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初归石湖》原文译文及赏析
-
初归石湖
[
南宋
]
范成大①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
1126-1193
)
,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日光
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译文:
旭日初照,晓雾迷漾,青红映衬碧空,石湖坐落在横塘岸西、越城之东。
稻花浪上闪露出行人的半截身影,池中菱叶映衬宿鹭白羽格外鲜明。
<
/p>
信步而行就能自知旧日熟识的途径,令人惊心,着意辨识的竟是昔时的邻翁。
当年亲手所种,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
赏析:
首联“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横塘在苏州城外。贺铸有词云“凌波不过横
塘路”
,越城东指的也就是石湖了。这两句诗是说当我回到越城东边的石湖时,初升的太阳
透
过晓雾照在横塘西岸我的身上。
我看到青绿色的林雾烘托了深红色旭日,
真是像画一样美
丽啊。
两句诗看似不经意的写景点出回
来时的时间和石湖的地理位置,
的确是大手笔所为。
颔联“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两句非常简
单明了。色调也很是明朗清快。对
仗也很工整。
这两句的意思是
说,
稻子在这个时节不但长得很高了并且已经开花了,
行人们<
/p>
从田间走过只能看到他们的上半身。池塘里菱叶丛中有一只白鹭还懒洋洋的浮在水中不肯<
/p>
动,好像昨天没睡够似的。
前四句先
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
对仗工
整,富有表现力。这四句虽是客观写景,但从中可领略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
颈联
“信脚自能知旧路,
惊心时复认邻翁”
这两句出现了不和谐。
众所
周知,
律诗的颔联、
颈联要求必须对仗。这里“自能”和“时复
”就不能对。但是正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
黛玉之口所说的,
有了奇句子就不管他是否必须对仗工整了。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怀着激动
的心情信步朝家里走去,
奇怪的是自己本身就能走着旧路,
< br>好像我离开这儿才不久似的。
可
当我走到家门口,
看到一位老丈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我的邻居时我又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
流逝了。
“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就是从此联开始的
,更
确切的是从
“惊心时复认邻翁”
这
句变化的。
诗中正面点出题中
“初归”
二字的就是这两句。
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
几
次碰见老人,
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他们原来是
我的邻居。这两
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
尾
联“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两句也是明白如话。这两句进一步延续了上一
联
变了的情感,
也使全诗变得的千转柔肠,耐人寻味。意思是说我回到家里,已经和我记忆
中的家不一样了。
当年我亲手栽种的斜桥柳还在可因为没人管它
,
如今无数的鸣蝉在上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