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五年级语文-《缩写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
《缩写故事》教学设计
Megan
一、教材分析
民间故事口耳相传,
讲述时根据需要的不同,
有时要讲得生动具体,
有时
要
讲得简洁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而
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这也是学生的学习训练由简到繁,再
由繁到简辩证统一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缩写民间故事”是在中年级“把
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简要复述”的基础
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
在整体感知故事梗概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缩写策略和技
能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1.
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2.
能缩写民间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四、教学重点
学会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能保留主要情节、重点突出。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了解缩写
<
/p>
在《猎人海力布》的课后小练笔中,我们用一段话概括整篇故事内容,简要
介绍了石头“海力布”的来历,这就是缩写故事。当我们需要把故事内容简要介
绍给别人时,就要提取主要内容,讲得简单一些,短一些,对故事进行缩写。
(二)借助比较,再次感知缩写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说说例
1
与例
2
有何异同。
<
/p>
例
1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
袖子
举起
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
肩膀,脚尖碰着脚
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例
2
p>
:晏子说齐国的人很多。
预设:意思是一样的。例
2
很简练,是对例
1
的
概括。
教师点拨:例
2
可以看作是对例
1
的缩写。
(三)对比点拨,明确具体方法
1.
初步了解缩写的四种方法
请学生自读课本,找出缩写方法,勾画关键词句。
2.
结合范例,学习缩写方法
引导
学生思考发现:如何进行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使用这些方法时应
该注意什么?
p>
p>
(
1
)
出示
《猎人海力布》
缩写片段第一部分,
与原文<
/p>
1-2
自然段进行对照。
引导
学生探讨:
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
哪些内容必须保留,
哪些内容可以删
去?
预设:故事主人公的职业、姓名、
人品等基本情况不能遗漏,可以通过摘录
重点词句来提取。而其他信息,如故事的引入部
分、流传地区、具体事例等可以
进行删减。
小结:要摘录主要内容,次要的,不紧要的内容可以删减。
(<
/p>
2
)出示缩写片段的第二部分,和原文第
3
自然段进行对照。
引导学生思考:例文是如何概括地的?保留了什么内容?
预设
:原文细致描写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过程,缩写时用“救下”这个词一
笔带过。
小结:缩写时要“保留主干、删除枝叶”。概括关键情节,不重要的内容,
可以合并。
(
3
)出示
缩写片段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和原文第
4
自然段进行对照,思
考并讨论:
①与课文第
4
自然段相比,缩写片段为何将海力布的语言和心理描写都删
掉,并把小白蛇的语言改成了叙述性的话?
预设:缩写时除了摘录和删减,还可以把具体的对话改写成了
概括的叙述,
这样可以使表达更加简洁。
②既然是缩写,为什么还要把“宝石的秘密”交代清楚呢?
预设
:
宝石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
缩写时,
< br>主要线索和主要情节等要
保留,以确保故事完整、情节连贯。
3.
引导学生迁移旧知,总结方法
经过
对照原文和例文,学习了“摘录”“删减”“改写”“概括”这些缩写
方法。结合我们之
前学习过的简要复述的方法,想一想:缩写文章时,我们可以
怎样具体进行呢?
小组讨论总结——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
写之前要多读几遍原文,读懂内容,抓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