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玛丽莲梦兔
835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3: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一人饮酒醉)




















本单元 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


《寓言两则》



《惊弓之鸟》



《画杨桃》


;一篇略读




课文: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本单元中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奇




故事,也有生活中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都有用具体的事情来




说明一个道理。








《寓言两则》中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




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 南辕北辙》讽刺了哪些心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惊




弓之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明 做出正确判断。


《画杨



< p>
桃》则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

< br>



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而《想别人没想到的》说 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




别人没有想到的。





本单元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 要一读为本,运




用已知的阅读方法 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




活实际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 育。







9












1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1


、会认


5


个生字,学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


< p>






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 br>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 /p>


3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9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创< /p>





思维情境



































1


、组织呼号准备。



2


、激趣导入:



板书“寓言”,回顾:什么是寓言?我们学习了哪些寓言?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模仿读。



3


、指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4


、要求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强调生字的学习。



要求小组整理共性问题



< p>












1


、呼号准备



2


、大胆交流




1


、学生能够流畅的


朗读课文。



2


、能明白朗读中的


关键。




3


、学科长组织学生


汇报预习,学生及时


1


、要求继续独立完成“课中合作 探究板块任务”。



补充。



2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


、在小组间巡回指导,整体调控


< /p>


4


、组内能生成小组


4

< br>、要求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问题,

并尝试组内解


5


、师巡回检查指导,调控整体速度。



决问题。



1


、要求各组上台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由学术助理组织开展)




读课文找一找狼是如何把羊叼走的?



狼第二次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时会想些什么?



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生活中,你做错了事,别人好心给你指出时,你会怎么做?


< /p>


教学生会认


5


个生字,学写


12


个生字。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

< br>教


道理。效果不错。














9












2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1


、会认


5


个生字,学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


< p>






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 br>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 /p>


3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9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创< /p>





思维情境








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接受新的挑 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请齐呼我们的口号!


< br>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


9


课《寓言两则》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模仿读。



3


、指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4


、要求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强调生字的学习。



要求小组整理共性 问题



1


、要求继续独立完成“课中合 作探


究板块任务”。


2


、小组内交流学 习成果。


3


、在小组间巡回指


导,整体 调控。


4


、要求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5


、师巡回检查指


导,调控整体速度。















1


、学生齐呼班


号。



2


、听老师谈话走进


文本,


产生探究 课文


内容的欲望。




1


、学生能够流畅的


朗读课文。



2


、能明白朗读中的


关键。




1


、要求各组上台汇报,展示学习成 果(由学术助理组织开展)



3


、学科 长组织学生


汇报预习,学生及时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则寓言。< /p>



补充。



这个人自认为他能够到楚国的理由有哪些?





等这个人明白过来时,他会说些什么?



4


、组内能生成小组


2


、相机引导。



问题,


并尝试组内解


3


、小结学习情况。



决问题。





道理。









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 言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







10


、惊弓之鸟





1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 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



< p>

















愈合、 孤单、拼命”等词语。


,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

< p>
就……”和“一……就……”写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 羸说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


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10< /p>








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






































































境导入


新课








思维情境

















1


、组织呼号准备。



2


、激趣导入



出示幻灯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从这句话中


你知道什么信息?



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


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


“惊弓之 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


奥秘。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模仿读。



3


、指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4


、要求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


、要求读“学习目标”


< br>


2



“学法指导”

< p>



1


、引导看“预习任务”。








1


、呼号准备。




2


、大胆阐明自己观


点。




1

< br>、学生能够流畅的


朗读课文。



2



能明白朗读中的


关键。

< p>




学生明确本课的


学习目标。




1.


学生认真读文,



写导读板块。



2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2.


