅花是祖国的象征,在外祖父心中地位重要。
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①你从“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感受到了什么?
②读出这份小心翼翼,指导朗读。
小
结:这段话中作者抓住了外祖父的神态、语言、动作让珍爱墨梅图的外祖父跃然纸
上。<
/p>
[
设计意图
]
本片段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画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一次次有感情
地朗读,让学生感悟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想不想看看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墨梅图?
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1
、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为什么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呢?
生读
13
段: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
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
气的!
(
1
)师范读句子,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
(
2
)这几句话中哪能个字用得最多?(愈)四个“俞”字三个“最”字你感受到了什
么?<
/p>
(
3
)到底是
怎样的寒冷?怎样的风欺雪压?生欣赏图片
这正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生接读)
多么秀气、多么有骨气的花啊,谁来赞美梅花?生读句子。
指导朗读。
(
4
)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下文的两个词来概括一下。生:<
/p>
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板书:顶天立地
不低头折节)
风欺雪压,梅花开得——
冰天雪地时,梅花开得——(生:顶天立地
不低头折
节)
这就是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灵魂,也就是梅花魂。
2
、同学们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仅仅是梅花吗?
生读句子: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
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
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
1
)让我们用记忆的双手把“他们”这个词语打开
,你会发现有许多闪光的名字,他
们有谁?生说:助人为乐的雷锋、坚强不屈的江姐、为
国捐躯的董存瑞
......
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他们(抗洪救
灾的战士、白衣天使、奥运冠军、大阅兵
......
)还
p>
有还有……
(
2
)虽然他们年代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
中国人,于
是,他们便有了同样的气节,那就是——生读
句子。
是啊,顶天立地的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民
族,
梅花魂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板书:民族魂)
外祖父不仅赞美梅花,更期盼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生读句子:一个
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p>
外祖父仅仅是希望我有梅花的秉性吗?语重心长的话语还送给谁?
男女生合作,饱含深情地读
13
段。<
/p>
小结:
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
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
他漂
泊海外,中国人
的气节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 br>[
设计意图
]
本片断教学设计让
学生在读中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对家乡、
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传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
今无
数有气节、
有品格的中华儿女。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
的诗句,
激发了学生的
爱国热情。
五、品读“三哭”
,感受思乡情
p>
过渡:外祖父对祖国日思夜想,魂牵梦萦。难怪他经常读到这样的诗句:
1
、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
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潸然泪下。
这是怎样的诗句?思乡、思念亲人。这是思乡的泪啊。
2
、也难怪当小孙女高兴地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说:
< br>“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
生读: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师:省略号的背后是外祖父怎样的内心独白?
这是怎样的泪?
离别的那一天终于到
来了,师生配乐合作读
14
、
15
p>
自然段。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描述
老师被这个画面深深感动着。
外祖父为什么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4
、小结:外祖父的一次次落泪,是因为他深深地眷恋着他的祖国和亲人。正如诗人艾
p>
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p>
[
设计意图
]
本片断教学设计品读三哭,
学生再次走进文本,
和文本对话,
走进外祖父的
内心,和外祖父交流,一个
盼归根却不能归的爱国老人展现在眼前。
六、拓展延伸、感受爱国心
1
、外祖父一生钟爱梅花,为什么送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呢?
生说自己的理解。
齐读最后一段。
2
、写话练习:
离别的船快开了,
渐行渐远,
满头银发的老人面对茫茫的大
海,
面对朝思暮想的祖国,
仿佛在说什么?请你写出外祖父的心
里话。
3
、老师这有一首跟老人有关
的诗歌——乡愁
,
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
师合作读诗
)
[
< br>设计意图
]
学生通过写话练习,读诗歌明白作者以《梅花
魂》为题的意图,再次感受
梅花不畏严寒、
坚贞不屈的品格和中
华民族不折不挠、
历经磨难而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和
外祖父深
深的爱国情怀。
七、总结全文
p>
孩子们,
也许多年以后,
你们也会离开家乡
,
甚至离开祖国。
老师希望无论何时何地,
你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八、布置作业
1
、爱绘画的你,画一幅梅花图,表现出梅花的品质。
2<
/p>
、爱阅读的你,读一读中国那些有气节的人物故事。
3
、爱写作的你,写一首赞颂梅花的诗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6
、梅花魂
顶
不
民族魂
天
低
中国心
立
头
地
折
节
《梅花魂》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析语言所
表现的深刻含义的能力,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来看,
对于梅花,
同学们是经常见到的,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到梅花在冬天开放,具有不怕寒冷,坚
强的品质
。
学生在理解到由梅花而想到具有梅花精神有气节的人物形象有些难度。
所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