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4母鸡教案4套(新修订)

巡山小妖精
737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1: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月夜花朝)


14


母鸡




教学目标



1.


认识“疙、瘩”等


9


个生字,读准 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


个字,正确读

< p>
写“讨厌、理由”等


10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 态度前后的变化。



3.


比较本文与《 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策略



1.


字词教学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字,如,“忠”读翘舌音,“绩”读第四声,


“警”读后鼻音。“孵、毒、戒”三个字要重点指导。



2.


阅读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还要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



3.


表达运用



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善于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



1.


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



2.


准备资料:

< br>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疙、瘩”等


9


个生字,读准 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


个字,正确读

< p>
写“讨厌、理由”等


10


个词语。



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学习字词



1.


导入新课。



1


)师引导:谁见过母鸡?谁见过下蛋后叫个不停的母鸡 ?虽然你们认为它很烦人


,



是这只是 母鸡的一个方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


)板书课题:母鸡。



3


)齐读课题。



2.


简要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3.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 p>


1


)师引导:同学们在课下已经认真地预习了这 篇课文。学习课文前


,


先读读这几个字,


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2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


)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p>




4


)认识多 音字“恶”。(出示课件)




5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读;生齐读。



②师引导交流: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生自由交流;师点拨。



a.


字源识记“毒”字。



课件出示:



,毒,会意字。本义是有 毒的草在野地里到处生长,后引申为有毒的物质。



b.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讨=讠


+


寸;忠=中< /p>


+


心;掘=扌


+


屈;歪


=



+


正。



c.


换偏旁识字:厌—伏。



④指导书写。



孵:笔画较多,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戒:“戈”从上、右包围“”,不要漏写一撇。




6


)课件出示词语。



①生齐读;师指名读。



②师指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指导学习生 字新词时,主要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自主记忆,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 类书写的好习惯。


对于难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准确识记。



板块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 p>


1


)师引导: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 生字和词语,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到课文


中,轻声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课 文写出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找出反映这两种态度的句子,用



_______


”画出来。




2


)生轻声读课文。


< /p>



3


)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相关段 落)




4


) 师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情感。(全班齐读)




5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示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两 种截然不同的态


度?)



2.


理清文章条理。




1


)生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思考:课文哪 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2


)师指名交流。



示例:第


1



3

< p>
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


4


< br>10


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3.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熟了课文,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是对同


一只母鸡,作者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之 前,让学生充分


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 文本做好铺垫。




2


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2.


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 br>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


)师引导: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性 格古怪又淘气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子 的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母鸡的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




2


)板书课题:母鸡。(课件出示母 鸡的图片)



2.


师引导生用喜欢的词来夸夸它。



3.


师小结:在老舍先生笔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作者为 什么会对它产生两种截然


不同的态度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章,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老舍 先生的文章,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


立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



板块二



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 p>
研读第


1



3

< p>
自然段。




1



师引导: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生动,


很容易读懂。


首先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


1



3


自然段,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




2


)生 自读课文第


1



3

自然段,思考


:


“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



3


)(出示课件)生交流。



课件出示:



因为母鸡


( )


,所以“我”讨厌母鸡。




4


)师提示:可以是书上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概括的语句 。



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①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有时候还无病呻吟,所以“我”讨厌母鸡。



a.


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种感觉?(出示课 件)



课件出示:


< br>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

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


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b.


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引导:从哪个词语最能看出母鸡喜欢“无病呻 吟”?(预设:如


怨如诉)



c.


师: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再读)


d.


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生齐读,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p>



e.


师小结


:


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


?< /p>


(生继续交流)





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 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