能根据不同的题


目选择相应的最为


3


、师巡回检查指导


恰当的解决方法,



3


、调控整体 速度。



实提高质量。



学生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



愈合、孤单、拼命”等词语,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10


、惊弓之鸟





2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 p>
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


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10


、惊弓之鸟













































































< br>思



情境




































1


、组织呼号准备



2


、课前热身活动。



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


、过渡进入新课


< br>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至少读


8


分钟)


1


、要求继续独立完成“课中合作探究板块任务”。



2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


、在小组间巡回指导,整体调控



4


、要求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1


、要求各组上台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由学术助理组织开展)



【问题一】



小组 朗读课文,读准确,并说说更羸为什么不用


箭也能射雁?(


2< /p>


个小组)



【问题二】

< br>:


【问题二】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支受过箭伤的鸟?


(< /p>


4


个小组)



【问题三】


: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一共说了(



)句话,他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分析到什么?(


2


个小组)



2


、相机引导。



对【问题三】作指导。


3


、小结学习情况。







< br>


1


、呼号准备。


< p>
2


、积极交流旧知准


备新课。


熟读课文


1


< br>学科长


组织开展探究活动


2.


将 小组成果做好


记录。


3.


学科长能照< /p>


顾到每位组员。



小组派代表上台汇


报交流。当好“老


师”


< br>沉着智慧应对


同学们的质疑、反


驳。

大方诚恳接受大


家的补充建议甚至


批评。

< br>注意运用


“六


字诀”


多元化展示 学


习成果。


其他同学认


真听讲,补充质 疑。



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 …”和“一……就……”写句子。







学习效果很好。












11


、画杨桃




1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1.< /p>


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


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熟悉、教诲”等词语。




抓住重 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11


、画杨桃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1


、组织呼号准备。




2


、激趣导入




板书:画杨桃



问:你想通过学习知道什么呢?





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




1


、要求 小组内展示预习成果——交流导读板块。★自主学习





1


、我读了


_______


次课文,我知道课文作者是


________




境导入


2


、 我提醒同学们,写生字应该注意(





新课


< /p>


3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


_____ ___


我:


“你看见一件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


________



不要


___________

< p>


画走了样。





4


、老师


_ ___________


地说: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


________




但是,看的


________


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

< p>
___________


。因


< br>设




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 桃画成


__________


的时候,不要忙着


思维情



________


, 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







_______ _


,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


__________








5


、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


________


。他们的教诲使 我一







________




维情境



2


、在小组间巡回指导,整体调控


< /p>


3


、组织集体交流“预习收获”中的重点题目。

< br>








1


、 学生能够流畅的


朗读课文。



2



能明白朗读中的


关键。

< br>


1


、学科长组织交流


预习任务 。




2


、< /p>


能根据不同的题


目选择相应的最为


恰当的 交流方法,



实提高交流质量。



科长能合理分工,



顾到每位组员,


尤其


是关照学困生。










,理





< p>


,让







< br>做









, 都





教< /p>









< p>








































11


、画杨桃




2








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2.< /p>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 p>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 求是。



导学案、导学单




、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及资料









11


、画杨桃













































































< br>创





情境





































1


、组织呼号准备



2


、课前热身活动。



说说自己初步学懂了什么?



3


、过渡进入新课


< br>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至少读


8


分钟)








1


、学 科长组织开展


探究活动。



2.


将小组成果做好


记录。


1


、要求继续独立完成“课中合作探究板块任务”。



3.


学科长能照顾到


每位组员。

< p>


2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


、在小组间巡回指导,整体调控




4



4


、要求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小组派代表上


1


、要求各组上台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由学术助理组织开展)



台汇报交流。当好


【问题一】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2


个小 组)



“老师”


沉着智慧


【问题二】


: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个小组)



应对同学们的质疑、


【问题三】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


2


个小组)


反驳。


大方诚恳接受


大家的补充建议甚

2


、相机引导。



至批评。



对【问题三】作指导。




3


、小结学习情况。














句< /p>









< p>
















该< /p>









背诵课文中老 师说的那段话。






































































2014.3.24




-


-


-


-


-


-


-


-