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
学反思
钟表对
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
以发现
,<
/p>
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
,
所以大部分学
生对钟表上的时
针、分针
,
甚至秒针都
有了一定的认识
,
对生活中的整时有一定的
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
,
只
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
,
没有形成
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
因些
,
在设计本课时
,
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
,
挖掘学生
的生活经验
,
另一方面
,
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
认识整时的过
程
,
注重体验和感悟
p>
,
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
,
然后在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
生为
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
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
、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
“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
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
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
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整体
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br>
2
、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
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
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
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
放手让学生
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
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
自己的钟表再
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
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
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
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
12
,时针
指着几就是几时”。
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
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
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
此需要大量的
操作活动来学习。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
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
学生提供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
、由于
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
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
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
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
都
无所适从。
2
、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
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
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
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
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
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
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
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
解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3
< br>、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的面还不够广。
4
、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如
果我的语言能更激情、丰
富些,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再丰富些,这样能更好地关注学生
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
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
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
动学习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
习,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
数学、学好数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按照
《新课程标准》
中的有关精
神为指导,
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力图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关注:
p>
1
、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